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 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2绍兴)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A.刻度尺B.量筒mlloo9080706050403020lo-=-=【答案】B【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判断。【解答】A.刻度尺用于测量长度,故A不合题意;B.量筒用于测量液体体积,故B符合题意;C.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故C不合题意;D.秒表用于测量时间,故D不合题意。故选B。2.(2022 绍 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城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冰墩墩
2、【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解答】熊猫为哺乳类动物。A:黄端鱼,为鱼类;B:家兔,为哺乳类;C:海龟,为爬行类;D:青蛙,为两栖类。故家兔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3.(2022 绍兴)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图实验模拟板块碰撞形成海洋B.右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山脉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答案】C【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3、解析】【分析】地球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形成巨大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或海沟、岛屿、海洋山脉。【解答】AB:右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海洋,AB错误。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C 正确。D:流水和风是外力作用,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是内力作用,D 错误。故选C。4.(2022绍 兴)乳酸菌是一种细南,酸菜的制作主要利用了它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产生乳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有成形的细胞核B.酸菜中所有的乳酸菌构成一个群落C.适应无氧环境的乳酸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制作酸菜的植物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一系统-植物体【答案】C【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
4、成;细菌;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个群体,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地球上目前几乎所有的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优胜者。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解答】A:乳酸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 错误。B:酸菜中所有的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B 错误。C:适应无氧环境的乳酸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正确。D:制作酸菜的植物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D 错误。故选C。5.(2022 绍 兴)科学研究常采用转
5、换、模型、等效替代和控制变量等方法。下列实验中采用等效替代的 是()A.探究平面镜成像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A种子B种子C种子C.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氢班化钠V0:一)稀盐酸V0:一)氢X化钙【答案】A【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1.模型法是通过引入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符号、公式、表格、实物等)将物理问题实际化。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3.转换法是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
6、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4.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解答】A:探究平面镜成像,属于等效替代法。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属于控制变量法。C: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属于控转换法。D:模拟泥石流的形成,属于控模型法。故选Ao6.(2022 绍 兴)如图,小敏用条形磁铁使铁钉竖直静止在空中,细线紧绷且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铁钉上端被磁化成N极B.铁钉受到的磁力与自身重力大小相等C.桌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和石头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D.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2)对铁钉进行受力分析;(3)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4)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解答】A.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铁钉的上端被磁化为S极,故A错误;B.铁钉受到向上的磁力、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MF及+G,故B错误;C.桌面对石头的支持力等于石头的重力与细线的拉力的差,即二者大小不等,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
8、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D。7.(2022 绍 兴)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B.粗准焦螺旋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中的小光圈D.视野中出现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 物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
9、视野中细胞的数目最多。一般情况下: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正好相反。【解答】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A错误。B:粗准焦螺旋不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B错误。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中的大光圈,C错误。D:视野中出现气泡 ,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故选D。8.(20 22绍兴)下列关于压强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甲说明大气压的存在B.实验乙说明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C.实验丙说明气体的压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D.实验丁说明同种液体中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面增大【答案】C【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
10、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片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A.在覆杯实验中,水和纸板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强,因此没有下落,故A正确不合题意;B.当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用东西堵住导气管口,此时瓶内气压增大,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点升高了,故B正确不合题意;C.当向两个纸条中间吹气时,纸条中间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在周围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纸条都向中间靠拢,故C错误符合题意;D.在图丁中,当金属盒向下移动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9.(2022绍兴)2021年,人类首次将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人体中,
11、短期内未出现强烈免疫反应,为人体器官的异种移植带来希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肾单位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左心室【答案】A【知识点】泌尿系统;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天生的免疫,所以也叫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肾单位指号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血液流经肾脏时,先经过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然后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2、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绝大部分的无机盐。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左心室,终点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右心室,终点左心房.【解答】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B:肾单位指肾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不是排泄器官,B错误。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C错误。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右心房,D错误。故选Ao10.(2022 绍 兴)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
13、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判断。【解答】A.墙相当于光屏,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肯定是实像,故A错误;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时被阻挡而形成的照不到的黑色区域,故B错误;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变小,故C错误;D.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将物距和像距的数值交换时,光屏上依然呈现清晰的实像,只是像的大小改变,故D正确。故选D。11.(2022绍兴)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
14、方法是在1000C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aCh)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3co+FezO3局 虚2Fe+3c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B.F e2O 3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C.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只有2 种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氧化反应;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4)根据木炭的作用判断。【解答】
15、A.海绵铁中很有杂质,为混合物,故 A错误;B.在 F e zC h 中,0 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 x+(-2)x 3=0,解得:x=+3,故B正确;C.C O、F e 2 O 3 和 C 02,三者都是氧化物,故 C错误;D.在炼铁的过程中,木炭是还原剂,故 D错误。故选B。12.(2 02 2 绍 兴)小敏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B.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C.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D.图甲中
16、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答案】A【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调节方法和杠杆的平衡原理BLl=F2L2分析判断。【解答】如甲图所示,在杠杆使用前,右端下沉,说明右端重,左端轻。根据“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可知,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在图乙中,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偏大,而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偏小。要使杠杆恢复平衡,则在钩码的重力不变的情况下,要么将左侧钩码向左移动从而增大左边的力臂,要么将右边的钩码向左移动减小右边的力臂。故 A 正确,而 B、C、D 错误。故 选 Ao13.(2022 绍兴)在做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
17、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水的质量/克氯化钠的质量/克氢氧化钠的质量克氯化氢的质量/克【答案】D【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过程分析判断。【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中原来就有水,因此水的质量开始是不为零。加入稀硫酸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则这个过程中水的质量的增加量等于生成水的质量和稀盐酸中水的质量之和,因此水的质量增大的速度较快。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增加水的质量就只等于稀盐酸中水的质量,因此水的质量增大的速度较慢,故 A正确不合题意;B.在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18、前,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会随稀盐酸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 B正确不合题意;C.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质量为零,故 C正确不合题意;D.在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前,溶液中稀盐酸与其反应,即氯化氢的质量为零。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氯化氢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而增大,故 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 4.(2 0 2 2 绍 兴)小敏称取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2 5 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 2%的硝酸银溶液 中(如图所示),充分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铁和钢都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7:8B.铁和铜都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
19、质量比为1:1C.铁有剩余,铜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 6:1 5D.铜有剩余,铁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 5:1 4【答案】C【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解和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2 5 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 2%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质量关系是:F e+2 A g NC h=F e (N O3)2+2 A g5 6 2 1 6C u+2 A g NO 3=C u (NO 3)2+2 A g6 4 2 1 6A.铁和铜都有剩余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因为
20、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此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1,故A错误;B.铁和铜都没有剩余,则金属铜和银全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设金属的质量均为m,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等:空 等=7:8,故B错误;6 4 5 6C.由方程式可知,每6 4份质量的铜能与3 4 0份质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每5 6份质量的铁能与3 4 0份质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等质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消耗的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故铁有剩余时,铜能完全反应,C选项有可能出现,故C正确;D.等质量的铜和银,铜有剩余,则铁一定有剩余,故D错误。故 选C。1 5.(2 0 2 2,绍兴)学 习 了 质量测量工具的进化
21、的S T E A M课程,小敏认识并使用了如图台秤,发现指针偏转角度与所测物体质量成正比。根据台秤示数变化规律,小敏想选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所测物体质量大小,设计的电路最合理的是()昌1 一a-1JR(V)S【答案】B【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对各个图片中的电路图进行分析,示数与质量的变化是否成正比即可。【解答】由图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的电阻变大。一B.受,三So.|R 1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表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A.图 A 中,电阻Ro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 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
22、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V=U-UO=U-I RO=U-x Ro,由数学知识可知,Uv与 R 不成正比,故 A 错误;B.图 B 中,电阻Ro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 上端的电压,因为电压表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因此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此电压表的示数:Uv=IR S A,由数学知识可知,Uv与 R 接入成正比,故 B 正确;CD.图 C D 中,电阻Ro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堵 不,由数学知识可知,I 与 R 不成正比,故 C、D 错误。故 选 B。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
23、4 0分)16.(2022绍兴)2022年,在疫情防控中,为贯彻落实防疫“动态清零”总方针,绍兴市多地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做核酸检测时,医务人员是从你的(选填“口”、鼻”或 耳”)伸入进行取样的。检测完成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o【答案】口(鼻或口、鼻);切断传播途径【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隔离患者并治疗;切断传播途径,方法有:主要是讲
24、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保 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解答】根据核酸检测,做核酸检测时,医务人员是从你的口(鼻或口、鼻)伸入进行取样的。检测完成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17.(2022绍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一年中四季更替的时间规律,四 季 更 替 的 现 象 与 地 球 的
25、(选填“自转”或公转”)有关。2 月 4 日开幕当天恰逢“立春”,地球处于图中A 位置,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选填“昼长夜短 或昼短夜长【答案】公转;昼短夜长【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2.根据地球的运动和二分二至日的划分,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 1日前后,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 2日前后,秋分日是每年的9月2 3日前后,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 2日前后。【解答】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月4日处于春分日3月2 1日前,春分日是昼夜等长,当天绍兴的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绍兴市 2022 年中 科学 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