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全国通用化学一轮复习13钠及其化合物(解析版).pdf





《备战2023年高考全国通用化学一轮复习13钠及其化合物(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年高考全国通用化学一轮复习13钠及其化合物(解析版).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3年高考全国通用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 3 钠及其化合物本专题一般与其他专题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常以一个选项或一个填空的形式考查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及有关计算。预 测 2 0 2 3 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特点不变,直接出现大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有考查迁移能力的可能性,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如钠的活泼性、过氧化钠的结构与性质、碳酸氢钠的热不稳定性)的选择题出现概率较大。一、钠的性质二、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 0 0 口),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2 .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
2、性质还原性C 1 2、H 2。、H+等2-Na(1)与非金属单质(如。2、C 1 2)的反应0 2 常温:4 N a+O 2=2 N a2O,加热:2 N a+C)2=N a2 O 2占燃C l2:2 N a+C l2 =2 N aC l(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 N a+2 H 2 O=2 N a+2 O H-+H 2 T。与滴加酚岷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钠的密度比水小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产生气体推动钠球游动反应剧烈生成了强碱NaOH(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 N a+2 H+-2 N a-+H 2 T。3 .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 N aC l(熔 融)|汛 2 N
3、a+C bT。(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4.钠的用途(1)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3)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 4 N a+T i C L 旦熔融暨 4 N aC l+T i。【小试牛刀】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y“,错误的打 X”)(1)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 2O2()(2)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土灭火()(3)钠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4)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 C L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 i
4、()(5)根据反应N a+K C l 型=N a C l+K f,知 N a 的金属性强于K()(6)实验完毕后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弃,应 放 回 原 试 剂 瓶()(7)LJ A 族 元 素 又 称 碱 金 属 元 素()(8)钠、氧化钠、碳酸钠的焰色反应均显黄色()(9)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饱和N a O H 溶液中:有气体放出,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 H 增大()(10)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稀C u S O 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有 紫 红 色 铜 析 出()答案:(1W (2)x (3)x (4)x (5)x (6),(8)N a H C O3B.相同温度下,0.1 m o l-L盐溶液的
5、p H:N a2C O3 N a H C O3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N a2C O3N a H C O3【答案】D【解析】A项,N a H C C h受热易分解,N a 2 c C h受热不分解;B项,相同条件下,p H:N a 2 c o 3N a H C C h;C项,相同质量时,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大,故C正确;D项,N a H C C h与盐酸反应一步完成,而N a 2 c C h与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相同条件下N a H C C h比N a 2 c 0 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D错误。例2有两试管分别装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 a 2 c C h和N a
6、 H C C h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判断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 a 2 c C hB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 a 2 c C hC分别加入C a C L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 a 2 c C hD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 a 2 c C h【答案】c【解析】A 项,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N a2C O3+C a(O H)2=C a C O3;+2 N a O H,2 N a H C O3+C a(O H)2=C a C O3l+N a 2 c o 3+2 H 2 O,两者现象相同(都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B项,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时,N a
7、 H C 03溶液反应更剧烈,故B错误;C项,N a 2 c C h与C a C L发生反应:N a2C O3+C a C l2=C a C O3l+2 N a C l,产生白色沉淀,N a H C C h与C a C b不反应,故C正确;D项,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时,N a H C C h立即产生气泡,N a 2 c C h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儿才产生气泡,故D错误;故选C。【对点提升】对 点 1 有关N a H C C h和N a 2 c C h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 a H C C h和N a 2 c C h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 a 2 c C h产生的C
8、 C h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 a 2 c o 3是N a H C C h的两倍C.等质量N a H C C h和N a 2 c C h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 a H C C h和N a 2 c o 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 02 一样多【答案】C【解析】N a2C O 3+2 H C l=2 N a C l +C O 2 T +H20,N a H C O3+H C I=N a C I+C O 2 T +H20 解答此类题目用归T法。A 项,假设二者都是 1 g,贝IJ”(N a H C C h)=(C O 2)=*m o
9、 l,“(N a 2 c o 3)=()=+m o l,正确;B项,假设二者均为1 m o l,则消耗的盐酸:N a 2 c C h为2 m o l,N a H C C h为I m o L正确;C项,假设二者均为l g,N a 2 c O 3需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击m o l=j m o l,N a H C C h需盐 酸 击m o l,错误。对 点2 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 a C 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实验方案测量数据A滴定法将样品配成10 0 m L溶液,取10 m L,加入酚献,用标准盐酸
10、滴定消耗盐酸的体积B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灰吸收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C重量法将样品放入烧瓶中,足量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加入减少的质量D量气法将样品与盐酸反应,量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排出水的体积【答案】A【解析】用酚配做指示剂时,N a 2 c C h与盐酸发生反应N a 2 c o 3+2 H C l=2 N a C l+C C h T +H 2 O,依据消耗盐酸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N a 2 c。3的量,进而确定样品中N a z C C h的质量分数,A项正确;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气法,B项错误;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因盐酸的质量未知,无法通过重量法测量N
11、a 2 c C h 的质量,C项错误;因部分C O 2 能溶解到水里,与水反应生成H 2 c 0 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C O?的体积,D项错误。【巧学妙记】1 .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溶质成分的方法n(C02)0ab y(HCl)/L2.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若 4 =0(即图像从原点开始)溶液中的溶质为N a H C C h若 xo)=x)(即。”段与湖 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溶液中的溶质为N a 2 c O 3若“(。0)外/)(即O 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a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溶 液 中 的 溶 质 为 N a 2 c o 3和N a O H若即O a段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ah段消耗盐
12、酸的体积)溶 液 中 的 溶 质 为 N a 2 c Ch和N a H C C h1 .气体法测定原理:N a 2 c。3 +H 2 s C)4=Na2 s。4+H2O+CO2T 依据C 02的体积确定N a 2 c C h 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 a 2 c C h 的含量。实验操作:向,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 0 2 气体的体积为V m 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3)数据处理V1 0 6 fz纯碱样品中N a 2 c C h 的质量为v a n n molx106 g m o l 1=5 5 而 1g,则纯碱样品中N a 2 c C h 的质量分数1 0 6。2
13、 .沉淀法测定原理:N a 2 c C h +B a C l2=BaCO31+2 N a C l。依据B a C C h 沉淀的质量,确定N a 2 c C h 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 a 2 c C h 的含量。实验操作:先将机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 a C b 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 a C C h 沉淀的质量为 g。数据处理纯碱样品中N a 2 c C h 的质量为197器ox l 0 6 g-m o =喘1 g,则纯碱样品中N a2C O3的质量分数为1 0 6 1 97 g 1 0 6/7-x 1 0 0%=厂、1 0 0%om g 1 97 阳1
14、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灼烧氯化钠的火焰呈紫色 B.N a和N a+化学性质一样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中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物质【答案】C【解析】A项,氯化钠中含有钠元素,钠元素的焰色试验为黄色,所以灼烧氯化钠的火焰呈黄色,A错误;B项,N a和N 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二者化学性质不同,B错误;C项,钠不和煤油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C正确;D项,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 a 2 c C h和N a H C O3均能与盐酸和N a
15、O H溶液反应B.N a2C O3固体中含有的N a H C C h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C.N a z C h和N a z O均为白色固体,与C C h反应均放出。2D.分别向N a z C h和N a z O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立即滴入酚醐溶液,两者的现象相同【答案】B【解析】N a 2 c C h不能与N a O H反应,A项错误:N a H C C h加热分解生成N a 2 c。3,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 a 2 c o 3固体中含有的N a H C O3,B项正确:N a z C h是淡黄色固体,与C O 2反应生成N a2C O3与。2,但N a z O与C 0 2反应生成N a 2 c
16、 0“没有氧气生成,C项错误;N a z C h与水反应生成N a O H与。2,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立即滴入酚献,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退色,N a2O与水反应生成N a O H,滴入酚献,溶液变为红色,现象不相同,D项错误。3 .N a C 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5 ,N a H CCh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 a2CO3的大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1,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D.如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 C【解析】A项,2 5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械钠晶
17、体,则N a H CCh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 a 2 c o 3的小,故A错误;B项,石灰乳与C L的反应为2 Ca(O H)2+2 C1 2=Ca(Cl O)2+Ca CL+2 H 2 O,反应中C1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C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正确;C项,常温下干燥的C L与F e不反应,故能用钢瓶贮存,故C正确;D项,图中转化:N a Cl+N H3+H2O+CO 2=N H4Cl+N a H CO 3,2 N a H CO3&N a 2 c O 3+H 2 O+CO 2 T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 C。4.某些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 a z Ch反应,且反应极有
18、规律,如N a 2()2+S O 2=N a 2 s。4、2 N a 2 O 2+2 S O 3(g尸2 N a 2 so 4+O 2,。据此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A.2 N a 2 O2+2 N 2 O3=4 N a N O 2+O2 B.N a2O2+2 N O 2=2 N a N O3C.2 N 32 O 1+2 N20S=4Na N O 3+O 2 D.2 N a 2 O 2+2 M n 2 O?=4 N a M n O 4+O 2【答案】A【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N a 2 O 2可与某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的盐(或碱)和。2,N a 2 O 2具有强氧化性,与
19、所含元素不是最高价态的氧化物反应时,生成其最高价的盐,而不生成02。A项,N 2 O 3中的氮也不是最高价,所以不产生氧气,不符合上述规律,故A错误;B项,N 0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不是最高价态,与N a z Ch反应时不生成。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a 2 O 2+2 N O 2=2 N a N Ch,故B正确;C项,N 2 O 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是最高价态,与N a z Ch反应时生成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 a 2 O 2+2 N 2 O 5=4 N a N O 3+O 2,故C正确;D项,M m C h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处于最高价态,与N a z C
20、h反应时生成。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 a 2 O 2+2 M n 2 O 7=4 N a M n O 4+O 2,故D正确;故选A。A.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为浓硫酸B.装置C发生的反应中,N a z Ch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装置D中N a O 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CO?D.将E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答案】A【解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备二氧化碳,装置B中盛有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装置C中盛有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装置D中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装置E为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生成
21、的氧气。A项,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盛有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防止氯化城与过氧化钠反应,干扰实验,故A错误;B项,装置C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反应中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有,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C项,由分析可知,装置D中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故C正确;D项,由分析可知,装置E为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生成的氧气,氧气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正确;故选A。6.有关NaHCCh和Na2 cCh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Ch和Na2 cCh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 c。3产生的
22、CO2体积大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 cCh是NaHC03的两倍C.将石灰水加入NaHCCh溶液中不产生沉淀,加入Na2 cCh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Na2 cCh溶液的碱性大于NaHCCh溶液的碱性【答案】C【解析】A项,由于相对分子质量NaHCCh小于N a2 cC h,所以等质量的NaHCCh、Na2 cO3的物质的量n(NaHC03)n(Na2 co3),即在相同条件下产生C 02的体积比较,NaHCCh产生的体积大,A正确;B项,物质的量相等的NaHCCh、Na2 cO3与HC1反应,消耗HC1的物质的量Na2 cC
23、h是NaHCCh的两倍,则消耗同浓度H C I的体积Na2 co3是NaHCOj的两倍,B正确;C项,NaHCCh溶液中H C O y,与OH一反应生成CO?-,COr与Ca2+结合生成CaCC)3沉淀,C错误;D项,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条件下Na2 cCh溶液的碱性比NaHCCh的强,D正确:故选C。7.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X,其转化关系如下:而 一下 列 说 法 错 误 是()A.若A为NaOH溶液,乙为白色沉淀,则X可能为短周期金属元素B.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乙反应可生成丙C.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可能为非金
24、属单质D.若乙为NaHCCh,则甲或丙可能是C02【答案】B【解析】A项,若A为NaOH溶液,甲是AlC b,乙是AI(0H)3白色沉淀,丙是NaAlCh,X为短周期金属元素铝,符合题意,A正确;B项,若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X应是变价金属,则甲是F e,乙是Fe(NCh)2,丙是Fe(NCh)3,甲与乙不反应,B错误;C项,若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即N 02,则甲是N 2,乙是NO,C正确;D项,若乙为N aH C C h,甲是CO2,A是N a O H,丙是Na2 co3,或者甲是N a2 cC h,乙是NaHCCh,A是H C 1,丙是CO2,D正确。故选B。8.向体积均
25、为1 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0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下 列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K(CO,)/mLA.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 c。3、NaHCChB.当0V(H C l)vl0m 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H +H+=氏0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 1 2 mL(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溶液中溶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3年高考全国通用化学一轮复习13 钠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备战 2023 年高 全国 通用 化学 一轮 复习 13 及其 化合物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