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3篇(完整).docx





《《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3篇(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3篇(完整).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3篇(完整)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幼儿能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意境,尝试用优美协调的动作来表现,情绪与乐曲相吻合。2、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听辩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是ABA结构,并能根据结构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3、体验乐曲的优美和随音乐表演的快乐。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活动准备:瑶族的服饰图片或实物;有关光碟活动过程:一、播放光碟,幼儿观看1、瑶族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都穿什么衣服?2、全体小朋友学一学瑶族舞蹈的典型动作二、欣赏:瑶族舞曲1、整首欣赏后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几段?每一段的旋律
2、一样吗?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2、分段欣赏第一段(A段):旋律优美柔和,速度较慢,表现了瑶族姑娘翩翩起舞的景象。第二段(B段):旋律欢快跳跃,富有动感,是瑶族的小朋友在狂欢。第三段(A段):回到全曲开始得意境。每一段欣赏完后,幼儿了解了旋律后,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幼儿进一步了解ABA段落结构的形式。三、幼儿随音乐表演1、不要求动作到位,只要能随音乐节奏表现,情绪与乐曲吻合即可。2、感受瑶族舞曲的民族风格,进一步感受ABA结构特点。活动反思: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式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3、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幼儿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感受。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幼儿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小百科:瑶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2一、活动目的: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二、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
4、、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三、活动过程:1.律动进场*的世界。2.直接引题:;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3.完整欣赏乐曲。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老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
5、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3)出示多媒体课件。今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现在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3活动目标:1、幼儿能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
6、的意境,尝试用优美协调的动作来表现,情绪与乐曲相吻合。2、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听辩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是ABA结构,并能根据结构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3、体验乐曲的优美和随音乐表演的快乐。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活动准备:瑶族的服饰图片或实物;有关光碟活动过程:一、播放光碟,幼儿观看1、瑶族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都穿什么衣服?2、全体小朋友学一学瑶族舞蹈的典型动作二、欣赏:瑶族舞曲1、整首欣赏后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几段?每一段的旋律一样吗?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2、分段欣赏第一段(A段):旋律优美柔和,速度较慢,表现了瑶族姑娘
7、翩翩起舞的景象。第二段(B段):旋律欢快跳跃,富有动感,是瑶族的小朋友在狂欢。第三段(A段):回到全曲开始得意境。每一段欣赏完后,幼儿了解了旋律后,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幼儿进一步了解ABA段落结构的形式。三、幼儿随音乐表演1、不要求动作到位,只要能随音乐节奏表现,情绪与乐曲吻合即可。2、感受瑶族舞曲的民族风格,进一步感受ABA结构特点。活动反思: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式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幼儿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感受。通过对瑶族舞曲
8、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幼儿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小百科:瑶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3篇扩展阅读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3篇(扩展1)音乐教案瑶族舞曲10篇音乐教案瑶族舞曲1设计意图: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这首曲子非常优美,由于幼儿*时对少数民族的乐曲接触的太少,所以我选择了它。曲子表达了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
9、曲的美,并利用奥儿夫的音乐特色我们尝试用嗓音给乐曲伴奏。活动目标:1欣赏ABA形式的曲子,引导幼儿将乐曲中的节奏转变成用嗓音的表现形式。2能与同伴合作演奏。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中欢歌曼舞的气氛。活动准备:1瑶族舞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三张。2、奥尔夫乐器,低音木琴,铃鼓10个,木鱼10个。活动过程:1、以提问的方式引题。师:“小朋友,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幼儿回答)那我们是哪个民族呢?(汉族),今天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瑶族舞曲,仔细听这首曲子有几段。提问:这首歌曲有几段?(三段)哪两段是一样的啊?(第一段和
10、第三段是一样的)2、欣赏第一段曲子,尝试用不同的嗓音给歌曲伴奏。师:“以前我们都是用乐器给音乐伴奏,今天我们用一种很好玩的音乐给歌曲伴奏好吗?(好),老师已经把歌曲里的节奏写下来,你觉得用什么嗓音合适?鼓励幼儿能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嗓音。选取最佳的两种用图谱形式给歌曲伴奏。跟着音乐旋律完整的把第一段用嗓音的形式给歌曲伴奏。3、欣赏第二段曲子,鼓励幼儿自己用嗓音给乐曲伴奏。师:“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段曲子,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嗓音给歌曲伴奏,看看有没有碰到困难?提问:刚才在欣赏的时候有碰到困难吗?你希望在第二段用什么嗓音?选取一种固定的形式给歌曲伴奏。完整的随音乐伴奏一次。用乐器伴奏一次。4、教
11、师引导幼儿知道第三段和第一段是一样的。(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曲子的第一段和地三段是一样的,那我用同样的办法给乐曲伴奏好吗?”(2)跟随音乐完整的用嗓音伴奏一次。5、手拿乐器为歌曲完整伴奏一次。师:“现在我们拿着乐器面向客人老师给歌曲伴奏好吗?”音乐教案瑶族舞曲2活动目的: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音乐,根据音乐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
12、乐曲磁带。活动过程:1律动进场*的世界。2直接引题:“中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3完整欣赏乐曲。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
13、;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3)出示多媒体课件。今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现在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教学反思: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
14、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音乐教案瑶族舞曲3设计意图: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这首曲子非常优美,由于幼儿*时对少数民族的乐曲接触的太少,所以我选择了它。曲子表达了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利用奥儿夫的音乐特色我们尝试用嗓音给乐曲伴奏。活动目标:1欣赏ABA形式的曲子,引导幼儿将乐曲中的节奏转变成用嗓音的表现形式。2能与同伴合作演奏。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中欢歌曼舞的气氛。活动准备:1瑶族舞
15、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三张。2、奥尔夫乐器,低音木琴,铃鼓10个,木鱼10个。活动过程:1、以提问的方式引题。师:“小朋友,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幼儿回答)那我们是哪个民族呢?(汉族),今天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瑶族舞曲,仔细听这首曲子有几段。提问:这首歌曲有几段?(三段)哪两段是一样的啊?(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2、欣赏第一段曲子,尝试用不同的嗓音给歌曲伴奏。师:“以前我们都是用乐器给音乐伴奏,今天我们用一种很好玩的音乐给歌曲伴奏好吗?(好),老师已经把歌曲里的节奏写下来,你觉得用什么嗓音合适?鼓励幼儿
16、能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嗓音。选取最佳的两种用图谱形式给歌曲伴奏。跟着音乐旋律完整的把第一段用嗓音的形式给歌曲伴奏。3、欣赏第二段曲子,鼓励幼儿自己用嗓音给乐曲伴奏。师:“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段曲子,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嗓音给歌曲伴奏,看看有没有碰到困难?提问:刚才在欣赏的时候有碰到困难吗?你希望在第二段用什么嗓音?选取一种固定的形式给歌曲伴奏。完整的随音乐伴奏一次。用乐器伴奏一次。4、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第三段和第一段是一样的。(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曲子的第一段和地三段是一样的,那我用同样的办法给乐曲伴奏好吗?”(2)跟随音乐完整的用嗓音伴奏一次。5、手拿乐器为歌曲完整伴奏一次。师:“现在我们
17、拿着乐器面向客人老师给歌曲伴奏好吗?”音乐教案瑶族舞曲4活动目标:1.理解音乐基础上,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2.用打击乐器表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瑶族舞曲。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活动准备:1欣赏瑶族舞曲2瑶族舞曲配器音乐、铃鼓,圆舞板,木鱼等,图谱、乐器卡片。活动难重点:用打击乐相互合作拍出节奏。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型。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1.欣赏配器乐曲仔细听一听,演奏的是什么曲子,用了哪些乐器。2.探索发现配器方式(1)找找哪些乐器在唱歌用了哪些乐器?(2)再次欣赏听听是不是这些乐器?(3)找找哪两个乐器在对话(第一段完整欣赏)这么多乐器,他们是怎
18、么唱歌的?谁和谁对唱?(幼儿说到该乐器,教师要示范演奏)我们再来听一听,乐器谁先唱谁后唱。(再次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乐器演奏的先后顺序)那种乐器在中间出来唱了几句?(双响筒)哪种乐器唱歌最多?(大鼓)这几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第三段节奏快的时候哪些乐器一起来歌唱的?(所有乐器一起唱歌)3.出示乐器图谱我们听一听小乐器是用什么节奏对话的?(请小朋友试一试乐器节奏是怎样的)我们看着“节目单”一起用拍手的方法来演奏。(幼儿第一次完整地演奏。)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1.自选乐器集体演奏(1)演奏第一段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乐器,跟着指挥听着音乐开始演奏。(2)分解演奏我们再来一次,想想你的乐器是和谁一起对话
19、的,用什么节奏。(3)完整演奏瑶族的小朋友现在开始演奏,听着音乐想好节奏。(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结束活动:跟着音乐一起跳舞。活动反思: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
20、喜爱。音乐教案瑶族舞曲5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学:1、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2、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3、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二、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三、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1、瑶族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
21、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四、细听三个主题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1)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1)接下来,我们听一听
22、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2)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3、第二部分主题1)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五、再次复听全曲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
23、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音乐教案瑶族舞曲6教学题目:瑶族舞曲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瑶族舞曲 瑶族 舞曲 大班 音乐 教案 完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