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表现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现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表现主义文学及意识流文学专题 第一章 现代主义的奠基:卡夫卡第一节 时代的先知 你为什么醒着?必须要有一个人醒着,这就是回答。必须要有一个人。卡夫卡夜 70多年前,一个孤独、忧郁而又极为敏感的灵魂,一个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卡夫卡,永远离开了那个令他失望的,在他笔下变形的世界。在去天国的路上,他似乎 还在用他41年生命的感受,向世人倾 诉着“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 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却刻 着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
2、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卡夫卡,F.(Franz Kafka 18831924)给米莲娜的情书手稿卡夫卡小时住的旧城区卡夫卡铜像世博里的“弗朗茨 卡夫卡的布拉格”主题展厅 卡夫卡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
3、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等等。诉讼 诉讼(审判 审判)城堡 城堡 美国 美国 第二节 表现主义的现代特征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Expressionism Exp
4、ressionism)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 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 内部世界。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 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 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卡夫卡的小说是寓言小说,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蕴其中。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
5、的。世上的一切都被一种力量巨大的权威所覆盖。这个权威高高在上,神秘莫测。它使人感到压抑和窒息。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卡夫卡的小说不讲求故事的明晰性,人物性格的典型性,环境描写的具体性。小说一般不交代具体的地点,没有确切的时间,也不说明具体的社会背景。这些特点都是由小说内容的寓意性而来。代表人物及作品:卡夫卡变形记 一、象征 用象征形象来表达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如审判中K的被捕、企图申诉,以及案件的起因与内幕,始终是笼罩在云雾之中。法庭更是 带有神秘色彩,它的存在模模糊糊,仿佛设在阁楼上,但它却有无限的权力,能决定人的生死命运。它无疑象征着一种与人类为敌的异己力量。再如城堡,小说中那个时隐时现、
6、神秘莫测的城堡,对村民是一直萦绕在脑际的权力巨魔,它就是专制政权官僚机器的象征。城堡就在眼前,但就是走不到那里。这象征着专制统治者与普通人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卡夫卡习惯于采用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段:二、荒诞 主要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这里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荒诞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变形记中人忽然变成甲虫,审判中K被荒诞地逮捕,又被荒诞地处死,城堡中的主人公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堡以及判决中父亲判决儿子自溺和儿子执行判决等等,都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诞手法。这些诞妄不经的事,都来源于“世界是荒诞的”这一基本信条。三、逆说 作家运用的是一种逆说
7、或反论的手法,所叙述的事初看是自相矛盾,但细想就会看到其中包含着某种真实性。表面上是“非”,实际上却是“是”,即似非而是。如审判第九章在教堂里的“在法的门前”一段。四、独特的讽刺 卡夫卡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主人公为正义或辨明真情而奔走,但经常是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越挣扎就陷得越深,最后送了命。审判中约瑟夫的结局就蕴含着讽刺。卡夫卡小说中的讽刺意味往往与苦涩的幽默紧密结合。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本来是出诊治病的,却陷入了荒诞的境地。最后上了年纪的医生,赤裸着身子,冒着严寒,坐着从猪圈中钻出的魔马拉的车,在茫茫的大地上到处游荡。审判中乡下人想进入法的门而不可得的故事更带有明显的讽
8、刺性。五、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述风格 卡夫卡常在扑朔迷离的氛围中展开的荒诞故事,有时给人一种神秘和阴沉恐怖的感觉。写这种内容,作家当然不可能使用简练明快的语言。平淡中透着冷漠,拙朴中透着凝重的语言风格与作品内容的朴素无华最相适应,这也是卡夫卡作为作家的独特风格。当然,这种风格的形成同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有关。现实生活的残忍,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卡夫卡体会至深。第三节 城堡 土地测量员土地测量员城堡主人伯爵办公厅主任克拉姆 城堡(1922)作为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写主人公想进入城堡去办事,城堡近在眼前,然而就是无法进入。据卡夫卡好友布洛德回忆,原计划的结局是:临终以前终于接到城堡通知,
9、不许他进入城堡,但可以在村子里居住。小说以此揭示官僚机构的腐败和黑暗及其在强大势力控制下的小人物孤独悲惨的人生命运。存在主义者认为,城堡代表上帝,城堡是“上帝恩宠的象征”;实证主义者认为,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出身地沃塞克,卡夫卡写城堡就是克服自己和父亲不愉快的经验,象征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膈膜无法沟通的状态;社会学者认为,城堡代表“资方”,城堡是描写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其他:“城堡”是描写现代人的危机:现代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从不留意世界到底是什么,他认为世界只不过是个人意图与欲望的投影而已,所以他只听从他自己。表现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n 鲁迅从20 年代中期开始接受表现主义,其创作实践则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现主义 文学 意识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