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复习图解真题——地形塑造.pdf





《2021届高考复习图解真题——地形塑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复习图解真题——地形塑造.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I真题导引I I(2019海南卷)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1 2题。1.该钻井()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解析】由于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该钻井深8 588米,故未穿透地壳。故 选Ao【答案】A2.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A.侵入岩 B.喷出岩C.变质岩 D.沉积岩【解析】油气等化石燃料多储存在沉积岩中。故选D。【答案】D低压气管半封式气举法采汕地壳软流层位 地表以 K60-400 米处,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
2、成的组成地核(2018海南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3 4题。3.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4.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B错误。第4题,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
3、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C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地壳运动应相似或相同。A、B、D错误。【答案】3.D 4.CVVr-(2018浙江4月选考)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 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据
4、此完成5 6题。拿G 3 5.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A.B.C.D.【解析】读图可知,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岩石含有化石,应该为石灰岩,据以上分析,岩石为应为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 选D。【答案】D6.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A.岩浆侵入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C.岩浆喷出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解析】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和,由上题分析可知,和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成因是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故 选D。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II真题导引II(2020全国卷11)如图示意某地质
5、剖面,其中指断层。据此完成1 2题。N断层E 3砂砾石层口 玄 武 岩E 3版着EZ3页岩区3粉砂岩1.中最先形成的是()A.B.C.D.(4)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断层将灰岩断开,故灰岩先形成,断层后形成;断层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所以中最先形成的是,D 正确,A、B、C 错误。故 选 D。第 2 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
6、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 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 错误,C 正确,故 选 C。【答案】LD 2.C(2019 江苏卷)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 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 面 M 之 下 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3 4 题。3.界面M 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 的是()A.沉积物变化C.古环境变化4.该区域()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思路点拨B.古气候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一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丛为水平着层甲和而斜乙的界面,N为弯
7、曲岩层界面.谪为处于地表的沟谷界面M以1:的甲为水平岩层,以下为向斜构造,N界面向下弯曲,表明M以上以外 力 赐 作 用 为 主,N界面的 形 豌 讪 作 用 的 结 果一设问信息-界面M、N曲直状态不同,地质活动过程有别推断区域岩层、地表沉积物地质演化过程的整芹甲为某时期形成的呈虻状态的沉积层,位 于 流积层以上,甲形成年代味.抬升前没有发生持续沉积;乙所属的向斜岩层上层受长期缕区呈水平状态,丙是 地 瀚 初 层 经 流 水 懒形成的沟谷-调动和运用知识一 尝试解答 3.D 4.C 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II真题导引H(2019.全国卷n)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
8、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 3 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 B.流水C.冰川 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3.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C.土地沙化 思路点拨B.沼泽化D.盐碱化文字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一设问信息?口林河源头,大兴安岭山前平原泥沙来源;上游水库导致下游断流及其对山前平原的影响(注地增多增大)结合当地匕要地质作用分析水库修建前.影响山前平原地表
9、形态的主要因索分析河流断流后平原洼地增多增大的主要外力作用山前平原洼地增多增大造成的影响携带大城泥沙的河水在出山口处因地势变得低平、水流减缓.泥沙、碎石沉积袤攻山前平原;构造运动造山造谷,冰川活动一般在高山和高纬,水库修建前.平原水分条件好,风力作用不明显河流断流.流水作用墩恐山前平原变干燥.风海寸地表吹蚀作用强.洼地娘妫;地面沉降由于重力作用发生;冻融塌陷发生 湿润土康,季节性强风力吹蚀,洼地增多增大,砂石裸露,随风飘移至周边造成土地沙化W W W W W X调动和运用知识 尝试解答 LB 2.C 3.C(2018全国卷I)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复习 图解 地形 塑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