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pdf
《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0 9文言实词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对于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等几个方面,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量需弱一词多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 成 (3)题。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展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
2、察推官。时秦桧学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仔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嬉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 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网,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鼻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井之族叔柜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胃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糕,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留内治。苓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节 选 自 宋史 萧燧传,有删改)参考译文:萧燧字照邻,是临江
3、军人。萧燧天资聪颖超过常人,年幼时就能写文章。绍兴十八年,(萧燧)以优秀成绩考中进士,被授予平江府观察推官的官职。当时秦桧掌管国政,他的亲信秘密告诉萧燧,秋试时一定会调他到漕台考场担任主考官,萧燧追问其中的原因,那人说:“丞相有儿子参加科考,想把他托付给您。”萧燧愤怒地说:“我刚刚入仕,怎么敢欺骗自己的内心呢!”秦桧对他怀恨在心,不久萧燧就被调到秀州去了,到达那里发现官员的定额已满,秦桧又更换了另一个官员到漕试考场(主持考试),秦嬉果然中举并名列前茅。宋孝宗初年,萧燧被授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的官职。轮流策对时,他阐述了“应当按官职选择合适的人,不应替人选择官职”的观点。皇上很高兴,作 用人论赐给
4、大臣。淳熙二年,萧燧升任起居郎。在此之前,察官空缺,朝中官员大多认为萧燧合适,因他没有在基层任职的经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当时宦官甘葬的门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扑的族叔王柜都在外做官,有所倚仗,没有好的表现,萧燧上奏把他们全都罢免了。当时朝中再次商议进攻北方的事,皇上拿这件事来问萧燧,他回答说:“如今有才德的人和无才德的人混杂在一起,风俗浅薄虚浮,兵力不强,财力不充裕,应当卧薪尝胆来谋求国内安定太平。如果自恃国内稍微安定,萌生傲慢之心,(结果)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1 .掌握实词属、阙、图,用联想迁移法推断实词含义(1)(2 0 2 3 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幼 能 晨 文 属:察官
5、网,朝 论 多 属 燧 阙:宜卧薪尝胆以用内治图:答案:撰写 同“缺”,空缺 谋求(每 题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 中 的“属”,可 联 想 屈原列传中 的“屈平属草稿未定”,也可联想成语“属词比事”,其 中“属”是“撰写”的意思,代入句,译 为“年幼时就能写文章”,语意通顺,符合语境。句中的“阙”,可 联 想 三峡中 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也可联想成语“拾遗补阙”,其 中“阙”同“缺”,意 为“空缺”,代入句,译 为“察官空缺,朝中官员大多认为萧燧合适”,语意通顺,符合语境。句中的“图”,可 联 想 陈情表中 的“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也可联想成语 励精图治”,
6、其中的“图”意 为“谋求,谋划”,代入句,译 为“应当卧薪尝胆以谋求国内安定太平”,语意通顺,符合语境。2 .掌握实词当、怀、罢、糅,用代入法推断实词含义(2)(2 0 2 3 新编,3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 秦 桧 争 国 当:面对B .桧怀之,既 而 被 檄 秀 州 怀:怀恨C.燧 皆 奏 攀 之 罢:罢免D.今 贤 否 杂 秣 糅:混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在给定释义的情况下首选代入法。A 项,将所给义项“面对”代入句中,句意不通顺,联系上下文,“当”在这里应译为“控制,掌管”。A项错误。B项,将所给义 项“怀恨”代入句中,译 为“秦
7、桧对他怀恨在心,不久他就被调到秀州去了”,句意通顺,符合语境,B项正确。C 项,将所给义项“罢免”代入句中,译 为“萧燧上奏把他们全都罢免了,符合语境,C 项正确。D 项,将所给义项“混杂”代入句中,译 为“如今有才德和无才德的人混杂在一起,符合语境,D 项正确。故答案为A 项。3.掌握虚词为、若、于(3)(2023新编,3 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正确的释义。不当为人择官为:词(给;向)若恃小康,萌 骄 心 若:词(如果;或者)皆 持 节 于 外 于:词(在;对;从)答案:介 给 连 如 果 介 在(每 题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句联系前文语境可知,萧燧认
8、为应该根据官职选择合适的人,不应该替人选择官职,所 以“为”在此处是介词,译 为“给,替”。句结合语境可知,“若恃小康,萌骄心”与上句的做法形成对比,是表示假设,所 以“若”是连词,译 为“如果”。句根据前文语境,该句中“持节”应指担任地方官。“外”指朝堂之外,所 以“于”是介词,译 为“在”。通假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4)(5)题。淮安沈通明,学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索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加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节 选 自 书沈通明事)参考译文:沈通明是淮安人,曾经做过前明朝的总兵官。他为人仗义,
9、轻视财物,士大夫都称赞他。顺治二年,之前有个叫田仰的巡抚,一向了解沈通明的为人,十分礼待他;等看到明朝即将灭亡,于是就把家人托付给沈通明,自己云游四海去了。沈通明把田仰的妻子和孩子藏到了其他地方。4.掌握实词尝、属、素、亡,利用通假推断实词含义(4)(2023新编,3 分)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为前明总兵官 尝:曾经B.遂展其家通明 属:归属C.本习通明之为人 素:一向D.至是见明将二 亡:灭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A 项,将所给义项“曾经”代入句中,可 译 为“曾经做过前明朝的总兵官”,句意通顺,A 项正确。B 项,将所给义项“归属”代入句中
10、,句意不通顺。“属”在这里是通假字,同“嘱”,译 为“嘱咐,嘱托”,代入句中,可 译为“于是就把家人嘱托给沈通明”,语意通顺。B 项错误。C 项,将所给义项“一向”代入句中,可译为“一向了解沈通明的为人”,符合语境,C项正确。D 项,将所给义项“灭亡”代入句中,可 译 为“等看到明朝即将灭亡,符合语境,D 项正确。故答案为B 项。5.掌握虚词遂、而(5)(2023新编,2 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正确的释义。还属其家通明 遂:词(于是;终,竟)加 身 自浮海去而:词(表承接;表转折)答案:连 于 是 连 表 承 接(每 题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句联系
11、上文语境可知,“属其家通明”与“见明将亡”是顺承关系,“遂”在这里应为顺承连词,意 为“于是”。句结合前文可知,田仰把自己的家人托付给沈通明,然后自己便云游四海去了。故此句与上一句“遂属其家通明”是顺承关系,“而”字充当顺承连词,不译。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6)(8)题。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考,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顶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节 选 自 淮南子 汜论训)参考译文:黄
12、河岸上的小土丘多得数不过来,但仍然是平原。水流得急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还算是平缓的。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多次战败,丢失国土数千里,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往后撤退,在战场上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被擒的败将。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羞愧,他认为到死却不能建立功业才是耻辱。于是在齐鲁柯地会盟中,他拿着三尺兵刃,指到齐桓公的胸前(逼他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多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于片刻中便收了回来。他的勇敢也闻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大功。6.掌握实词兴、使(6)(2023新编,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水 激 当 波 兴:便曹子计不顾后使:答案:兴起 假使(每 题
13、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中的“兴”,可 联 想 劝学中 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这 里 的“兴”意 为“兴起”,代入句子中,可 译 为“水流得急会激起波浪”,语意通顺,符合语境。句中的“使”,可 联 想 阿房宫赋中 的“使六国各爱其人”,这 里 的“使”意 为“假使”,代入语境,可译为“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结合后文中的“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可知,语意通顺,符合语境。7.掌握虚词者、而(7)(2023新编,2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选择正确的释义。昔苕,曹 子 为 鲁 将 兵 者:词(不译;的)耻 死 顶 无 功 而:词(却;并且)答案:助 不 译 连 去H(
14、每 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句中的“者”字用在时间词后,起语气助词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可不译,与“昔”连用,指“过去”。句中的“而”字,联系上文语境,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感到羞愧,他认为到死却不能建立功业才是耻辱,所以该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译 为“却”。8.准确翻译通假字(8)(2023新编,5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答案:拿着三尺兵刃,指到齐桓公的胸前(逼他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多次战败所失去的土地,于片刻中便收了回来。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句中采分点:“揄”译 为“拿着”(本义为“
15、引,拉”,本句中意 思 是“拿着”,可以根据其提手旁以及所接宾语“三尺之刃”推断其含义);“造”译 为“到”;注意“亡”在此处并非“死亡”,而应译为“丢失”,“亡”后面省略了宾语“土地”,翻译时要补出;“反”同“返”,译 为“返回,收回”。每 点1分,句意通顺1分。古今异义四、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9)(11)题。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修检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自奸人。闾里仟佰有寺爷,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女之,回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
16、门下掾自到,人救不殊,阴痛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节 选 自 汉书.韩延寿传,有删改)参考译文:韩延寿做官,崇尚礼义,喜好古代教化,他修建治理学校,春秋举行乡射活动,陈设钟鼓管弦等乐器,大力推行升降揖让等礼仪,等到都试进行武事演习时,设置斧钺旌旗等仪仗,练习射箭、骑马的事项。又设置里正、伍长,率领大家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颁布法令)不得让坏人在家里留宿。乡里田间(如果)发生意外的变故,官吏立即就能接到报告,坏人都不敢进入他管辖的境内。他对待手下官吏,施加恩惠特别厚重,但规章誓约很严明。如有欺骗背弃他的人,延寿就痛心地自责说:“难道是我对不起他吗?为什么会到这个地
17、步?”官吏听到就会暗自伤心悔恨。他门下一个掾史因此自刎,被人救起没有死,由于嗓子喑哑,不能说话了。延寿得知后,面对掾史哭泣,派医官给他治疗,给予他的家人丰厚的补偿。9.掌握实词治、负、舍(9)(2023新编,4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修 泡 学 官 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不 得 畲 奸 人 舍:闾 里 仟 佰 有 非 箪 非 常:吾 岂 其 或 之 负:答案:整顿,治 理 留 宿 意 外 的 变 故对不起,辜负(每 题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 中 的“治”,根 据 老子中“治之于未乱”可推知“治”为“整顿,治理”之
18、意,代入句中,可 译 为“修建治理学校”,语意通顺,符合语境。句 中 的“舍”,根 据 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可 知“舍”有“房屋”之意。但代入后,语意不通。因此考虑词类活用现象。“舍”在本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译 为“留宿”。句 中 的“非常”,根 据 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可 推 知“非常”为“意外的变故”之意。代入句中,可 译 为“乡里田间如果发生意外的变故”,语意通顺,符合语境。句 中 的“负”,根 据 孔雀东南飞中“誓天不相负”可推知“负”为“对不起,辜负”之意。代入句中,可译为“难道是我对不起他吗”,语意通顺,符合语境。10.掌握虚词何、因(10)(2023新编,
19、2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日J以至此 何:词(为什么;什么)用瘩不能言 因:词(由于,因为;于是;凭借)答案:疑问代 为什么 介 由于,因为(每 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句中的“何”是疑问代词,联系前后文可知这里是韩延寿的自责之语,根据句末问号可知此处为疑问句,所以可译为“为什么”。此句大意是“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句结合前后文语境可知,“不能言”是门下自刎,伤及嗓子的后果,所以这里的“因”是介词,用来说明“不能言”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11.准确翻译古今异义词(11)(2023改编,6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欺负之者,延寿
20、痛自刻责。答案:有欺骗背弃他的人,延寿就痛心地自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本句的采分点为“或”“欺负”“刻责”。“或”译 为“有的人”。“欺负”在此处是古今异义词,并非现代汉语中的欺压之意,要将其拆开分别翻译。“欺”是“欺骗”,负 是 背 弃 。“刻责”的意思是 严加责备”,“自刻责”为宾语前置,意思是 严加责备自己”,即自责。每点2分。词类活用五、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14)题。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 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豚谓古
21、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Z,惟一用巫,乃去不建,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节选 自 揭傕斯全集,有删改)参考译文:我家乡有一位徐若虚先生,是郡里的大户人家。他十五岁考中进士,就辞官回乡做了医生。(只要)别人有一个有效的药方,有一句高明的见解,他必定携带重金不以几百里为远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经过几十年,他的医术取得了巨大成就,写 作 易简归一几十卷。辨别疑难杂症,补充缺漏,广泛搜集资料,明辨考察,通晓、融汇细微敏锐的事物,人们都说他是古人再生。他治疗凭借的是脉象,不依靠症状,不分贫富贵贱,不索求回报,诚实地去治疗,没有不奏效的
22、,如果不能治疗,一定先让求医的人知道,只要一用到巫术,就头也不回地离去,从此以后,我们乡里的巫师,渐渐地不能独享治病的功劳了。12.掌握实词谢、咸、顾(12)(2023新编,3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即 谢 归 业 医 谢:感 谓 古人复生咸:乃 去 不 顾 顾:答案:辞官 都 回头(每 题 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句,联 想 孔雀东南飞中“阿母谢媒人”一句,其中“谢”是“推辞,谢绝”的意思,此处根据前文语境“举进士”和 下 文“归业医”可知,意 为“辞官”。句,联 想 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句,可推知此处“咸”是“都”的意思。句,结合语境可理解为“一用到巫
23、术,就头也不回地离去”,再 联 想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入门不顾”一句,可推知此处“顾”是“回头”的意思。13.掌握虚词乃、之(13)(2023新编,2 分)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并选择正确的释义。以 必 得 乃 止 乃:词(就;才;是)其不治,必 先 知 之 之:词(这件事;不译;至 U)答案:副 才 代 这 件 事(每 题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句联系上文语境可知,徐若虚听说别人有药方、有善言,便不远万里前去拜师,一定要得到才停止。因 此“乃”是“才”的意思,作副词。句联系语境可知,如果不能治疗,一定要让求医的人知道,“之”代 指“不能治疗”这件事。因此
24、是代词,译 为“这件事”。14.准确翻译词类活用现象(14)(经典题,5 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答案:(只要)别人有一个有效的药方,有一句高明的见解,他必定携带重金不以几百里为远去拜他为师。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采分点:“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均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注意调整语序,译 为“一个有效的药方”“一句高明的见解”;“重币”“师”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译 为“携带重金”“拜为师”;“远”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 为“以为远”。每 点1分。奥 例 凰 领一组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 成12题。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攻破之,杀月氏王,余众遁
25、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元朔三年,上蓼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彳至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回亡,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抿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然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事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此时厚币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实词 备战 2023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考点 新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