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试验技术.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力电缆试验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试验技术.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力电缆试验技术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王红斌电力电缆与架空导线优点 缺点 绝缘距离小,占地少 受气候条件与周围环境影响小,可靠性高 对人身较安全 运行简单,维护工作量小 电容大,有利于提高功率因数 有利于向超高压、大容量发展结构、生产复杂成本高缺陷处理困难(我国尤其突出)电力电缆与架空导线都是用于传输与分配电能的线路,在电能的发、输、配各个环节都有应用,电力电缆与架空导线相比特点如下:电力电缆应用范围城市地下电网,为减少占地或环境美观。发电厂、工厂、工矿企业等厂房设备拥挤,引出线多的地方。严重污染地区,用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跨越江河、海峡的输电线路,解决大跨度问题。国防需要,为避免暴露目标
2、。总之,电力电缆已成为近代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瑞士苏黎世整个城市供电的14个170kV变电站,全部为电缆出线,没有一条架空线路,组成了全电缆环网。电力电缆的分类电力电缆可按绝缘材料、结构特征、敷设环境、电压等级等进行分类,按绝缘材料分类如下:油浸纸绝缘粘性浸渍纸绝缘型,如统包和分相屏蔽型不滴流浸渍纸绝缘型,如统包和分相屏蔽型油压浸渍纸绝缘型,如自容式充油型和钢管充油型气压浸渍纸绝缘型,如自容式充气型和钢管充气型聚氯乙稀绝缘型聚乙烯绝缘型交联聚乙烯绝缘型塑料绝缘橡胶绝缘天然橡胶绝缘型乙丙橡胶绝缘型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 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典型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电缆线芯、线芯屏蔽、绝
3、缘层、绝缘屏蔽、内衬层(缓冲阻水层)、金属护层、外护层等。11600mm2 220kV电缆 12500mm2 220kV电缆 三芯电缆典型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电缆线芯(导体)、线芯屏蔽、绝缘层、绝缘屏蔽、内衬层(填充层)、金属铠装、外护层等。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结构 三芯电缆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附件包括:户外终端、GIS终端、中间接头,现在一般应用的为预制式结构。橡塑绝缘电力电缆附件 户外终端、GIS终端、中间接头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试验项目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测量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电缆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交叉互联系统试验电缆线路
4、参数测量(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电容测量)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是电缆及其附件设计和电气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0/U表示。U0为电缆及其附件设计导体和金属屏蔽(地)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kV。U为电缆及其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kV。同样额定电压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U相同的电缆,其U0值是不相同的。所以有类似6/10kV、8.7/10kV;21/35kV、26/35kV这样相同U,不同U0电压的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试验目的: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
5、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测量方法: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0.6/1kV电缆测量电压1000V 0.6/1kV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V 6/6kV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试验周期:交接试验新作终端或接头后注意问题:兆欧表“L”端引线和“E”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
6、接触。如果电缆接头表面泄漏电流较大,可采用屏蔽措施,屏蔽线接于兆欧表“G”端。影响主绝缘绝缘电阻值的因素首先决定于绝缘的尺寸和材料,不同型号的电缆,绝缘材料与结构差异较大。受电缆头污秽状况、大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的绝缘材料在相同的受潮条件下,电气击穿强度的降低也不大相同。GB50150-2006交接试验标准对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值未作具体规定。Q/CSG10007-2004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大于1000M。比较全面的判断参考值参见下表。测量数值应换算到每km值,便于比较。主绝缘绝缘电阻值要求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值参考标准 序号 电压等级(kV)电缆种类 绝缘电阻(M)1 0.5 聚氯乙烯
7、绝缘 302 1 聚氯乙烯绝缘 403 3 聚氯乙烯绝缘 504 6 聚氯乙烯绝缘 605 610 交联聚乙烯绝缘 10006=35 交联聚乙烯绝缘 2500注:表中所列数值均为换算到长度为1km时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公式R换算 R测量/L,L为被测电缆长度。当电缆长度不足1km时,不需换算。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试验目的:检测电缆在敷设后或运行中外护套是否损伤或受潮。外护套破损的原因有:敷设过程中受拉力过大或弯曲过度;敷设或运行中由于施工和交通运输等直接外力作用;终端/中间接头受内部应力、自然拉力、电动力作用;白蚁吞噬、化学物质腐蚀等。测量方法:三芯电缆三相共用外护套,只进行一次测量;单芯电缆分别
8、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线芯(导体)接地。采用500V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GB50150-2006、Q/CSG 1 0007-2004要求外护套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M/km。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试验周期:交接试验3年(对外护套有引出线者进行)注意问题:兆欧表“L”端引线和“E”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金属护层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金属护套接地方式单芯电缆组成的三相输电系统中,金属护层接地方式:a、两端接地 b、单端接地 c、交叉互
9、联接地 A AB BC CA AB BC CA AB BC Ca、两端接地 b、单端接地c、交叉互联接地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目的:检测电缆在敷设后或运行中外护套是否损伤或受潮。试验电压:交接试验直流10kV,持续时间1min预防性试验直流5kV,持续时间1min试验周期:交接试验3年试验判据:不发生击穿。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检测部位:非金属护套与接头外护层(对外护层厚度2mm以上,表面涂有导电层者,基本上即对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缆进行)。对于交叉互联系统,直流耐压试验在交叉互联系统的每一段上进行,试验时将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连接断开,被试段金属护层接直流试验电压,互联箱中另一侧的非被试
10、段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绝缘接头外护套、互联箱段间绝缘夹板、引线同轴电缆连同电缆外护层一起试验。高 高压 压直 直流 流发 发生 生器 器A AB BC C交叉互联接地方式A相第一段外护层直流耐压试验原理接线图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缺陷分析:序号缺陷属典型施工问题,故障点定位后,施工方即说明该处电缆曾经被铁锹扎伤过,经处理后试验即通过,这一缺陷暴露了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序号同类绝缘接头安装错误在两回电缆中发现了4处,反映出附件安装人员水平较低,外护套试验检测出缺陷避免了类似序号运行故障的发生。序号缺陷原因也在于施工管理不严格,序号缺陷原因在于附件安装质量差。序号为某单
11、位一起110kV电缆故障实例,同时暴露出附件安装与交接试验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缺陷分析:首先,厂家工艺要求不合理,电缆预制件的铜编织带外层只要求一层半搭绝缘带,而且预制件在铜壳内严重偏心,导致绝缘裕度不够。其次,在电缆外护层直流10kV/1min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把仅有的一层绝缘带击穿,但试验时互联箱中另一侧非被试段金属护层未接地,导致缺陷未及时被发现。带电运行后,绝缘接头内部导通,造成电缆护套交叉互联系统失效,护套产生约几十安培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流过接头的铜编织与铜壳接触处,产生的热量将中间接头预制件烧融,烧融区域破坏了橡胶预制件的应力锥的绝缘性能,场强严重畸变,接
12、头被瞬间击穿,导体对铜壳放电,导致线路跳闸。外护套直流耐压试验典型缺陷中间接头故障后图片 同类型中间接头解体图片 序号:一起110kV电缆故障实例照片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叉互联系统示意图:A AB BC CI IA1 A1I IA3 A3I IA2 A2I IB1 B1I IB2 B2I IB3 B3I IC1 C1I IC2 C2I IC3 C3I IC CI IA AI IB B金属护层电流:IA=IA1+IB2+IC3=0IB=IB1+IC2+IA3=0IC=IC1+IA2+IB3=0IA1+IB1+IC1=0IA2+IB2+IC2=0IA3+IB3+IC3=0IA1=IB1=IC1IA2
13、=IB2=IC2IA3=IB3=IC3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叉互联效果及构成:相比不交叉互联,金属护层流过的电流大大降低。非接地端金属护层上最高感应电压为最长长度那一段电缆金属护层上感应的电压。交叉互联必须断开金属护层,断口间与对地均需绝缘良好,一般采用互联箱进行电缆金属护层的交叉互联。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直接接地箱接地;非接地端金属护层通过同轴电缆引入交叉互联接地箱,箱内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限制可能出现的过电压。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叉互联箱保护接地箱: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叉互联箱直接接地箱: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叉互联箱交叉互联箱:交叉互联系统试验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
14、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环也能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试验以下两项均为交接试验项目,预防性试验选做其中一个。伏安特性或参考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非线性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用1000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互联箱闸刀(或连接片)接触电阻和连接位置的检查 连接位置应正确无误。在正常工作位置进行测量,接触电阻不应大于20。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叉互联性能检验 交接试验推荐采用的方式,应作为特殊试验项目。使所有互联箱连接片处于正常工作位置,在每相电缆导体中通以大约
15、100A的三相平衡试验电流。在保持试验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测量最靠近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完后将试验电流降至零,切断电源。然后将最靠近的交叉互联箱内的连接片重新连接成模拟错误连接的情况,再次将试验电流升至100A,并再测量该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测量完后将试验电量降至零,切断电源,将该交叉互联箱中的连接片复原至正确的连接位置。最后再将试验电流升至100A,测量电缆线路上所有其它交叉互联箱处的金属套电流和对地电压。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交叉互联性能检验 试验结果符合下述要求则认为交叉互联系统的性能是满意的:1)在连接片作错误连接时,试验能表明存在异乎寻常大的金属套电流;2
16、)在连接片正确连接时,将测得的任何一个金属套电流乘以一个系数(它等于电缆的额定电流除以上述的试验电流)后所得的电流值不会使电缆额定电流的降低量超过3%;3)将测得的金属套对地电压乘以上述2)项中的系数后不超过电缆在负载额定电流时规定的感应电压的最大值。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试验目的: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可以监视其受腐蚀变化情况,测量电阻比可以消除温度对直流电阻测量的影响。试验周期:交接试验试验方法: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金属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试验判据:与投运前的测量数据相比较不应有较大的变化。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
17、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试验目的: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核对其两端的相位和相序,防止相位错误造成事故。试验周期:交接试验试验方法:兆欧表法指示灯法电缆线路参数测量试验目的:电缆线路直流电阻、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测量、电容测量作为新建线路投入运行前和运行中的线路连接方式变动后,有关计算(如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整定值等)的实际依据。试验周期:交接试验试验方法:同架空线路测量。补充说明:因为电缆的正序电容和零序电容相同,故通常只用导体与金属屏蔽间的电容表示。橡塑绝缘电力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GB5
18、0150-2006交接试验标准的说明:IEC标准的安装后试验要求中,均提出“推荐进行外护套试验和(或)进行主绝缘交流试验。对仅进行了外护套试验的新电缆线路,经采购方与承包方同意,在附件安装期间的质量保证程序可以代替主绝缘试验”的观点和规定,指出了附件安装期间的质量保证程序是决定安装质量的实质因素,试验只是辅助手段。但前提是能够提供经过验证的可信的“附件安装期间的质量保证程序”。目前我国安装质量保证程序还需要验证,安装经验还需要积累,一般情况下还不能省去主绝缘试验。但应该按这一方向去努力。电缆线路的电容很大,常规的工频耐压设备无法满足其容量要求。传统的方法是对电缆线路进行直流耐压。实践证明这种方
19、法对油纸绝缘的电缆是合适的,但对高电压等级的橡塑绝缘电缆是低效而且有害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家都在不断地开发和寻求合理可行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付诸于实践,逐步积累经验,并提供给 IEC 和 CIGRE(国际大电网会议)等权威的国际机构,不断地修订和发展相关的标准。目前己有的对电缆线路竣工试验的手段主要有直流耐压、0.1Hz 耐压、振荡波试验、工频谐振以及变频谐振耐压等几种方法。橡塑绝缘电力电缆主绝缘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的局限性直流耐压所需的设备容量很小,因此传统上电缆线路的现场耐压试验均采用直流耐压,直流耐压在油纸绝缘电缆上的应用是成功的。直流电场下场强的分布按介质的电阻系数成正比分布,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电缆 试验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