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总复习一单元试卷讲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总复习一单元试卷讲评.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地理总复习第一单元试卷讲评()一、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三大要素之一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示方式: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比例尺虽然没有单位,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均要化为厘米来进行计算。通常,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15000000数 字 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 千米050千米线 段 式(直线式)A:1:400万用另外两种表达方式B:0 800 千米另外两种表达方式比较大小1400000001800000000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大范围的地
2、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范围内容大小大小详略比例尺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表示内容详略关系比例尺较小比例尺小比例尺较大(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
3、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3)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 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例题2、按照1:50000000的比例尺,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_厘米,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_厘米。(10.4厘米 11厘米)例题3、在1:30000000比例
4、尺的中国地形图上。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这条河流是我国的_。(长江)例题4、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公里。把原图放大到 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厘米。图2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2 回答5-6题。例5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例6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
5、别是 A.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 D200米和300米 例7.读等高线示意图,若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则b、c之间的坡度是()A.1/5 B.2/5 C.3/5 D.4/50500米坡度:水平距离垂直距离bc间水平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500米bc间垂直距离:两点的相对高度,300米C例8:(2004年天津文综卷,第5题)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62N 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例9.读某山峰图。1.在等高距为500米的地形图上,有4条等高线反映此山峰,则此 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6、2854米 B.1945米 C.1499米 D.2659米 2.若此山峰山麓海拔为0米,根据气温垂直变化规律,下列四种情况下,山顶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是()A.山麓冬季气温为10,山顶海拔为1600米 B.山麓冬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为1000米 C.山麓夏季气温为15,山顶海拔为2500米 D.山麓夏季气温为12,山顶海拔为2200米1500相对高度2400C全年(即夏季)气温至少在0 以下D二.时间计算计算方法:(东加西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例题(一)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每隔经度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例1、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7、?答案:14点4分例2、已知75W 的地方时是12 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 点40 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解析: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秒。解析:计算出两地的时差;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答案:110W时区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二)、时区与区时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区时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计算:东加西减某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相隔时
8、区数180东12区西12区07.5W 7.5E中时区向西 向东(三)、日界线概念: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日期变更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180减一天 天一加从0 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即180 度经线)为今天的范围从0 时经线向西至日界线(即180 度经线)为昨天的范围日期确定日界线两侧日期要变更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空间界线,即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本上沿180经线为永久固定的日期变更线。另一条是时间界线,即0点,它是随地地球自转而自东向西移动的
9、日期分界线,是前一天结束和新一天开始的经线。例3: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阴影部分表示2004 年12 月31 日,指出北京时间是2005年1 月1 日14 时的是:例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A C D 例(04年北京卷)5.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6.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D.2670千米C区时计算B量算距离例7.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下列小题: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