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一目的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一目的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一目的论.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 本章教学要点:1.了解伦理学的类别2.掌握规范伦理学中的目的论、义务论、德性论3.掌握元伦理学的含义及元伦理学的派别。本章主要内容:第一 节 伦理学的类别第二节 目的论、义务论和德行论第三节 元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讲:李秀艳 第一 节 伦理学的类别 一、规范伦理学 1、规范伦理学的目的 2、规范伦理学的分类 3、伦理学的评价对象与语词 二、元伦理学 三、应用伦理学第一 节 伦理学的类别一、规范伦理学(normativeethics)1、规范伦理学的目的 构建有关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以作为我们面临道德问题时的行为指导。“我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当如何生活?
2、”“我应当如何行动?”“我应当怎样做?”2、规范伦理学的分类 我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应当如何生活?德性论 我应当如何行动?我应该怎样做 目的论、义务论 德性论(德行伦理学virtueethics):德性是有德者的品质,只有有德性的人才会做出道德的行为,所以,德性论的目的是要培养和产生高尚、卓越的人,这种人出于他们高尚、卓越的品格自发地行动,因此,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时,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楷模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德性论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性伦理学逐步兴盛目的论目的论(teleologicaltheory)(teleologicaltheory)主张行为的对错主要在该行为所要实现的目的或结果
3、,包括: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egoism):个人利益最大化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社会功利最大化 义务论(deontologicaltheory)评价行为的对错,不看行为所造成的结果,而是看行为本身是否出于某种正当性而行动,看行为是否符合某一普遍的道德规则,是否出于善良的动机或义务心等等。功利主义和义务论是近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伦理学形态3、伦理学的评价对象与语词波宜曼(LouisP.Pojman)认为:伦理学除了评价行为外,也对结果、动机以及人格做评价,其相应的评价性的语词也不同。LouisPaulPojman(1935-2005)wasanAmericanphilo
4、sopherandprofessor,whosenameismostrecognizedastheauthorofoverahundredphilosophytextsandanthologies(选集)whichhehimselfreadatmorethansixtyuniversitiesaroundtheworldandwhichcontinuetobeusedwidelyforeducationalpurposes.Pojmanwasknownforworkinappliedethicsandphilosophyofreligion.行为“对的”“正当的”、“错的”“义务的”(obli
5、gatory)“可选择的”(optional)道德上可做可不做的行为,如:为陌生人捐款 结果“好的”、“坏的”、“无关好坏的”(indifferent);动机“善意”、“恶意”、“中性的”。人格“有德的”(virtuous)“邪恶的”(vicious)“中性的”(neutral)评价性语词评价性语词评价对象评价对象 简而言之,伦理学的评价对象及语词:评价对象 语词 行为“对”、“错”结果、动机 人格“好”或“善”“坏”或“恶”思考:德性伦理学用什么语词进行评价?二、元伦理学(后设伦理学,metaethics)元伦理学就是从逻辑学和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伦理判断和原则。规范伦理学的理论是研究人类应有的
6、道德限制,可以作为我们实际生活中行为的指引,但后设伦理学研究的目的,则不是为了指引我们的行为,而是以伦理判断和伦理原则本身为研究的对象。三、应用伦理学 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世界 1、兴起背景 古典的伦理学直接提出行为的指导与建议,其理论是实践的。元伦理学仅仅对伦理学的概念与判断进行语义学与逻辑学的分析,不提出任何关于实践的指导与建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性革命问题、堕胎问题、环境问题、转基因问题等,伦理学不得不转向现实,并研究如何用传统的伦理原则解决这些问题 三、应用伦理学(appliedethics)2、研究内容与特征 研究如何运用传统的道德原
7、则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有重大争议的道德问题的学问。基本特征:应用性和学科交叉性第三节 目的论 一、目的论的含义与区分标准 1、含义 2、目的论的区分标准 二、利己主义 三、功利主义一、目的论1、含义 目的论(teleology)是一种以道德行为产生的整体结果(overallconsequences)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一个行为道德与否(正当与否),最终取决于该行为是否产生好的结果“好”优先于“正当”,“正当”依赖于“好”来确定2、目的论的区分标准(1)最大的善或价值是什么?快乐、知识、爱情、权利、自我实现(2)最大实现的善是为了谁的利益?利己主义(egoism)功利主义(ut
8、ilitarianism)二、利己主义 1、心里利己主义(psychologicalegoism)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自我关怀(selfregarding)的,即都人类所有的行为是出于利己的动机,其最终目标就是自己的利益。(事实描述)2、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egoism)每个人都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利益,或者人们有义务去从事任何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亦即,除非事情最终对你有利,否则你没有任何理由去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应然)“自我关怀”必然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吗?“自我关怀”是道德上中性的词“自私”则蕴含着道德上错误的概念 伦理利己主义者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利己主 义者或自私的人吗?伦理利己主
9、义 追求短期利益 伦理利己主义 永远不做利他的行为 伦理利己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 利己主义 追求短期利益 利己不是直接、立即的利己,而是“开明的利己”(enlightenedself-interest)是理性的行为 基于长远利益而牺牲短期较小的利益,为实现较永恒的价值而放弃短暂立即的享受。所以,利己主义者通常需要友谊、家庭。因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理性利己主义者是有利的 利己主义 永远不做利他的行为 一个利己主义者有时会从事利他行为 因为有时候从事一些利他的行为、慈善的行为或者是牲自己、施惠他人的行为,对自己而言最终是有利的。利己主义 自我中心主义(egotism)egoism的特点是膨胀
10、自己的重要性、要求自己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 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性格特质,而一个利己主义者可能是一个平易近人、态度谦和的人。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有时候只要别人对他奉承恭维或百依百顺,他甚至可以做出损己利人的行为。这两种理论并无逻辑关联。利己主义者可能是一个一般人心目中的有德之人,因为他可能经常从事仁慈、正直、诚实的行为,只要这样做对他最后是有利的。因此,实际上我们无法从外显的行为,判别一个人是否为利己主义者,因为利己主义所规定的行为和一般常识道德(commonsensemorality)的要求可能完全一样。思考:伦理利己主义能够作为道德原则吗?要“普遍”就无法“利己”,要“利己”就无法
11、“普遍”。有轨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英国哲学家(英国哲学家(Philippa Foot Philippa Foot)曾任教于牛津大学萨默维 曾任教于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 尔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当代美德伦理的奠 分校,当代美德伦理的奠基者之一 基者之一 设想你是一辆有轨电车司机,电车正高速运行,刹车突然失灵。前方是道路岔口,岔口左边轨道上有5名工人正在维修轨道,右边轨道上只有一名工人。如果你听之任之,电车将沿着左边轨道行驶,撞死那5名工人。如果你转动方向,就可以改变电车路径,沿右边轨道行驶,那么你将撞死1名工人。你会做何选择呢?三、功利主义(快乐
12、主义,Utilitarianism)1、功利主义的含义2、功利主义与伦理利己主义的区别3、功利主义的应用4、对功利主义的批判5、行为功利主义(actutilitarianism)和 规则功利主义(ruleutilitarianism)(1)功利主义的含义 将整个社会的最大福利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和判断行为的道德正当性及社会基本制度合理性的最高标准。一个道德上对的行为,就是行为产生的整体结果(overallconsequences)能带来最大的善和最小的恶;反之则是错误的行为。代表 人物 边沁(JeremyBentham,1748-1832)密尔(JohnS.Mill,
13、1806-1873):“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只有它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凡是利益攸关的人们的最大幸福是人类行为的正确适当的目标,并且是唯一正确适当并为人们普遍欲求的目标。”“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正确与错误的衡量标准。”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密尔 将快乐分为“心灵的快乐”“肉体的快乐”“心灵的快乐高过肉体的快乐,主要在于前者的更持久,更稳妥,更便宜等等”“作一个不满足的人总比作一个满足的猪要好些,作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总比作一个满足的傻子要好些。”(2)功利主义与伦理利己主义的区别 功利主义的最佳结果,指的是人类社会、甚至宇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范 伦理学 目的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