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捉迷藏小班教案,菁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捉迷藏小班教案,菁选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捉迷藏小班教案,菁选3篇捉迷藏小班教案1一、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观察,让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藏在xx地方,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2、通过讲述,学习方位词,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情感目标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学习与人合作、交往。(三)人格目标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培养自信心。二、活动准备(一)物质准备制作一幅动物图片,画面内容为:大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长长的鼻子;鸭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小兔子藏在草里,露出长长的耳朵;大公鸡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红红的鸡冠;长颈鹿藏在大树后面,露出长长的脖子。(二)环境准备教师事先将各种立体小动物布置在活动室的各个
2、地方。(三)知识经验准备1、了解动物特征。2、玩捉迷藏游戏,体会不同的方位。三、活动过程1、教师扮成花仙子,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花仙子。今天,我约了几个小动物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小动物们早就到了,小朋友快来和我一起找找小动物藏在哪里。”2、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找到小动物藏在哪里了吗?你怎么知道它藏在那儿呢?3、请幼儿仔细观察,依次找出5种动物,说出:xx小动物藏在xx地方,如:大象藏在小山后面,并简单说出理由。(说出动物的主要特征)4、幼儿讲述正确后,教师操作图片,让动物从隐蔽处走出来。5、游戏:还有许多小动物藏在课室里的其他地方,请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
3、花仙子”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6、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们跳舞,活动结束。四、各领域渗透科学:认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艺术:通过练声和律动,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五、生活中渗透生活中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六、环境中渗透环境中布置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玩耍。七、家庭中渗透1、希望家长利用假日带幼儿去动物园认识各种动物。2、*时要求幼儿用完整语句表达意愿。八、活动评价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内容适合程度活动设计趣味程度幼儿的“三性”表现捉迷藏小班教案2活动目标:仔细观察画面,在不同色彩和情景的图片中发现小黑的位置,学说:“小黑,小黑,你藏在哪里?我藏在”的句式。在和小黑捉迷藏的游戏中,感受寻找、发现的
4、乐趣。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活动准备:绘本课件小黑捉迷藏、黑色圆点若干、图片12张。活动过程:一、出示小黑,激发兴趣,了解小黑的基本特征师: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师:它的名字叫小黑。小黑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二、结合图片讲述故事,寻找小黑,感受寻找、发现小黑的乐趣理解故事内容。小黑的家住在一个方方的盒子里,今天它又跑出来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了。咦?小黑不见了?它会藏在哪里呢?师:听听小黑怎么说的。(听录音)小黑怎么说的?瓢虫的甲壳上有几个小黑?看看谁飞来了?(蜻蜓)师:小黑藏在了哪里?它会怎么说?
5、这里有几个小黑?一群小鱼游来啦,小黑藏在哪里呢?谁来问一问?分2组进行问答。小黑为什么要藏在小鱼的眼睛里?大家发现了几个小黑?幼儿结伴看图藏、找小黑,进行问答游戏,巩固幼儿对于藏的地方的理解。这里还有一些图片,如果你是小黑会藏在那里?和朋友玩玩这个一问一答的游戏。完整讲述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黑捉迷藏,我们一起再来讲一讲。三、游戏:捉迷藏,进一步激发捉迷藏的兴趣师:看,老师这里也有1个小黑,谁来在你的身体上藏一藏,其他小朋友来找一找。用“小黑小黑,你藏在哪里呢?”“我藏在了”的句式来问答。师:我把小黑送给你们,*室后也可以和朋友玩玩这个游戏。活动反思:绘本小黑捉迷藏从文本到绘图都非常具有趣味
6、性,是一本让孩子们翻开第一页就会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到最后一页的图书。绘本中的小黑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什么都想看一看?玩一玩?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像,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又神秘的事物,活动中的“捉迷藏”就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幼儿对此充满着兴趣。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对绘本的中的故事内容进行了改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在不同色彩和情景的图片中发现小黑的位置,并学说:“小黑,小黑,你藏在哪里?我藏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画面,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说小黑藏在了什么地方的短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活动中观察小黑藏的位置的时候,
7、不仅有幼儿集体的学说,还有幼儿两两操作进行讲述,一个幼儿问问题,一个幼儿扮演小黑进行回答,学说短句进行对话,体现了讲述形式的多样性。在找到小黑,数小黑的过成中,加入了数数的方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个一个不漏掉等等。活动中的课件设计和运用比较单薄简单,能否尝试做成动画形式的小黑,现场让小黑进行躲藏,不仅符合了活动内容中一个“藏”的特点,而且操作性强。教师和幼儿可以通过拖动小黑到相应的地方,进行观察、比较,判断出最合适的位置,感知到物体与环境的关系,对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样幼儿的兴趣会更加的浓厚,说起来也会更加的带劲。活动始终在“找小黑”游戏中进行,不仅让幼
8、儿对神秘的小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也能在找小黑的过程中了解到小黑躲在和他一样颜色的地方不容易找到。活动结束前的“藏小黑”又是对幼儿知识的一种巩固和衔接。整个活动也都是引导幼儿在和小黑玩捉迷藏的游戏中,快乐寻找、快乐发现和快乐学习,整个活动轻松、愉悦和有趣。捉迷藏小班教案3一、活动目标1.能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辨别不同果味的饮料。2.体验自己动手搅拌调制饮料的乐趣。3.迁移生活经验,了解水果还会藏在很多地方。二、活动准备装有温水的杯子、勺子、小篮筐、饮料、6种味道的果珍、糖果图片及水果物品。三、活动过程(一)、出示有颜色的饮料,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出示一杯已经调好的黄色果珍的饮料:“今
9、天,我带来了一瓶非常好喝的饮料,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黄色)2.教师提问:“什么水果是黄色的呢?”3.教师:“今天,水果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黄色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宝宝躲在饮料里面呢?谁来闻一闻,看你猜得对不对。”(教师可以提供水果的图片验证幼儿的猜测。)教师可对猜测正确的幼儿进行鼓励。4.教师出示红色饮料,提问:“我这里还有一杯饮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呀?什么水果宝宝也是红色的呀?”5.教师提问:“哪个红色的水果宝宝会躲在里面呢?请你也来闻一闻,再来尝一尝。”(先闻、再尝。在提供图片验证幼儿的猜测。)(二)教师示范调制饮料1.教师:“今天我们的水果宝宝
10、真调皮,都躲在饮料里呢,那他们怎么会躲到饮料里的呢?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2.教师出示果珍:“原来呀这些水果宝宝变成了一些不同颜色的粉末,工厂里的叔叔阿姨把它们包装成了一袋袋的果珍,我刚才的饮料呀就是用果珍和水一起泡出来的哦。”3.教师出示另一种颜色的果珍:“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果珍啊?它是什么水果做成的呢?”(请幼儿观察包装袋上的水果标记)4.教师提问:“它是怎么变成一杯饮料的呢?”5.可请幼儿讲述并示范调制饮料:先拿一个放了温水的水杯,然后用勺子舀一勺果珍,放在杯子里,最后用勺子搅拌一下,这样的话我们一杯*味的果珍就完成啦!”(三)幼儿操作调制饮料,体验乐趣。1.教师:“还有一
11、些水果宝宝呀也想和我们小朋友捉迷藏,他们躲在了果珍里面,我们一起去找出来好吗?”2.教师先提要求:先看一看果珍粉末的颜色,然后用勺子舀一点放到杯子里,搅一搅,再用鼻子闻一闻,猜一猜,把自己猜的水果名字记在心里,再来尝一尝验证自己的想法。喝完以后把杯子放回框子里面。(每一组提供一个篮子、篮子里提供一种果珍、每人一杯带水的一次性杯子和勺子)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可进行小组间的交流。4.一段时间过后请幼儿将杯子放回中间的篮子中。集体交流,你喝到了哪种水果的味道,(苹果)他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的,甜甜的,香香的)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每组请一个小组长上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出示相对应的果珍包装袋。5.教师总结:“刚才,我们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的方法,找到了许多的水果宝宝,真棒。”(四)经验迁移1.教师提供不同颜色的的糖果图片:看,这些是什么呀?(五颜六色的糖果)看起来真好吃,你看见了什么颜色的糖果,红色的糖果让你想起了什么水果呀?(红色的糖果让我想起了红色的草莓)2.教师:“除了果珍、糖果,水果宝宝还会藏在哪里呀?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看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