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共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共21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1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出建设项目计划以前根据项目建议书进行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益预测和分析,并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比较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其作用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审定项目的依据,作为项目进行扩初设计、设备定货、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的依据。(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1.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2.国家农发办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
2、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及有关行业技术规范;4.有关基础资料。(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现有基础设施情况,地方财力,农口有关部门本地区发展的规划,农业品种结构和种植情况,省批准的项目计划投资和任务,有关行业技术规范等。2.分析研究。按照可行性研究内容,根据收集的资料,对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开发治理措施、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项目建设的最优方案。3.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经
3、过认真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初稿完成后应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对报告进行修订、补充、完善。(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一般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申请立项实施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委托具备相应资质(丁级以上)的单位编制,报经省级主管部门评估论证后,由省级主管部门批复立项。(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纸张和字体要求纸张:标准纸A4;字体;宋体小三字;行间距:1.5倍行距。(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格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标志县(市、区)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执行单位:负 责 人:可行性研究单位:单位负 责 人:项目负 责 人:复 核 人:编
4、 制 人:编 制 日 期: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第一章 项目设计提要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4项目效益1.5组织实施和管理 项目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涉及的乡(镇)、村名;2.1.2水文气象2.1.3地形、地貌及土壤2.1.4水资源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2.1.6自然灾害2.1.7工程地质2.2.1人口及劳力2.2.2土地利用现状2.2.3农业生产水平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2.3现有基础设施2.3.1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等)2.3.2项目区现有交通与电力情况2.3.3现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第
5、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设计方案技术可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4.2供需平衡分区(根据地形、耕地和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供需平衡分区)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在P=75%-90%的情况下的来水量、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含灌溉定额分析)及供需平衡情况分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议0.4-0.55。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75%-90%)水利工程来水量、可供水量、农田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分区表格)。设计水平年灌溉水
6、利用系数建设取0.65-0.72。第五章 规划设计5.1 指导思想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思想。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5.2设计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水利、林业、科技措施综合配套。5.3设计标准和依据水库及拦河坝防洪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
7、标准。灌溉标准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保证率取P=75%-90%。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24小时排完。建筑物级别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田间排灌系统工程及机耕路规划设计标准按福建省地方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DB35T/T165-200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DB35/T517-20045.4建设规模应根据项目区实际、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具体明确项目建设范围、面积、投资、各个项目的数量及工程量)。5.5规划布局因地制
8、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水利、农业、林业措施合理布局。5.6最佳方案选定灌溉水源选择、灌排方式和衬砌形式选择、道路通达布局、防护林合理设置。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6.1开发任务土地治理范围、地点、类型和规模。6.2主要建设内容6.2.1水利措施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加固小二型水库(库容100万m3以下)和山塘及拦河坝工程的座数、集雨面积、总库容、高度、长度和工程量。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KW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
9、,配套机、泵和10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开挖、疏浚、衬砌及埋设地下灌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5、管灌工程和蓄水池工程。管灌类型、管道型式和长度尺寸,蓄水池座数、大小尺寸、容量及工程量。6、防冲护岸工程。长度、高度、结构型式、工程量。7、其它水利措施。6.2.2农业措施1、机耕路。新建、修建机耕路所需砂石料,长度及工程量。2、改良土壤。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所需绿肥种子,秸杆还田,机械平整土地等。3、良种基地。优良品种的购置、繁育、推广及加工所需的工程设施、配套设备等。4、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所需的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综合开发 土地 治理 项目 可行性报告 编制 要求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