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文科)(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文科)(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文科)(解析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文科)一、单项选择题2*2 52 0 2 2 年 2月 4日至2 0 日第2 4 届冬奥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当天,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开幕式倒计时由“雨水”开始到“立春”结束,展示了二十四节气体现的季节交替、物候变化等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依据()A.地球公转规律C.月球自转规律B.地球自转规律D.大海潮沙规律2 .北京冬奥会期间,澳大利亚的昼夜情况是()A.昼短夜长,昼渐长C.昼长夜短,昼渐长B.昼短夜长,昼渐短D.昼长夜短,昼渐短K 答 案 I 1.A 2.DK 解 析 K 1 题 详 析
2、H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之中的节气变化,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四季的变化是由地球的公转决定的,A正确;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B错误;月球自转和大海潮汐规律均与二十四节气无关,C D 错误。故选A。K 2 题 详 析?北京冬奥会这几天,是 2月 4日以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此时澳大利亚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短,D正确,A B C 错误。故选D。西溪河属于乌江水系,为六冲河左岸的一级支流,位于该河上的西河水坝,是 8 0 年代为解决附近农村生活用电而建设的小型水电站工程(下左图),受当时经济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采用浆砌石筑坝,坝体高而薄,存在一定的欠缺。2 0 1 3 年,西河水坝被爆
3、破拆除,3年后,河道形态趋于稳定,下右图为拆坝前后西溪河上游河道断面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752111oooO1111与津熨骅馆送宓O10-拆坝前-拆坝3年后20 30 40 50 60 70距左岸距离/m拆坝前后上琼河道断面形态3 .关于西溪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内流河C.秋末春初出现凌汛B.流量季节变化大D.冰雪融水补给为主4 .推测西河水坝被拆除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量减小,发电能力减弱C.修复生态,改善人居环境)B.坝体老化,出现安全隐患D.库区岩溶发育,难以蓄水5 .根据上右图分析,西河水坝被拆除3 年后,原坝址的上游河段()A.两岸侵蚀严重 B.河水变清
4、C.主河槽游积加重 I).流速加快K 答 案 H 3.B 4.B 5.DK 解 析 XK 3 题 详 析 依据图文资料可知,西溪河属于乌江水系,属于长江上游的二级支流,流经云贵高原,该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显著,所以该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故 B项正确。该河属于长江上游的二级支流,为外流河,A错;该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结冰期,C错;该河流流经云贵高原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D错。故选B o 题 详 析 由材料可知,西河水坝,建于上世纪8 0 年代,受当时经济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采用浆砌石筑坝,坝体高而薄,存在一定的欠缺.水坝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故
5、拆除,所以B项正确;该河流所在地区气候相对稳定,所以河流的流量基本没变,故 A错;该小型水电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解决附近农村生活用电,改善人居环境,所以拆除与改善人居环境无关,C错;该水使用了近3 0 年的时间,说明库区是可以蓄水的,故 D错。故选B。K 5 题 详 析 U由图可知,西河水坝被拆除3 年后,由之前的U型转变为V型,说明该河下蚀严重,侧蚀作用弱,故 A项错;由于侵蚀作用增强,流水含沙量增加,搬运作用增强,泥沙淤积变少,故B、C两项错误;图中显示,西河水坝被拆除3年后,河床高程降低,与上游河床的高差增加,河流流速加快,故 D项正确。故选D。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
6、示区域有1 7 0 0 多个行政村,其 中 8 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7.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 明 乙()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K 答 案 6.A 7.DK 解 析 K 6题 详 析 U地 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穿梁相接,沟梁交错,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
7、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 I”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故选 A。K7题 详 析U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图中民族没有大变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错误。故选D o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
8、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9.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A.雪线低、林线低 B.雪线高、林线高C.雪线低、林线高 D.雪线高、林线低K 答 案I 8.B 9.CK解 析 K8题 详 析X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
9、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K 9 题 详 析 U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 活 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 B D 项错误,C 正确。故选C。读下面四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0.有关四幅图所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P 半岛地形平坦,终年温和多雨B.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位置重要C.Q 岛远离大陆,冬季温和多雨D.海峡连接太平洋和
10、北冰洋,通航条件很好1 1.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海峡有()A.B.C.D.K 答 案 I 1 0.B 1 1.BK 解 析 K 1 0 题 详 析 H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海陆轮廓判断,P 为伊比利亚半岛,多高原、山地,半岛南部沿海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北部沿海为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A错误;海峡为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交通位置重要,B正确;Q岛屿为我国海南岛,与我国大陆隔琼州海峡相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冬季为旱季,C错误;为白令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北冰洋,但所处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封冻期长,通航条件不好,D错误。故选B。R11题 详 析 为直布罗陀海
11、峡,以北是欧洲,以南是非洲;为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为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为白令海峡,以西为亚洲,以东为北美洲。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B正确,ACD错误。故选B。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端,村外山坡上蜿蜒而下的是有几百年传统的人造冰川一一历史上每逢干旱年份的3月,土邦王分派给村民的徭役中最艰苦的就是到较远自然冰川中切割大块的冰块,两人一组,用背篓不间断接力运到村子上方,堆砌之后覆盖上树叶杂草,令人奇怪的是,冰川居然会不断长大,到5月耕种的季节,融化后就是灌溉水源的保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2.文中冰川不断长大的原因是()A.冰川温度低,使周围空气中水汽凝结B.堆砌的冰川融化膨
12、胀C.高山冰川融化流入D.村民抽取的印度河水浇在人造冰川上1 3.拉达克地区气候干燥,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海拔高,太阳辐射强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西南季风难以进入D.该地受冬季风影响大14.有关拉达克地区的地理特征,推测正确的是()A.聚落主要分布在气温稍低的山坡上 B.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C.印度河的上游夏季水量小 D.拉达克地区气温日较差小R 答 案 12.A 13.C 14.BK解 析 HK12题 详 析 背来的冰温度低,冰川温度低,使周围空气中水汽凝结,导致冰川不断长大,A 正确;堆砌的冰川融化膨胀,冰川会变小,B 错误;高山冰川融化流
13、入到此气温没有降低也不会形成冰川,C 错误;村民抽取的印度河水浇在人造冰川上,这个不合现实,D 错误。故选A。K13题 详 析 拉达克地区以南是喜马拉雅山,这个地区的水汽来自南面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西南季风难以进入,导致拉达克地区气候干燥,C 正确,ABD错误。故选C。K14题 详 析 由于地势高气温低,聚落主要分布在气温稍高的山谷中,A 错误: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B 正确;印度河的上游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大,C 错误;拉达克地区气候干燥,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D 错误。故选B。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因其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面积季节
14、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 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据下图此完成下列各题。MM-5 0 0-0 高 堆 米y 词旗一切-r 时令河三c 沼泽W沙漠15.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蒸发较弱 B.地下水位高C.地形平坦 D.降水丰富1 6.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A.2月一4 月)B.5 月一7月C.8月一1 0 月 D.1 1 月一次年1 月K 答 案 I 1 5.C 1 6.AK 解 析 R 1 5题 详 析 本题考查影响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读图可知,苏德沼泽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该地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容易积水,C 对;该地区在1 0 N左右,为热带地区,蒸发较强;地下水位高
15、是积水的结果;该地区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并不丰富,ABD错。故选C。K 1 6题 详 析 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特征与湿度面积变化的关系。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处之间,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2月一4 月是干季快结束的时期,5 月湿季将来临,水量增多,故 2月一4 月面积最小,A 对,BCD错。故选A。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的罗布泊,湖心经纬度为(9 0 1 8 3 0 E,40 2 53 0 N),自2 0 世纪7 0 年代干涸后,就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年1 月 1 1 日 1 0:3 0拍摄的罗布泊盐田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7 .此时罗布泊湖心的地方时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 2021 2022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文科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