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防治.ppt
《登革热的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的防治.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蚊媒病u虫媒传染病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u蚊媒传染病是其一种,即蚊虫传播的疾病u蚊虫是最重要的一类医学昆虫u全世界蚊虫有3200多种,我国360多种;u其中按蚊、库蚊、伊蚊约占半数以上;u许多传染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u登革热及黄热病等,都是由蚊虫传播的 登革热登革热概述u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u流行广泛,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大流行;u主要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u可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脑病的重症。流行特点 主要流行于
2、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区最为严重。登革热的世界分布图全球登革热发病数及流行国家分布1991-2011年全国登革热流行趋势发病月份分布,1990-2010810月报告病例占92.4%71 1月报告病例占99.1%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蚊伊蚊病原学 u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u不耐热,50度30min可灭活;u可分为4个血清型(,);u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发病机制u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u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释放入血,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u之后再次侵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大量复制后,释出于血中,引
3、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病理生理u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u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红细胞压积增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等。u血浆渗漏是DHF的主要临床表现。u在热退期间,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压 降低,最终导致休克,引起DSS。典型登革热 登革热(1997)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症 普通登革热 登革热 2009新指南 重症登革热登革热的临床分型临 床 表 现 u本病的潜伏期为3-14天,一般5-7天。u典型病例主症: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发 热u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u发热持续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u常伴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革热 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