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十三篇.docx
《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十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十三篇.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十三篇以平台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再提速XX年,农旅集团将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充分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定向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发展。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总投资约X亿元,积极创建XX街道特色农业产业园,XX新模式、新标准、优系矮化苹果产业示范园,XX现代农业产业园,XX高科技智能温室,XX樱桃产业园等X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启动XX村两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完成XX项目建设。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种子库建设。加快推进中德植物细胞生命科技园落地,引
2、进国内领先技术,为种业突破式发展贡献力量。推动实施蓼兰种质种源库,加快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新技术推广工作。着力提升优质耕地产能。总投资XX亿元,分别实施XX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XXXX余亩。积极发展生物菌肥土壤改良产业园,围绕农业种植的痛点,助力土壤改良。流转土地X.X万亩,实施规模化大田作物产业示范园,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同时将土地指标收入反哺农业,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投入可持续发展。扩大地标产品辐射范围。依托我市XX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壮大“平度农品”品牌矩阵,配合创建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互联网+农产品品牌”,展开农产品网上销售,吸引更多农户参与行业竞争,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一
3、、基本情况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23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3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二、脱贫攻坚情况2023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
4、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
5、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
6、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
7、得到组织认可,2023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
8、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三、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情况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
9、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
10、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
11、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三是新型职业
12、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四、下步乡村振兴工作打算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
13、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
14、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
15、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16、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XX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983年被列为“三西”农业区域建设重点县,1986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列为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被列为陕甘宁革命老区县,2023年被确定为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3年底,全县有建
17、档立卡贫困村128个,贫困户37947户,贫困人口16.99万人,贫困发生率31.44%。2014年2023年,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127个(其中纳入管理的贫困程度较深的非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37577户16622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8%;特别是2023年,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XX提前一年实现整县脱贫,从此退出贫困县行列。这一历史成就的取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XX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以来,我们在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同时,按照市委书记要求,积极思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XX的发展,主动探索脱
18、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根据阶段性任务的变化,转变工作方式,积极推进XX乡村走向全面振兴。第一,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注重水域生态保护,实施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山无水不秀,城无水不美。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之源,灵魂所在。祖厉河是XX人民的母亲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XX人,孕育了深厚的地域文化,承载着数不尽的乡愁记忆和沧桑变迁。民国二十七年XX县志续编记载的祖厉河“邑全境河流,远芳侵古道,山空碧水流,扫尽秋容夜夜风,风光廖廓总难穷”,是一种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然而,岁月流逝、自然演进,气候更迭、河流变迁。半个世纪以来,祖厉河流域水量逐年减少,水污染持续加重,特别是流经县城的河道,岸坎坍塌,支离
19、破碎,威胁居民安全,制约城市发展。为此,“一河引领、两岸繁荣、三山增秀、四区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应运而生。县委县政府接连实施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项目,一二三期工程投入8亿元,治理河道12.23千米,形成绿地100多万平方米,形成水面40多万平方米。按照“汉时街市、唐时里坊”的空间布局,打造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深入贯彻落实有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据XX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3-2035年),全面总结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成效,启动实施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将治理范围由城市向乡镇延伸,整治河道环境,恢复河滩生态,改善流域水质。如今的XX,山寨炊烟撩牧笛,水乡雨雾唱晚归。不经
20、意间,梦中的昨日自然生态,成为今日重见的汉唐风情;不经意间,祖厉河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第二,种下一片绿,青山诗意生:注重国土生态绿化,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环境就是民生,青山也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等不来,种下一片林,共添一抹绿,收获满园春,让新发展理念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的家园就会更加美丽。寻一处山林,安静生活,浅写岁月,是一个梦想;借一些日子,播洒温润,栽种潮湿,是一种心愿。让花香满径,让绿意倾城,将荒山打磨成心灵深处最美的风景。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XX县城“三山”绿化力度,使桃花山、西岩山、东山绿色不断延伸;特别是借助国道312线改造机遇,对西岩
21、山实施削山绿化,采用郭富山反坡梯田方式,大面积栽植红花槐,效果明显。2023年,国道247线靖远至XX段提升改造后,按照市委苏君书记要求,以绿挤荒、以绿挤乱、以绿挤脏,我们实施国道247线经济带产业规划建设和国土绿化及乡村治理工作,形成了以苹果、蔬菜种植为主体的国道247线经济带,以梢白杨为主体的国土绿化示范带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通过退耕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全县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12.6%和56.4%。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坚持,翠绿了青山,诗意了生活,用绿色改变了世人的眼光。不经意间,
22、XX的风景已经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不经意间,XX的西山已经是:伴雨红叶染山色,随风流水荡秋波。第三,建美一个村,感动无数人:注重全域旅游推动,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2023年11月22日,市委苏君书记在XX县大沟镇调研脱贫攻坚时要求我们,依托乡村自然风貌和人文资源,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见缝插针植树种花绿化推进生态建设,秉承XX教育大县深厚的人文积淀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打造独具本村特色的村情风光,发展公益乡村旅游业。按照这个思路和要求,我们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打造大沟深处杏
23、花村厍弆公益旅游美丽乡村示范村,获得巨大成功。随后,又重点打造了驿路牡丹园五十里铺,战地黄花大墩梁,神秘药乡杨崖集,线川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景点。今年3月11日,市委苏君书记调研柴家门镇和甘沟驿镇,确定建设童家湾和田家坪两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月7日和5月6日,先后两次指导建设工作,并确定了6月18日的XX美丽乡村旅游节。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紫香童家湾,谷仓田家坪,线川田园综合体,均初见成效。6月18日,我们顺利启动XX美丽乡村旅游节,举办特色产品展销,让消费释放、物资下乡、农货出山,打通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渠道。相约美丽田园,寻访乡村记忆。乡愁是游子的驻足,乡情是故乡的守望;乡恋是游子
24、的本性,乡音是故乡的沧桑。同是李白的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尽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又说尽了家人对游子的关切。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不经意间,唤醒了沉睡千年的绿水青山;不经意间,带动了自然社会人文相融合的乡村旅游。第四,打造一宅院,老房新风景:注重体验民宿打造,实施民宿典型示范带动民宿乡村旅游,彰显了农村的土气,利用了乡村的老气,焕发了农民的生气,融入了时代的朝气。走进紫香小镇童家湾,遇见国色天香民宿,生活于城市之中难免感慨:谧境难寻,草木稀疏;大隐于市,深居简出,怕也只有一方庭院,能增色红尘岁月,回归平淡生活。云卷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巩固 拓展 脱贫 攻坚 成果 乡村 振兴 有效 衔接 工作方案 十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