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docx
《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年)为贯彻落实省“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精神以及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基础保障,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作出示范,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做出示范的目标,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优布局、提品质,全面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推进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智能化、
2、绿色化发展,逐步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重点地区和领域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量显著增强。1、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0%,城市建成区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基本消除劣V类,新增城镇生活污水管网100公里以上,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15公里,新增再
3、生水利用量3万吨/日,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以上。2、污水治理废水处理目标。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工业园区和主要涉水行业所在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规模10万吨/日以上,新增工业废水管网30公里以上。3、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目标。到2025年底,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500吨/日,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5000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比重达到100%。4、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目标。到2025年,补齐全市危险废
4、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危险废物年利用处置能力达到20万吨左右。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技术和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5、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建设目标。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500兆瓦,占比提高到45%。6、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目标。建成市级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扩展“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与生态质量监测监控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7、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目标。到2025年, 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全面建成,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全面加
5、强。遗留的放射性废渣、废物处理处置基本完成,高风险放射源在线监控率、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均保持100%。三、主要任务(一)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水平。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生活污水应接尽接制度,市政污水管网覆盖区域,严禁雨污错接混接,严禁生活污水直排。新建居住社区同步规划、建设污水收集管网,推动支线管网和出户管的连接建设。全面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等污水管网空白区,加速推进老旧管网、不合格管网改造,消除污水直排口。积极推进城镇雨污分流改造,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减少雨季溢流污染。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步配套建设服务片区内污水收
6、集管网,确保污水有效收集,加快建设完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实施污水处理厂深度治理和尾水生态处理,因地制宜建设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尾水排入国省考断面上游及一级支流的污水处理厂应提标至准类。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能力。积极推行专业化运行维护机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化监管。实施污水管网精细化养护管理,加强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排查检测,有序推进管网改造、修复和建设。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泥规范化处置利用,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二)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
7、式和治理工艺,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鼓励农户就地回用,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人工湿地等方式实现氮磷资源化和尾水再利用。健全完善农村污水治理管护机制,组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已建治理设施“回头看”工作,确保已建设施长效稳定运行。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社会化试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管模式。加快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监控信息平台,开展25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在线监控。加强农村日处理能力25吨以下小微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建立月(或季)正常运行率情况填报系统。(三)提高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力。编制各辖市区工业污水系统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工
8、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落实省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规划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加快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能力建设,实现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应分尽分。强化工业园区管网的雨污分流、清污分流规范化改造,重点消除污水直排、雨污混接等问题。结合所在排水分区实际,鼓励有条件的相邻企业统筹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实施管网统建共管。绘制园区雨污水管网布局走向图,明确总排口接管位置,并在主要出入口上墙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组织对废水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评估,经评估认定
9、污染物不能被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或可能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的,限期退出;经评估可继续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工业企业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排污许可内容、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的位置、排水方式、主要排放污染物类型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单位和相关部门监督。开展企业用水审计、水效对标和节水改造,推进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集成优化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动地方和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动地方和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工业废水循环
10、利用智慧管理平台。开展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内部管网雨污分流改造,重点消除污水直排和雨污混接等问题。推进工业集聚区再生水利用系统规划建设,确保区内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四)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体系,确保分类收运、回收、利用和处理设施有效衔接。对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废弃物等城市废弃物进行分类利用和集中协同处置。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体系。合理布局转运站点,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向大型化、智能化、综合化、环保化发展,加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规范化建设,实现垃圾运输车辆“全密闭、压缩化”。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水平,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 建设 工作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