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山东.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高考真题 语 文(山东卷)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1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 成13题。夥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脾睨的 (T)表情、跌宕飞扬的韵效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李白的 夥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要 真 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O西递村 在都市的喧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望
2、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白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 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 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1.文中加粗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 正 确的一项是()A.蜚(伯i)喧哗B.幢(zhuang)宁静质朴C.伫(chCi)纯粹 D.淳(chCm)淋漓尽至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优 美 领 略 繁 杂 B.幽 美 领 略 繁 复C.幽美 领悟 繁复 D.优美 领悟 繁复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
3、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 前来观赏。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 田 被 淹,房 屋 倒 塌,灾情扣人 心 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 获 得 中 国 青 年 五 四 奖 章 ,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B.该型飞机在
4、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D.央 视 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分值:15分查看题目解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68题。唐人古体古 体 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 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
5、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 般 说 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昧、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 场 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
6、主流。另 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 体 ,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 唐无五言古诗(李 攀 龙 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稹 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 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诗源辩张)中强调指出 唐人五古自 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
7、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 绳 尺,可谓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 音 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T 可愚。窃 比 稷 与 契 (杜 甫 自京赴率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 甫 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8、,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 为 谁 颦 (杜 甫 襄江头),以至于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 危 命在破竹 中 (杜 甫 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 扬 顿 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 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自陈伯海 唐诗学弓I论,有删改)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
9、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 体 ,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7.下列关于 汉魏古诗 和 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
10、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 反律化。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王士稹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D.白 居 易 琵琶行中的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 诉 平 生 不 得 志 ,抒 情
11、 悲 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分值:9分查看题目解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9 12题。景公问晏子日: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 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日:法其节俭则可;法 其 服,居 其 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槽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槽巢者,以避 风 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 能 及 也;上之寒 暑,不
12、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 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 之 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 亦 难 乎!公之言过矣。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 子 辞 日: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 其 力,竭其财,近 其 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公 日:”是则可矣。虽 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 子 曰:婴闻为
13、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 贵 也!公 日: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日:“君 商 渔 盐 ,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 刑 罚,若死 者 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 之 禄,君之利也。公 日: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日:齐安矣。使 人 问 小 国,小国之君日:齐不加我矣。(节 选 自 晏子春秋)【注】三 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 文 王(或周武王)。槽(zQng)巢:用柴薪搭建的是巢形住所。关 市:指集市。讥:稽 查,盘问。9.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
14、也 说:同 悦 ,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 此,则诸侯其至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服之轻重便于身 青,取之于蓝C.然则曷以禄夫子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D.关市讥而不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11.下列对文中斜体加粗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B.夫冠足以修做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C.夫冠足以修做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D.夫冠足以修
15、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爰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 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霰武的危害性。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的政治主张。分值:12分查看题目解析四、1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1)其不为槽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4分)(2 )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3分)(3 )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3分)1 4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鹿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分析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魔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2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1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2)杜 甫 登岳阳楼
17、颔 联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3律煜 虞美人 词中?两 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分值:24分查看题目解析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又到了东滩草长莺飞的时候。芦苇荡深处,悠然浮出水面的大鱼猝尔游走;不时有鸟儿落下啄食,或是翩然起飞,优美地消失在远方。5年 前,。那 时,广阔的滩涂上没有管护人员和设备,多的倒是偷猎者,毒杀鸟儿的事时时发生。然 而,这种原产于北美的入侵植物,在东滩扩展迅猛,所到之处,其 他 植 物 寸 草 难 升 ,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迁徙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年高 考真题 语文 山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