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教案 第八章 领导.pdf
《管理学原理 教案 第八章 领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 教案 第八章 领导.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八 章 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 第十三周一一第十四周 课时安排 6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八章领导第一节领导与权力第二节领导特质理论第三节领导行为理论第四节领导权变理论教学目的、要 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教学目的:介绍何为领导及各种领导理论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各种领导理论、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掌握领导的职能和影响领导成效的因素,掌握有关领导的主要理论。重点讲授领导的实质及手段、领导方式理论的主要思想、广义领导权力的含义、权力的来源机制及运用、影响权力的因素、授权的原则与步骤、指挥形式与效率管理。教学内容:领导的含义、作用及影响力;领导者的素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2、领导权变理论及其应用教学重点:权力机制的把握,指挥艺术和效率管理教学难点:权威机制及领导权变理论及其应用讨论、思考、作业:思考:勒温提出的三种典型的领导作风是?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管理学一原理与实务,李海峰,张莹主编,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2013年陕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管理学一原理与实务,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坨分钟,授新课210分钟,安排讨论3 0分钟,布置作业1 5分钟 授课类型:讲授加讨论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资源:教材、案例、课件备 课 笔 记第一节领导及领导者一、领导
3、的含义作为动词(leading),是把领导作为一项管理工作、管理职能,通过该项职能的行使,管理者能促成被管理者努力地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作为名词(leaders),指领导者(人)。1、领 导(工作)领导就是影响个体或群体来完成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凡是影响他人心理或行为的活动就是领导工作。具体内容有:通过沟通,激励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力,指导他们的活动、推动他们的工作,协调下属的行为、解决下属之间的冲突。领导=影响=指导+激励+协调领 导(工作)的三层含义:第一,领导一定得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个体或群体),否则就不成其为领导。第二,领导本身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
4、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第三,领导的目的是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群体完成组织目标。2、领导者领导者指的就是那些能够影响(指导、协调、激励)别人的人。领导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居于管理职位上的人,即组织予以任命的管理者,他们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经理、副经理)另一种是不处于正式的管理岗位但对他人有影响的人。(专家、教授)二、领 导(者)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管理工作中的预测、决策、计划、人事、控制等工作可以引发组织成员60%的才智,而领导工作则可以引发其余的40%的才智。提问:根据领导的定义和内容,请回答:领导或领导者的作用主要有哪些?(一)指导作用:在人们的集体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晰、胸怀全局、能高瞻
5、远瞩的领导者来帮助人们认清所处的环境,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因此,领导者有责任指导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即:把握全局的同时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技术上和方法上的指导,使它们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一领导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以及一定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提问:从作用推导应具备的能力)(二)协调作用:在集体活动中,个体在思想上产生各种分歧、行动上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关系,解决相互间的冲突,使各成员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领导者应具备人际关系技能(沟通能力、从大局出发解决冲突与摩擦的能力)。(三)激励作用:在一个群体中,每个成
6、员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以极大的热情,发挥百分之百的潜力投入工作。这就需要领导者了解下属的需求,不断激发、调动其积极性,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领导者要具备沟通能力和激励技巧。领导者为什么要对下属进行指导、激励与协调?是为了让下属尽其所能地实现目标。也就是说,领导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去做,而是要发挥下属的积极性,通过下属或和下属一起去实现组织目标。不同的领导,对别人的指导、激励与协调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领导一呼百应,有的领导百呼无一应。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影响力的问题。二、领导者的影响力影响力:影响他人的能力,即: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即对下属进行指导、激励和协调)的 能 力。领
7、导就是影响,影响力就是领导力。领导者的业绩大小取决于他的影响力大小。(一)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职权影响力,指的是领导者依靠他所拥有的职位权力来影响他人的能力。(领导者影响别人靠的是职位权力)职位权力是组织赋予某个职位完成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权力,是这个职位所具有的合法的、正式的权力,又称法定权力。一般包括: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1、决策权:领导者在其职权范围内就某项工作制订决策和实施决策的权力。领导者如果没有决策权或缺乏决策能力,就会出现事事得(向上级)请示、件件 要(向上级)报告的现象,直接影响组织的办事效率和应变能力,危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生存。2、人事权:领导者根据工作计划
8、和目标的需要,对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和人员挑选、录用、使用等做出安排的权力。也叫人事组织权。比如:规定必要的组织纪律;确定合适的人员编制;进行人员的挑选、录用、培养、调配、任免等。(组阁权一一有利于形成一个齐心协力的班子;也易于形成一个小帮派。(上级委派副职或正职提名副职)3、指挥权:领导者向其下级下达命令、指示,要求他们为实现目标和任务而进行各项活动的权力。指挥权是领导者实施决策或计划的必要保障。如果没有这种保障,领导者便无法完成自己应有的职责和使命。4、奖惩权:领导者根据下属的功过表现或业绩大小进行奖励或惩罚的权力。奖励权是给予奖励、报酬,以鼓舞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的权力一一建立在下级追求满足的
9、期望之上。惩 罚 权(强制权)是指通过精神、情感或物质上的威胁,强迫下属服从的权力建立在下级的恐惧感之上。职位权力都是与组织中的某个职位联系在一起的,来自领导者所担任的职务,谁有了这个职务,谁就拥有这些法定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但是由这四种权力构成的权力性影响力来自并属于领导者所拥有的职务,对被领导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被动的服从,所以,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属于自然性影响力,是领导者依靠自身的威信和以身作则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能力领导者自身的威信和以身作则的行为构成了领导者的专家权和感召权。1、专家权:由个人的特殊才干或某些专业知
10、识而产生的权力。公司只有小张一人懂得电脑维修,那公司里的电脑出了故障就必须找他,他在这方面就是专家,就能说了算,大家都得听他的。但如果这时公司又引进了一名电脑维修水平和小张不相上下的员工,那小张的专家权也就消失了。2、感召权:与个人的魅力、品质、经历、背景、人缘、感情等相关的权力。领导魅力是领导者个人特质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是一种能对他人产生强烈吸引的力量。领导魅力包括:工作魅力、学识魅力、性格魅力、仪表魅力、人 格(品质)魅力。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品德因素:高尚的品德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包括品质、道德、人格、性格、仪表等。2、才
11、能因素:一个有工作能力(业务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的领导者会给事业带来成功,使人们对他产生敬佩感 心理磁力,会吸引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其影响。3、知识因素:文化程度、学识水平、反应敏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丰富的领导者,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并由此产生信赖感,其影响力必然大。4、感情因素: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好与坏,与其相互间的影响力成正比,所谓“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也说明了感情因素的力量。由品德、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构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来自并属于具有这个影响力的人自身,是领导者自身的品质与行为造成的,这种影响力是巨大的、持久的。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不听正式任命的管理者的领导,反
12、而听命于一个普通的人,就是因为这个普通的人具有这种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来自并属于某个职位,不管是谁在这个职位上都具有这些权力,一旦离开这个职位,一切都会消失。非权力性影响力,来自并属于具有这个影响力的人自身,不管他在哪里,都能发挥出来,别人夺不走。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同时拥有并善用权力性和非权力性这两种影响力。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仅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权力性影响力,而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扩大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三)提升领导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1、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一用权力为事业服务,而不是谋取私利。遵循权力行使的原则一 一“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
13、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生畏。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朱熹科学地运用权力一一成功的领导=授权+赢得追随+实现目标。(合法授权)2、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自重自省、慎独自律、重视小节无“德”是危险品,无“智”是次品;无“体”是废品。3、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性情开朗、意志坚强胸襟开阔、气度博大4、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着装得体规范(西服三色、女士三截腿)外表干净整洁举止文雅有礼5、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知人善用的用人能力一一亲与贤、德与才、长与短、职与能。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恰当得体的表达能力6、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政治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领导业务知识+相关
14、领域科学文化知识。7、加强情感沟通,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四、领 导(者)与 管 理(者)领导是管理的职能之一,领导工作只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辨析:管理就是领导;领导就是管理;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领导者一定是管理者。管理者是正式任命的,影响别人靠的是职位权力;而领导者可能是正式任命的(拥有正式权力),也可能是自发产生的(靠的是个人能力与专长)。凡是能够影响别人的人就是领导者。所有的管理者一定都是领导者,而领导者不一定都是管理者,只有处于管理岗位上的领导者才是管理者。管理者要想成功一定要学会领导,而领导者要想成为合法的管理者一定要学会管理。管理者不懂领导就容易被认为是无能,领导者不懂管理就容易被指
15、责为越权。第二节领导 者 的 素 质 理 论(自学)第三节领导行为理论及其应用领导行为理论主要研究什么样的领导行为是最有效的领导行为,并认为有效领导与无效领导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的行为,而且,有效的领导行为在任何环境中都是有效的。领导者行为理论的研究的三步曲:(1)找出到底有多少种领导行为;(2)从找出的多种领导行为中分析出最有效的领导行为;(3)将这一最有效的行为应用于其他环境之中。一、勒温的领导风格理论1 9 3 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 e w i n)通过试验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的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一一依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让人服从:
16、所有的政策、步骤、工作分配、奖惩等均由领导者单独决定,并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和执行。民主型一一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各种决策都与下属共同协商,给下属一定的工作自由度,领导者依靠个人的权力和威信使下属服从,上下级关系较为融洽。放任型一一极少运用其权力,放手不管,工作进行全赖各人自行负责。勒温的实验结果表明,实行民主领导方式的小组比实行专制和放任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间更友爱、更活跃、更能团结协作,群体成员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因而群体凝聚力更强,小组成员在工作中不仅达到了社交目标,也达到了工作目标,工作积极性主动,显示出了较高的创造性;而专制型和放任型的领导方式往往会降低群体凝聚力。特别是独裁型领导方式下,
17、小组成员关系紧张,消极态度和对抗性情绪不断增长,缺乏主动性。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说民主型领导方式是最好的领导方式,领导者必须运用权变方法,根据管理目标、任务、环境、对象以及自身因素灵活选择领导方式,最适应组织状况的领导方式才是最好的领导方式。对于自觉性和能力都很差的下属,专制型作用可能会大些;对于自觉性和能力都很高的下属,放任型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好方式一一老子的“无为而治”(长远来看不好)。民主集中制-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没有民主的集中是专制;没有集中的民主是放任。二、领导者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由美国学者坦南鲍母和施米特于19 5 8 年提出。他们认为,领导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专权型到放任型,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原理 教案 第八章 领导 管理学 原理 第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