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湖北省宜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宜城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题七年级语文(本试题卷共8 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6分)I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段后练习。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地,)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写出文段中加点汉字的读音。桑.树 蹲,下来(2)依 次 在 文 段中 四 处 括号内填入的词语应是()A.很高很小慢慢小心B.高大幼小小
2、心稳稳C.很高很小慢慢稳稳D.高大幼小慢慢稳稳(答 案(1).s a n g.d i i n(2)D【解 析】【小 问1详 解】桑树-s a n g,意为: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蹲d u n,意为:弯曲两腿,臀部虚坐而不着地。【小 问2详 解】本题考查对词义的辨析能力。解 题 时,需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作答。很高:副词,非 常 高。高 大:指又高又大。由 文 中“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等内容可知,使 用“高 大”更为恰当;很小:副 词,非常小。幼 小:指年幼,或未成年。由 文 中“儿子虽然很胖”“自然也很轻”等内容可知,使 用“幼 小”更为恰当;慢 慢:指舒缓悠长,也有缓慢,亦指逐步,
3、不是一下子的意思。小心:指畏忌、顾 虑、谨慎行事、留神、提醒注意。稳 稳:安 定,平 稳,安稳.由 文 中“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等内容可知,使 用“慢 慢”“稳 稳”更为恰当;故 选D。2 .下 列 说 法 有 误 的 一 项 是()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贵庚几何”中 的“贵庚”是谦辞,常用于谦称。B.朝花夕拾共收录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五猖会反映的家庭教有问题令人深思。C.句 子“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中的加点词语“寂静”“温柔”分别是形容词和名词。D.句 子“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
4、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A【解析】【详解】A.“贵庚”即问对方的年龄是多少,多用于问长辈人的年龄和书面语,属于敬辞,选 项“是谦辞,常用于谦称”表述有误;故选A o3 .一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又可以走进自然,:还可以体察亲情,;更可以了解社会,;观 赏 世 间 美 景 享 受 温 暖 盛 宴 感 受 风 云 变 幻 品 味 人 世 百 态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 据“探访历史”,历史长河风云变幻
5、,可知要衔接“感受风云变幻”;根 据“走近自然”,自然风光秀美,可知要衔接“观赏世间美景”;根 据“体察亲情”,亲情温暖无比,可知要衔接“享受温暖盛宴”;根 据“了解社会”,社会百态人生,可知要衔接“品味人世百态”。故选C4 .诗文默写。(1)非淡泊无以明志,。(诸 葛 亮 诫子书)(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 商 隐 夜雨寄北)(3)刘禹锡在 秋 词(其一)中描绘明丽秋景,引出豪迈诗情的句了是:,(4)“,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 自 清 春)(5)诗人常借物传情,王 湾 在 次北固山下中“,江春入旧年。”借景物揭示新旧交替的哲理;李白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
6、月,。”借明月传递对友人的牵挂;陆游 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借风雨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答案】.非宁静无以致远.何当共剪西窗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年之计在于春.海日生残夜.随君直到夜郎西.夜阑卧听风吹雨【解析】【详解】本题中“致远、鹤、碧霄、生、君、夜阑”等字词容易写错。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5.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拟写标语】(1)请你将标语补充完整。珍爱图书让书香溢满校园,o【设计版块】(2)请你为班级的手抄报再设计两个版
7、块。版块一:阅读心得分享 版块二:读书格言选登版块三:版块四:【探究材料】(3)分析下面“阅读现状调查表”,说说你的发现。阅读现状调查表调查项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 小时1.2 小时0.5 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 7.8%3 5.8%4 5.6%你的发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回复劝说】小明同学针对此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你在“回复”中
8、劝说他积极地阅读名著,【帖子】我觉得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你的回复: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1)示例:尊重知识令智慧浸润心田(2)示 例:名人嗜读趣事.读书方法汇编(3).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在比重越来越大。.示例:小明,你好!阅读名著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丰富我们的见识,陶冶自己的情操,虽然读来需要时间,但是在阅读中会给你带来更大的收获,让我们一
9、起阅读名著,好吗?【解析】【小 问1详解】考查补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分析上句的内容和结构,然后结合宣传标语的基本要求分析作答。示例:追求知识让心灵充实闪光!【小问2详解】考查对活动项目的设计能力。此类试题系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结合给出的活动项目,补充出相应的其他活动项目。本题要求设计“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手抄报的栏目,作答时要围绕“读书”进行构思,结构要与示例保持一致。示例:好书好文推荐;名家读书轶事。【小问3详解】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题干,抓住主要信息,明确答案要求;然后找出图中所含的信息:标题、项目、各种数据等,并对其进行比较;最后依
10、据题干要求,把数字转化为语言,规范作答。由图表中数据“每日可供阅读的时间:七年级1.5小时、八年级1.2小时、九年级0.5小时”分析,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由数据“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七年级27.8%、八年级35.8%、九年级45.6%”分析可知:初中生阅读经典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劝说性语言,首先有称呼,有观点,有理由,提出合理性建议,解答时,注意对不同对象的称呼用语以及措辞的委婉恰当,表达得体即可。由题干可知,小明认为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因此劝说时可以从阅读名著的益处切入,说明名著虽然没有漫画容易阅读,但却能带来许多漫画没有的
11、好处。要言简意赅,理由充分,让人乐于接受。示例:小明,阅读名著不仅能同样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还能在书中体验不同的人生,更能提高修养和丰富情感。关键是要读进去,你不妨坚持读一部试试看,我相信你一定会尝到甜头的。三、阅读与欣赏(46分)(一)名著阅读(8 分)6.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选文后练习。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这里,他就弄个神通,把毫毛拔下几根,丢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念声咒语,叫“变!”即变做几个
12、瞌睡虫,奔在众人脸上。你看那伙人,手软头低,闭眉全眼,丢了执事,都去盹睡。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能酶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
13、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遏,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大圣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宝,老孙自了道以来,识破了内外相同之理,也要炼些金丹济人,不期到家无暇;今日有缘,却又撞着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宫,不行旧路,从西天门,使个隐身法逃去。即按云头,回至花果山界。(1)以上选文出自明代小说家 所 著 的 西游记,这部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
14、品之一,被鲁迅先生称之为“”(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提到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一件事是.(3)孙悟空“丹满酒醒”之后,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然后使个隐身法逃去,如此行动,你认为有损孙悟空的形象吗?【答案】(1).吴承恩.神魔小说(2).大闹蟠桃宴.偷食老君丹(3)孙悟空“丹满酒醒”后隐身遁去的行为不会损害他的形象。孙悟空是个敢于蔑视皇权,有造反精神的英雄,但他也是一个平常之人。他机智勇敢却也时常恶作剧,顽皮自由是他的性格,文段中孙悟空“隐身遁去”则表现出他的双重性格。【解析】【小 问1详解】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
15、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鲁 迅 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 出“神魔小说”的概念。【小问2 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情节的识记。选文的内容出自 西游记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孙悟空被派前往查勘蟠桃园,得知天庭举办蟠桃会,他混入会场赚了酒喝又偷吃了仙丹。通过第段中“这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急转头见
16、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儿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酹酶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的内容,可以用“大闹蟠桃宴”来概括;通过第段中“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众仙童、仙将、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听讲。这大圣直至丹房里面,寻访不遏,但见丹灶之旁,炉中有火。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
17、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他就把葫芦都倾出来,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的内容,可以用“偷吃老君丹”来概括。【小问3 详解】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孙悟空是个文学形象,一个文学形象的成功塑造关键是符合生活真实。孙悟空是个英雄,更是一个人,一个平常的人,他有自己的性格,他机智,但有时也有恶作剧,这些都是一个英雄形象的真实描写。这里写孙悟空隐身遁去正好符合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孙悟空使个隐身法逃去的做法,表现了他性格中的顽皮,也是他能够审时度势的表现,这样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并不会损害他的形象。据此总结作答即可。(二)古诗赏析(4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
18、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水何澹澹,山岛辣峙。”描写了大海的静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C.“洪波涌起”中 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生日。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载,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7.B 8.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
19、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理解能力。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作者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其 中“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选 项“描写了大海的静景”表述有误;故选B。【8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
20、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三)文言文阅读(10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21、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一狼仍丛 从:(2)恐前后受再敌 其:1 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1 1 .将下面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骨己尽矣,而两
22、狼之并驱如故。1 2 .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3 .试用一个形容词概括狼的形象。【答案】9.跟从 .它 们(指狼)1 0.B1 1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1 2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1 3 .贪婪、狡诈、凶狠。【解析】【9 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
23、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从:跟从。(2)句意: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其:它 们(指狼)。【1 0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句意: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久之”是时间状语;“目似瞑”“意暇甚”写狼的眼睛和神情,中间要断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是屠夫杀狼的三个动作,中间要断开。故断为: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
24、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尽,(扔)完了;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文章,结合屠户与狼的斗争过程分析作答。由第段“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可知,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几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由第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可知,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进入战斗准备中:由第段“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知,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据此分析可以得出,屠户对狼的态度经历了由开始的惧狼,到后来的御狼,再到最后的杀狼的变化过程。【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中形象的分析根 据“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狼吃完骨头后就还会跟着屠夫,可见狼是贪婪的;根 据“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写两只狼图谋前后夹击攻击屠户,一只狼还用假寐的方式迷惑屠户给另一只打动的狼创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宜城市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