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催化剂.docx





《合成氨催化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氨催化剂.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合成氨催化剂 第一篇:合成氨催化剂 合成氨催化剂 摘要: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合成氨工业是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合成氨工艺主要是对催化剂的探讨,文章对合成氨催化剂作探讨进展概述,提出了对合成氨催化剂进展的建议。 关键词:合成氨 催化剂 进展 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干脆以氨为原料。液氨常用作制冷剂。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成氨是一个大吨位、 高能耗、 低效益的产业。因此, 合成氨工艺和催化剂的改良将对降低能耗, 提高经济
2、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 降低反应温度, 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或实现低压合成氨, 始终是合成氨工业的追逐目标。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干脆合成的氨。至今仍没有开发出与其低压高活性相匹配的低压合成工艺,因此,以催化剂为核心技术,通过对催化剂的深化探讨,以提高合成氨工业的综合效益。 1、 催化剂合成氨的反应机理 热力学计算说明,低温、高压对合成氨反应是有利的,但无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反应几乎不发生。当接受铁催化剂时,由于变更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以显著的速率进行。目前认为,合成氨反应的一种可能机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铁催化剂外
3、表上进行化学吸附,使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减弱。接着是化学吸附的氢原子不断地跟外表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剂外表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终氨分子在外表上脱吸而生成气态的氨。上述反应途径可简洁地表示为: xFe+N2FexN FexN+吸FexNH FexNH+吸FexNH2 FexNH2+吸FexNH3xFe+NH3 在无催化剂时,氨的合成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大约335kJ/mol。加入铁催化剂后,反应以生成氮化物和氮氢化物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26kJ/mol167kJ/mol,其次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3kJ/mol。由于反应途径的变更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
4、能, 因此反应速率加快了。 合成氨铁催化剂以来,铁催化剂在氨合成中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该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等特点,一般接受熔融法制备,以磁铁矿和铁为主要原料,添加各类助剂化合物, 经电阻炉熔炼后, 再冷却、裂开筛分成不同颗粒的铁催化剂。探讨说明, 最好的熔铁催化剂应当只有一种铁氧化物(单相性原理)任何两种铁氧化物的混杂都会降低催化活性,而铁氧化物氨合成的活性次序为:Fe1-XOFe3O4Fe2O3混合氧化物。实际应用中,由于铁催化剂起活温度比较高,大型氨厂通常400500和20.0M Pa30.0MPa的条件下运用,在氨合成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苛刻,能耗巨大。而压力的降低,
5、不仅可降低压缩气体能耗, 还可接受廉价易得的机械和设备, 使投资和操作费用降低。因此,开发在低温顺较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活性的新型 - 1剂中时才具有高活性。探讨觉察具有维氏体 (WUstite, Fe1- XO , 0.04x0.10)相结构的氧 化亚铁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最高活性。1986年,浙江工业高校刘华章等人通过对合成氨催化剂活性与其母体相组成进行系统探讨,觉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随母体相呈双峰形曲线转变,并且当母体相为维氏体Fe1- XO时具有最高的活性和极易还原的性能。这一结果觉察打破了传统的火山形分布理论,在合成氨催化剂的探讨和进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对新型合成氨催化剂A301和
6、ZA-5的开发供应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2 . 4 稀土作助剂的催化剂 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原子序数从5771的镧系元素, 由于其内层4f 电子的数目从014逐个逐满所形成的特殊组态, 造成稀土元素特有的催化、电化学等性质和特殊的应用。80年头初, 探讨觉察在铁基合成氨催化剂中添加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氧化物添加剂(CeO )富集于催化剂外表, 经还原后与Fe形成Ce- Fe 金属化物, 促进Fe 向N: 输出电子, 加速氮的活性吸附, 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Ce由界面对基体的迁移速度比K慢, 使Ce比K能更长时间保存在界面, 发挥其促进活性的作用, 保证催化剂具有更长的运用寿命。 黄贻深探讨了F
7、e2Ce金属间化合物对合成氨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觉察,经600空气中焙烧4h氧化处理后,Fe2Ce 催化剂在450以上照旧具有很好的合成氨活性。 3 、钌基合成氨催化剂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被称为其次代氨合成催化剂,具有节省能源,提高单程产率等优点,因此,开展钌基氨合成催化剂的探讨,对于追踪国际前沿,填补国内空白,开发低温氨合成工艺,节省能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开展钌基催化剂探讨,王晓南等探讨BaIJaKRu型和RuKBa型钌基催化剂,探讨说明钌基催化剂活性比ZA -5型铁基催化剂明显提高,但氨净值有待提高。 1972年Ozaki .Aika等觉察,以钌为活性组分、金属钾为促进剂、活性炭为
8、载体的催化剂对氨合成有很高的活性,在常压下的活化能为6911kJ/mol,开创了对钌催化剂探讨之先河。钌基合成氨催化剂是一类新型负载型催化剂,在我国的探讨起步较晚,目前的工业投入刚处于初阶段。其制备不同于传统的铁催化剂,通常选择适当的母体化合物,添加某种促进剂,接受浸渍法负载在载体上,经确定条件还原活化处理后,转化成活性组分。催化剂中母体化合物、载体、促进剂对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具有很大影响。 3.1 母体的选择 选做钌基合成氨催化母体的化合物很多,但是,同其它负载型催化剂的母体作为与一般化合物相比,由于羰基官能团的存在,以及不含阴离子配体的缘由,Ru3CO12优点明显,被认为是制备钌系合成氨
9、催化剂志向的活性母体。 3.2 载体的选择 载体的目的在于增大催化剂的比外表,分散活性组分,防止金属粒子烧结,并通过自身的 SMSI,干脆影响催化剂的物理结构与形态,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此外,考虑到实际应用环境 ,载体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尽可能大的比外表 ,以及特定的电子性质。因此,钌基合成氨催化剂多项选择用金属氧化物和各种处理过的碳材料作为载体。 3.3 促进剂 不同载体的催化剂体系,其机理及活性的差异很大,但无论是何种载体的催化剂体系 , - 3国民经济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为适应合成氨低温低压节能降耗工艺,环保和环境友好要求,氨合成催化剂的探讨从未间断,不仅要跟踪新型催化剂的研
10、制、开发,更要将已生产定型的性能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力推向市场。 参考文献 刘化章. 氨合成催化剂的进展 . 工业催化, 2005, 13 (5) : 1 8 . 郑晓玲, 魏可镁. 其次代氨合成钌催化剂- 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 . 化学进展, 2001, 13 (6) : 472 480 . 魏可镁,王榕,陈振宇,等 化肥工业, 1985 刘化章,胡樟能,小年,等A301催化剂等压合成氨的可行性化工时报,2001,52 12 刘化章,胡樟能,李小年,等 A301 催化剂在大型合成氨装置的工业旁路试大氮肥,2001,243 黄贻深 铈 铁金属间化合物合成氨催化活性考察中国科学院探讨生
11、院学报 2000, 17 2 AikaK, HoriH, OzakiA.JCatal, 1972, 27 3 - 5 - 其次篇:合成氨催化剂的探讨进展 合成氨催化剂的探讨进展 摘要:近20多年来,随着英国BP公司钌基催化剂的独创和我国亚铁基熔铁催化剂体系的创立,标记着合成氨催化剂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时期,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合成法合成的几种催化剂的探讨进展。 关键字:合成氨;催化剂;合成法 Abstrac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British BP ruthenium catalysts and creation of
12、 ferrous base molten iron catalyst system in our country, marked the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rough the several means of catalyst research progress of synthesis method of synthesis. Key Words: Ammonia; The catalyst; synthesis
13、前言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干脆合成的氨。合成氨工业需要较低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剂。90多年来,世界各国从未停止过合成氢催化剂的探讨与开发。目前,工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高温下已达90以上,接近平衡氨浓度(因压力而异)。例如,在15 MPa及475下,A301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接近100。要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就只有降低反应温度另一方面,工业合成氨的单程转化率只有1525,大部分气体需要循环,从而增加了动力消耗。为了提高单程转化率,也只有降低反应温度才有可能。因此,合成氨催化剂探讨总的进展趋势,就是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
14、或实现低压合成氨。而传统的催化剂是以亚铁基传统催化剂为基础进展的,但是工业效率一般不高,而现代工业一般是以合成催化剂来实现的,相对于传统催化剂,合成催化剂的效率要高很多。 几种合成氨的合成催化剂及催化机理 热力学计算说明,低温、高压对合成氨反应是有利的,但无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反应几乎不发生。当接受铁催化剂时,由于变更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以显著的速率进行。目前认为,合成氨反应的一种可能机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铁催化剂外表上进行化学吸附,使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减弱。接着是化学吸附的氢原子不断地跟外表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剂外表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终氨分子在外表上脱
15、吸而生成气态的氨。合成催化剂主要有以下几种,及他们各自的催化机理。 1.各种催化的性能及操作条件 1.1 A301催化剂 原粒度A301 催化剂在大型合成氨厂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工业旁路试验结果说明:在7.07.5 MPa等压合成氨工艺条件下,A301 催化剂的氨净值为10% 12%.在8.5 MPa 或10MPa 微加压合成氨工艺条件下,氨净值可达12%15%,可以满意合成氨工业经济性对氨净值的要求。实现等压氨合成的关键之一是运用低温低压氨合成催化剂. 英国ICI 公司为AMV 工艺开发了741 型催化剂. 1. 2FeO基氨合成催化剂 铁氧化物及其混合物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获得驼峰形活性曲线.
16、在R1范围内,催化活性与R的转变是与经典火山形活性曲线相一样的。当R到达5以后,催化剂母体形成了完全维氏体FeO结构,熔铁催化剂活性到达了最高值。这一试验结果突破了沿袭了80多年的熔铁催化剂“组成接近磁铁矿时具有最高活性的经典结论,找到了提高熔铁催化剂性能的新催化体系维氏体FeO 体系。 1.3 Cs 促进的Ru/HTAC合成氨催化剂 以经过H2处理的活性炭HTAC为载体,RuCl3n H2O和CsNO3为前驱物,接受浸渍法制备了Cs 促进的RuHTAC 合成氨催化剂. 通过常压下催化剂的活性评价,以及对催化剂进行的TGA,XRD 和XPS 表征,探讨了催化剂中金属、助剂和载体间的互相作用.
17、结果说明,金属Ru 促进了助剂CsOH 的CsOH 能抑制Ru 颗粒的聚集变大;CsOH 生成,HTAC 抑制了CsOH 的挥发,可向HTAC 供应电子,HTAC 的外表至少需被CsOH 单层饱和覆盖,才能获得最正确的催化活性;HTAC 既能吸引Ru的电子,又能将所吸引的来自CsOH 的更多的电子传递给Ru . 1.4 RuMgO基合成氨催化剂 氧化镁为载体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制备了5种钌基催化剂RuCsOH、Ru7-A120 3、K-RuCsOH、Ba-RuCsOH和K-Ba-RuCsOH,在、厂(Nz)l V(H2)=1 l 3,20 MPa,2
18、4 000 h-1和653873 K反应条件下,评价了它们的合成氨催化活性,并对相关催化剂进行了BET和XRD表征结果说明:RuCsOH的最高活性约为Ru7-A120s的2倍,且最高活性反应温度还低了20 K;Ba组份的添加有利于降低RuCsOH基催化剂的最高活性温度;K-Ba-RuCsOH在653 K、Ba-RuCsOH在773 K、KRuCsOH和RuCsOH在813 K以上运用时,将更有利于催化活性的发挥因此,对于RuCsOH基催化剂而言。促进剂的添加应根据拟接受的操作温度来确定 1.5 LSCCF粉体阴极催化性能 将有机质子交换膜作质子导体,复合氧化物陶瓷片作为电极,实现了在低温常压条
19、件下电化学方法合成氨但制作较大的陶瓷片比较困难,制约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尝试用碳纤维纸作支撑,复合氧化物Ni-SDC粉体为阳极,LSCCF系列粉体为阴极,Naon膜为质子导体,以湿H2和N2为原料进行电化学合成氨试验,探讨低温常压下不同比例Ca、Sr掺杂LaCo0:9Fe0:1O3粉体材料在电化学合成氨中的阴极电催化性能 2.总结 原料路途的转变方向。从世界燃料储量来看,煤的储量约为石油、自然气总和的10倍,自从70年头中东石油涨价后,从煤制氨路途重新受到重视,但因以自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投资低、能耗低、本钱低的缘由,意料到20世纪末,世界大多数合成氨厂仍将以气体燃料为主要原料。
20、 节能和降耗。合成氨本钱中能源费用占较大比重,合成氨生产的技术改良重点放在接受低能耗工艺、充分回收及合理利用能量上,主要方向是研制性能更好的催化剂、降低氨合成压力、开发新的原料气净化方法、降低燃料消耗、回收和合理利用低位热能等。如今已提出以自然气为原料的节能型合成氨新流程多种,每吨液氨的设计能耗可降低到约29.3GJ。 与其他产品联合生产。合成氨生产中副产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仅可用于冷冻、饮料、灭火,也是生产尿素、纯碱、碳酸氢铵的原料。假如在合成氨原料气脱除二氧化碳过程中能联合生产这些产品,则可以简化流程、削减能耗、降低本钱。中国开发的用氨水脱除二氧化碳干脆制碳酸氢铵新工艺,以及中国、意大利等国
21、开发的变换气气提法联合生产尿素工艺,都有明显的优点。 21世纪初期将会是FeO基催化剂成长、成熟并广泛应用的时期钌催化剂的技术开发也必将遵循s形曲线技术进步的规律,逐步成长和成熟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当人类能够克隆固氮酶的固氮基因,实现常温常压下高效合成氨的时候,才将是固氮技术的最终突破可以预见,21世纪的合成氨工业将有可能是钉催化剂或其它更新一代催化剂(例如酶催化剂)的时代 参考文献 胡樟能,李小年,浙江工学院学报,1993(2):15 魏可镁,王榕,陈振宇等化肥工业,19853:10 王文样,张元珍,胡平,全国化工化肥会议优秀论文选集,1997上:3 徐超群,刘瑞泉,王进,利用Natio
22、n膜和SFCN在低温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中国科学B辑 ,2009(05) 郑晓玲;魏可镁其次代氨合成催化体系-钌系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化学进展 ,2001(06) 王榕;林建新;俞秀金氨合成铁、钌催化剂联用工艺-化工学报 ,2007(01) 高冬梅;祝一锋;韩文锋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条件的影响 -浙江工业高校学报,2004(06) 钱伯章 合成氨催化剂的生产和技术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11) 第三篇:催化剂 摘 要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多种催化剂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进展动态和进展趋势,针对我国催化剂技术发呈现状,对催化剂行业的进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催化剂 技
23、术 材料 新产品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ore comprehensive variety of domestic and catalyst of new technologies, new materials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for our catalys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the catalyst industry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Key words: Catalyst Technology 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成氨 催化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