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pdf





《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肾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肾病综合征护理肾病综合征指肾小球弥漫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三高一低”,即高度蛋白尿(3 5g/2 4h)高度水肿、高血脂及低血浆蛋白(V 3 g/d l)。一、护理措施1 .评估患者病情及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和知识需求。2 .保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3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4.水肿严重或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并每日测量体重、腹围、足围。水肿消退后可室内活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活动。5.遵医嘱限制入量,并严格记录出入量。6.对于严重水肿者应经常改换体位;保持床单位、皮肤清洁、干燥,被褥、衣裤应平整
2、、柔软、清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损伤或感染。7.遵医嘱给予利尿剂,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电解质水平。8.应用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9.对于低蛋白血症的病人,遵医嘱输血浆或白蛋白,注意应缓慢滴注。1 0 .给病人讲解有关疾病、药物、治疗知识,并给予心理支持。1 1 .出院指导(1)避免过劳,预防感染,保证营养,增加抵抗力,发生感染及早诊治,是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2)出院后定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二、主要护理问题1 .体液过多: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液体向组织间质转移有关。2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组织水肿有关。3 .潜在并发症:感染。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
3、要量,与蛋白丢失、食欲减退有关。5.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自我护理、用药注意事项有关。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它是肾脏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炎症反应。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表现。本病主要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为常见。一、护理措施1 .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2.饮食和入量:急性期对蛋白和水分应予一定限制,对有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1 3 g/d为宜,水肿明显和尿量减少者还应限制水分摄入;肾功
4、能减退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2 0 g/d为宜,应尽量多摄入优质动物蛋白质,补充各种维生素。3.控制感染:有感染灶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暖、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4.高血压的治疗:轻度高血压一般经休息、低盐饮食和利尿等治疗后常可恢复正常,中、重度高血压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有高血压脑病者应迅速降压,静脉滴注降压药者应床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5.遵医嘱给予利尿剂,注意观察用药效果。6.有心衰、肾衰者给予相关处理。7.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每日评估水肿部位,协助病人控制入量。8 .出院指导(1)适量锻炼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定期到医院复查。二、主
5、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2.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用药及预后有关。第三节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或局限性炎症反应。基本发病机制是一种免疫反应。临床起病隐匿,程度轻重不一,病程长,病情多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少数可在短期内病情迅速发展而进入尿毒症期。一、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情况,向病人介绍慢性肾衰的基本知识。2.若病人无明显水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不严重,无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可自理生活,甚至可从事轻微劳动,但要注意切忌劳累。有明显高血压、水肿或短期内有肾功能减退者,应卧床休息,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6、为23g/d。3.尿中丢失蛋白较多,肾功能较好者宜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等;已有肾功能减退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30g/d),必要时加服必需氨基酸。4.注意保暖,并保持房间空气新鲜,防止上呼吸道感染。5.教会患者准确记录出入量。对水肿明显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后,不仅要注意尿量及水肿消退情况,还应注意血钾的变化,以防出现高血钾或低血钾。6.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仔细记录血压变化,将血压控制在相对平稳的范围内。7.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停药、减药,以免引起反跳,并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兴奋、失眠、脱发、骨质疏松等,注意预防感染。8.应用免疫
7、抑制剂的患者,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肝脏损害等副作用。9.禁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四环素类、氨基糖甘类、多肽类、磺胺类及镇痛剂等,以防加重对肾脏的损害。10.出院指导(1)对育龄期的女患者,要告之妊娠对慢性肾炎的影响。若病情平稳,尿中只有少量的蛋白及红、白细胞,无高血压及氮质血症,则妊娠对肾脏影响不大。若有高血压或氮质血症,妊娠可加重肾脏病变,并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早产、死胎、胎儿发育不良等。饮食指导。(3)预防感染,控制血压,减少和避免可以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指导病人合理按时用药,了解药物毒副作用。定期复诊。二、主要护理问题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脏 内科 常见疾病 护理 常规 20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