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专论-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ppt
《电力电子专论-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专论-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一、从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出发由于交流异步电动机中的电压、电流、磁通和电磁转矩各物理量间是相互关联的强耦合,并且其转矩正比于主磁通与电流,而这两个物理量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在异步机数学模型中将出现两个变量的乘积项,因此又为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关键是有一个复杂的电感矩阵),这使得建立异步电动机的准确数学模型相当困难。为简化电机的数学模型,须从简化磁链关系入手.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 解决的思路与基本分析:1.已知,三相(ABC)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三相绕组空间上互差120度,且通以时间上互差120度的三相正弦交流电时,在空间上会建立一个角速度为 的旋转磁场。又知,取空
2、间上互相垂直的(,)两相绕组,且在绕组中通以互差90度的两相平衡交流电流时,也能建立与三相绕组等效的旋转磁场。此时的电机数学模型有所简化.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2.还知,直流电机的磁链关系为:F-励磁绕组 轴线-主磁通的方向,即轴线在d轴上,称为直轴(Direct axis).A-电枢绕组 轴线-由于电枢绕组是旋转的,通过电刷馈入的直流电产生电枢磁动势,其轴线始终被限定在q轴,即与d轴成90度,称为交轴(Quadrature axis).由于q轴磁动势与d轴主磁通成正交,因此电枢磁通对主磁通影响甚微.换言之,主磁通唯一地由励磁电流决定,由此建立的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十分简化.如果能够将三项交流电
3、机的物理模型等效的变换成类似的模型,分析和控制就变得大大简单了。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电机模型彼此等效的原则:不同坐标系下产生的磁动势(大小、旋转)完全一致。关于旋转磁动势的认识:1)产生旋转磁动势并不一定非要三相绕组不可。结论是,除了单相电机之外,两相,三相或四相等任意对称(空间)的多相绕组,若通以平衡的多相电流,都可产生旋转磁动势。根据这一道理,利用其在空间上互差90 度的静止绕组,并通以时间上互差90度的平衡交流电流,同样可产生旋转磁场(或磁动势F),因而可等效代替三相绕组的作用。这就是ABC(3-2)变换的思路。2)。进而认识到,若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以整体同步速度旋转,使其相互正交或垂直
4、的绕组M,T 分别通以直流电流,产生的合成磁动势F 相对于绕组是固定不变的,但从外部看,它的合成磁动势也是旋转的。因此还可产生dq(2-2)变换.矢量变换控制的基本思想:通过数学上的坐标变换方法,把交流三相绕组中的电流变换为两相静止绕组中的电流。可以使数学模型的维数降低,参变量之间的耦合因子减少,使系统数学模型简化。n 小结 矢量变换原理与坐标变换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可以用以下关系来表示三相交流绕组=两相交流绕组=整体旋转直流绕组空间互差120,空间互差90,空间互差90,通以时间上互差120 通以时间上互差90 分别通以直流电流,且整个铁心的三相平衡交流电.的两相平衡交流电.以同步
5、速度旋转(即磁动势与坐标系一起旋转)(A,B,C)(,)(d,q)三相静止坐标 两相静止坐标 两相旋转坐标FFqFCAdB 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二、坐标变换 所谓坐标变换的方法就是用一组新的变量来代替原方程中的一组变量,使得原方程(数学模型)得以简化(弱化强耦合或解耦)。1 变换原则-功率不变约束条件设电压方程为新定义的变量为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设 电 压 变 换 矩 阵 为,电 流 变 换 矩 阵 为,则 变 换 前 后 的 电 压 和 电 流 关 系式为假设变换前后功率不变,即经代入整理后,有 为简化变换阵,一般取代入上式,则有式中,C 为单元变换矩阵,这种变换属于正交变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电子 专论 矢量 变换 原理 坐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