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IGB).ppt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IGB).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IGB).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7.1 原理与特性一、概述 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复合器件,它们将前述单极型和双极性器件的各自优点集于一身,扬长避短,使其特性更加优越,具有输入阻抗高、工作速度快、通态电压低、阻断电压高、承受电流大等优点,因而发展很快应用很广,已成为当前电力半导体器件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尤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1GBT)最为突出,在各个领域中有取代前述全控型器件的趋势。IGBT(IGT),1982年研制,第一代于1985年生产,主要特点是低损耗,导通压降为3V,下降时间0.5us,耐压500600V,
2、电流25A。第二代于1989年生产,有高速开关型和低通态压降型,容量为400A/5001400V,工作频率达20KHZ。目前第三代正在发展,仍然分为两个方向,一是追求损耗更低和速度更高;另一方面是发展更大容量,采用平板压接工艺,容量达1000A,4500V;命名为IEGT(Injection Enhanced Gate Transistor)二、工作原理:IGBT是在功率MOSFE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结构十分类似,不同之处是IGBT多一个P+层发射极,可形成PN结J1,并由此引出漏极;门极和源极与MOSFET相类似。1分类:按缓冲区有无分为:非对称型IGBT:有缓冲区N+,穿通型IGBT
3、;由于N+区存在,反向阻断能力弱,但正向压降低,关断时间短,关断时尾部电流小。对称型IGBT:无缓冲区N+,非穿通型IGBT;具有正、反向阻断能力,其他特性较非对称型IGBT差。按沟道类型:N沟道IGBTP沟道IGBT2开通和关断原理:IGBT的开通和关断是由门极电压来控制的。门极施以正电压时,MOSFET内形成沟道,并为PNP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从而使IGBT导通。在门极上施以负电压时,MOSFET内的沟道消失,PNP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被切断,IGBT即为关断。VDS为负时:J3结处于反偏状态,器件呈反向阻断状态。VDS为正时:VGVT,绝缘门极下形成N沟道,由于载流子的相互作用,在N-区产生
4、电导调制,使器件正向导通。关断时拖尾时间:在器件导通之后,若将门极电压突然减至零,则沟道消失,通过沟道的电子电流为零,使漏极电流有所突降,但由于N-区中注入了大量的电子、空穴对,因而漏极电流不会马上为零,而出现一个拖尾时间。锁定现象:由于IGBT结构中寄生着PNPN四层结构,存在着由于再生作用而将导通状态锁定起来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漏极电流失控,进而引起器件产生破坏性失效。出现锁定现象的条件就是晶闸管的触发导通条件:1+2=1a.静态锁定:IGBT在稳态电流导通时出现的锁定,此时漏极电压低,锁定发生在稳态电流密度超过某一数值时。b.动态锁定:动态锁定发生在开关过程中,在大电流、高电压的情况下、主
5、要是因为在电流较大时引起1和2的增加,以及由过大的dv/dt引起的位移电流造成的。c.栅分布锁定:是由于绝缘栅的电容效应,造成在开关过程中个别先开通或后关断的IGBT之中的电流密度过大而形成局部锁定。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可以提高锁定电流,克服由于锁定产生的失效。三、基本特性:(一)静态特性1伏安特性:几十伏,无反向阻断能力饱和区 放大区 击穿区2饱和电压特性:IGBT的电流密度较大,通态电压的温度系数在小电流范围内为负。大电流范围为正,其值大约为1.4倍100。3转移特性:与功率MOSFET的转移特性相同。当门源电压VGS小于开启电压VT时,IGBT处于关断状态,加在门源间的最高电压由流过漏极的
6、最大电流所限定。一般门源电压最佳值15V。4开关特性:与功率MOSFET相比,IGBT通态压降要小得多,1000V的IGBT约有25的通态压降。这是因为IGBT中N漂移区存在电导调制效应的缘故。(二)动态特性1开通过程:t d(on):开通延迟时间tri:电流上升时间tfv1,tfv2:漏源电压下降时间tfv1:MOSFET单独工作时的 电压下降时间。tfv2:MOSFET和PNP管同时工作时的电压下降时间。随漏源电压下降而延长;受PNP管饱和过程影响。平台:由于门源间流过驱动电流,门源间呈二极管正向特性,VGS维持不变。2关断过程:t d(off):延迟时间t rv:VDS上升时间t fi2
7、:由PNP晶体管中存储电荷决定,此时MOSFET已关断,IGBT又无反向电压,体内存储电荷很难迅速消除,因此下降时间较长,VDS较大,功耗较大。一般无缓冲区的,下降时间短。由MOSFET决定3开关时间:用电流的动态波形确定开关时间。漏极电流的开通时间和上升时间:开通时间:ton=t d(on)+tri 上升时间:tr=tfv1+tfv2 漏极电流的关断时间和下降时间:关断时间:toff=t d(off)+t rv 下降时间:tf=t fi1+t fi2 反向恢复时间:trr 4开关时间与漏极电流、门极电阻、结温等参数的关系:5开关损耗与温度和漏极电流关系(三)擎住效应 IGBT的锁定现象又称擎
8、住效应。IGBT复合器件内有一个寄生晶闸管存在,它由PNP利NPN两个晶体管组成。在NPN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并有一个体区电阻Rbr,在该电阻上,P型体区的横向空穴流会产生一定压降。对J3结来说相当于加一个正偏置电压。在规定的漏极电流范围内,这个正偏压不大,NPN晶体管不起作用。当漏极电流人到定程度时,这个正偏量电压足以使NPN晶体管导通,进而使寄生晶闸管开通、门极失去控制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擎住效应。IGBT发生擎住效应后。漏极电流增大造成过高的功耗,最后导致器件损坏。漏极通态电流的连续值超过临界值IDM时产生的擎住效应称为静态擎住现象。IGBT在关断的过程中会产生动态的擎住效应。动态擎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电子 半导体器件 IGB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