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锦集9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锦集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锦集9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小学数学教案锦集9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1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2.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小黑板、计算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思路及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小结,过渡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1)联系上下文理解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4.小结,过渡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课文。2.小组内讨论交流。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4.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
3、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随即打出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5.其他小组也可按照这个小组的汇报方法交流,也可有自己的想法。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1这篇课文给你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3.老师出示宽带网,给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网站,学生也可以自主查阅更多网站,亲身感受宽带网带来的神奇。4.把自己的知道的网络用处写下来,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交流。四、板书设计。
4、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奇妙)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其他用途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材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收集生活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
5、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学者分析:(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教学本节课应注意为孩子们提供众多丰富的生活中的正负数现象,既让学生引起探究的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和价值。(2)借助直观手段理解相反的分界点与“0”的关系。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容易理解负数、正数与0的关系。如何突破难点,直观教学手段是关键。这其中温度计的观察和海拔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从直观到半直观再过渡到比较抽象地认识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3)开展有层次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主动建构,发展学生的
6、数学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印存折明细记录贴入,观察支出(),存入(+),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表示()“_”表示()他们表示的意思是()填相同还是相反2、上网收索今天的天气预报,记录哈尔滨,和福州的气温数据。哈尔滨()表示-福州()表示-它们是以()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16表示-16与16表示两个()意义的量。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比较:+16()16填,或=3、带有“+”的数有-叫-数带有“-”的数有-叫-数+16读作-16读作4、思考:0是正数还是负数?5、收集生活中不同用法的负数,并说说表示什么?二、讲授新课1、检查(1)+500表示存入5
7、00,500表示支出500,它们表示的意思是(相反)填相同还是相反(2)打开天气预报图哈尔滨(919)表示-今天气温零下9度到零下19度之间,气侯寒冷,下雪,结冰。-福州(116)表示-今天气温零上11度到零上6度之间,气侯较温暖,看不见下雪,结冰的现象。-它们是以(0)度为基准,例如:+16表示-零上16度-16表示-零下16度-+16与16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哪个地方的气温高,哪个地方的气温低?补充:认识数轴表示160+16(3)生汇报带有“+”的数有-叫正数注:也可省略“+”号带有“-”的数有-叫负数注:不可省略“”号+16读作-正十六-16读作负十六-(4)0是正数还是负数?把你
8、的思考与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小组汇报。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5)、举生活中正负数的例子例如:盈利与亏选,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地上成数与地下层数,水位升高与下降,相反方向的距离等。学完这节学生还有疑难问题吗?,提出,由同学,小组解决,最后困难由老师及时解答。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
9、、激情导入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2、操作验证(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3、反馈(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
10、的?(量、折等)(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三、
11、课堂小结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的习题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篇二:8+7等于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8+7等于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
12、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小号图。(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8+7=8+2+5=15。8+7=7+3+5=15。学生在交流第
13、、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2.教学小棒图。(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
14、想的?指名交流。(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因为9+8=17,所以8+9=17。因为9+9=18,所以8+9=17。因为8+10=18,所以8+9=17。因为17-9=8,所以8+9=17。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
15、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学生口答。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
16、考的习惯。2.电脑出示7加几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
17、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
18、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沟通加法、乘法的联系第一组练习:3+3+3+3=5+5=6+6+6=4+4+4+4+4=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第二组练习3个5相加7个2相加2个4相加(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2)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一、练习1、出示第6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2
19、)完成图右边的填空;(3)完成算式:23=6(个)或32=6(个);(4)提问2、3、6分别表示什么?23或32表示什么?(5)6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第(2)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2、出示第7题(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3)独立列式:24=8(个)或42=8(个)。(4)分析乘法算式3、出示第8题(1)独立完成算式(2)汇报交流4、出示第10题(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2)汇报交流:板书2个64个2(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小学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