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5篇.docx
《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5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5篇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篇1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的结构层次。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
2、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过程与方法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主旨。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
3、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二、简介作者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三、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2.学生试读课文。3.学生互读课文。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集体纠正读音。(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
4、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四、疏通全文大意1.通读全文。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2.集体解决疑难。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明确:乐。1.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5、一下这几种乐趣。3.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六、课内小结。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美景以及他和老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板书设计:醉翁亭记欧阳修山水之乐引出景脉络乐事归结“醉能同其乐”(主旨)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篇2犟龟教学设计一、本课目标:1、通过欣赏动画,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2、
6、通过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领会课文主题。3、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实践体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教学重点:全面理解“犟”的多层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三、教学流程:一、导入:师:今天,咱们班来了许多的听课老师,在这么多听课老师的面前,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这正是展示同学们风采的大好时机,你们有信心吗?生(齐声回答):有!师:好!今天,老师收到一份柬,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邀请老师和咱们班的同学去参加婚礼,时间定在后天中午,地点在苏州的狮子林,同学们,你们打算怎么去呢?师:大家的办法可真多呀!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准时到达的。在动物王国中,
7、有一只小乌龟也被邀请了,对于小乌龟去参加婚礼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王国,学习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写的犟龟(板书米切尔-恩德犟龟)二、释题1、大家看“犟”字的结构怎么样?2、“强”有三个读音,你能根据每个读音各组一个词吗?3、你能根据字形说说它的意思吗?三、初读课文,体会“犟”的含义。(出示投影)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并思考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两句话写下来。(2)、小乌龟一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呢?(3)、小乌龟的“犟”体现在哪些方面?(4)、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2、导读(1)你会读吗?(开火车读)犟(jing)龟哀悼(do
8、)邀(yo)请瞌(k)睡遗憾(hn)丧(sng)服(2)你会写吗?指名到黑板上写。(根据拼音写汉字,写完后齐读两遍)(3)指名叫一个同学上黑板写课文的主要内容。(4)我们都知道小乌龟最后终于参加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那么,它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呢?生:不是。师:那么它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且用笔把它勾画下来。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生看书勾画。)师:找出来没有?生:找出来了。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说一说,它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生:路长腿短师:“路长腿短”是谁告诉
9、它的?生:蜘蛛。蜘蛛是怎样劝阻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段落,认真揣摩一下该怎样朗读?(抽生朗读)生:45段师: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哈哈大笑:嘲笑乌龟;同情的说:好象有点感动了,开始同情它了。)师:这是小乌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小乌龟离狮王洞太远了而小乌龟的速度呢又太慢了,可以说是路长腿短,它怎么能参加最热闹的婚礼呢?小乌龟放弃了吗?它是怎样回答的?生(齐读):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师:小乌龟于是又继续向前走,又遇到了第二个困难,是什么呢?生:方向走反师:这是谁告诉它的,在课文的第几段?生:蜗牛,7段师: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个自然段。生朗读。师:本来已经路长腿短了,现在方向还走
10、反了,而婚礼后天就要开始了,小乌龟放弃了吗?它是怎样做的?生:慢慢掉转方向。师:第三个困难是什么呢?生:婚礼取消师:在课文的第几段?生:9段师:大家一起朗读来朗读一下这个自然段。生朗读。师:婚礼取消了,这下小乌龟该回去了吧?它回去没有?生:没有回去。师:它是怎样回答的?生(齐读):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师:看来这只小乌龟到还真的有些犟。除了这三个困难,它还有没有遇到其它的困难呢?生:有。师:是什么?生:狮王去世师:“狮王去世”又是谁告诉它的?在课文的第几段?生:乌鸦。11段师:大家一起朗读来朗读一下这个自然段。生朗读。师:小乌龟放弃了吗?它是怎样回答的?生:没有,很遗憾,我
11、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师:狮王二十八世去世了,还会举行婚礼吗?为什么小乌龟还要坚持走下去呢?(引导学生理解小乌龟的目标,以及出发前,它想了一天一夜,究竟想了些什么?)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小乌龟总是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它在面对蜘蛛、壁虎和乌鸦的劝阻,小乌龟都用了一句话来回答,是什么?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在朗读的时候注意小乌龟的语气。生(齐读):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师:“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生:3次。师:像这种为了表达的需要,着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我们把它叫着反复。课文把这句话反复,表现了小乌龟什么样的
12、决心呢?生:强调小乌龟认准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突出了小乌龟参加婚礼的信念之坚定。师:说得非常好,现在你们应该知道,小乌龟的“犟”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了吧?说说你们的见解。师:小乌龟在认准了目标后,用它的持之以恒向前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胜利的来到狮王洞前参加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实现了它的愿望。想不想到狮子洞去看一看?(课件演示狮子洞热闹的情景)师:此时此刻,小乌龟心情怎么样呢?三、揭示课文的主旨学习了犟龟的故事,你们受到哪些启发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用一句话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师:大家都谈得非常深刻,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什么事能随随便便成功,小乌
13、龟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要想成功除了要认准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学们,你们想成功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题,看你是否具备一个成功者的心理素质。当你被别人轻视时你会怎么办?A、尽力与人争辩,心里不存在一点委屈B、默默忍受,待时机成熟再打算。当你努力了很久,别人却告诉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错的,你会怎么办?A、改变方向,从头再来,因为走自己的路也要虚心接受别人意见。B、一个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改变,因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你一直看不到成功的迹象时,你会怎么办?A、继续努力B、放弃努力师:祝贺你们,你们都将成为一个成功者。老师在这里送给大家
14、一个公式,希望大家能常以这个公式自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发扬我们今天所领悟到的“犟”的精神,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一定会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公式:成功=正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四、质疑1、学生质疑,大家解答2、老师质疑:作者在写童话时,为什么要写蜗牛用了半个小时才理清思路,壁虎在打瞌睡,乌鸦穿着丧服呢?引导学生认识:写童话时要注意:1、想象要以现实为基础。2、要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五、作业师: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小动物。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这时那些动物会说些什么?小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揣摩它们的语言、神态、心理等,自己编一则童话写在练笔本上。下课!六、板书设计
15、17犟龟米切尔?恩德路长腿短坚定信念困难方向走反不可改变的持之以恒犟婚礼取消勇往直前狮王去世虚心接受意见成功=正确的目标+坚强的意志2022初中语文教案模板篇3第一阶段主题学习,比较阅读教师课前可以适当讲授新接触的知识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组织,明确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引导围绕课文选择主题学习材料进行阅读,具体如下: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做好圈点勾画(圈点字词、勾画疑问及精彩语言),并确定阅读的重点和主题。2、阅读主题学习材料,搜集阅读与课文相关、相似、相近甚至相对的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文章所涉及的主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不断在阅读中丰富自己对主题的认识、感受,丰富自己的语言
16、。3、比较阅读各种材料或文章,从“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你读后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四个大方面认真领会文章,及时勾画、批注。第二阶段小组互助,合作探究1、组内同学一对一结队,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到黑板检测、书写问题。包括互相检测字、词及基础知识;交流自己的认识;互相帮助解决疑难。2、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及展示内容。由组长主持,组内同学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确定小组展示的内容及方式
17、,要力求照顾到每个同学。可以将自己组确定的疑难书写到黑板,提示其他组思考,也作为教师布置作业的依据。问题要有价值,一个组一个问题。3、针对各组确定的疑难问题,进一步深入阅读主题学习材料,力求获取更多、更充实的语言材料,力争顾及全篇、单元深化主题。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第三阶段交流展示,反馈提升1、展示交流: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机会多让给同学们。同时,各组展示应注意各组间同学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组间合作补充完善。文本的展示:可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可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可进行比较阅读,引入课外材料丰富对文章的认识。情感的展示:可结合你
18、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感悟、体验。要力求使语言丰富、生动,引入课外材料补充认识。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对小组进行充分的调动。教师要力求使每一组同学都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使之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问题评比,调动提问的积极性。如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剔除假问题,提出有助于更深层地把握课文内容的问题,即评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有价值问题的数量。2、反馈检测,归纳提升反馈要落实到学生交流、展示的各个环节,教师对学生活动中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校正;要注意总结归纳,梳理重难点,讲解延展性知识,组织语文综合性活动;必要时可以进行检测。第一课时一、能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二、认
19、真审题,仔细阅读题中每一个字,尤其注意否定词与数量词。三、找到题目在原文的位置,从位置前后找答案。四、能用原文的尽力用原文。五、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六、题目做完之后,要检查一遍,看与中心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就应改正。七、要求概括的,可用以下概括方法:1、原文句子简明化。2、综合原文的重要词语。3、结合原文的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八、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第二课时一、中心句(中心论点及说明对象或特征)的找法:1、文章开头2、文章结尾3、中间4、题目5、概括二、文章开头的作用: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
20、文)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三、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四、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一句话,进而证明中心论点;说明了前(后)一话(说明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初中语文 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