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一语文教案人教版教材分享.docx
《2023年初一语文教案人教版教材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一语文教案人教版教材分享.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一语文教案人教版教材分享教案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一颗小桃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教学重点: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2.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教学难点: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2.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
2、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作者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他叫贾平凹,凹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念ao,如凹凸不平,但在北方方言和这位作家的名字里念wa。来,一齐读他的名字。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太阳路。今天再来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树。二、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伫(zh)孱(cn)嵬(wi)懊丧(o)执着(zhu)矜持(jn)猥(wi)琐(1)伫立:长久地站立。(2)生灵:生命。(3)孱头:软弱无能的人。(4)矜持:拘谨,拘束。(5)踏青:清明前后到郊外去游玩三步。(6)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7)楚楚:较弱柔美。(
3、8)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9)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10)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繁盛明丽的样子。(二)作者简介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三)背景介绍1976年,为期十年的_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形象来象征_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
4、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的象征。三、整体感悟1、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课文是按这个顺序叙述的吗?谁能按照课文的顺序来叙述?2、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再来看看,你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4、“学贵有疑”,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这是你们认真思考的结果。有人说,提出一白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从这个问题入手,再来逐步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四、合作探究1、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的梦是什么?答:课文中作者6次提到自己的梦,较明确的有两处:一是孩提时代埋桃核,“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二是到城里上学前夕,桃树两尺来高的时候,那“梦是绿色的”。通读全文之后不难看出,作者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意在通过对小桃树
5、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表达自己所寄寓的深刻含意。早在孩提时代,作者便对美好的未来有了朦胧的向往,因此埋下桃核,希冀“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进城上学以后,作者更是“血气方刚,常要以济于下的人物”(贾平凹夜籁)。这个梦自然是绿色的,因为绿色象征希望和生机,简言之便是“奋斗”,并且“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便是作者的梦。虽然走上社会以后,作者的际遇曾遭受到类似桃树那般的风和雨,那“再不消沉,再不疲软,再不胆怯”(贾平凹游了一回龙门),雨中仍“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作者的梦是顽强的,恰如作者的性格。2、文中说:“可怜的小桃树!”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答:写小
6、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五、总结全文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小桃树是坚强的,在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不是吗?梦想不管多么深邃在内心,不管多么遥远在将来,只要有一朵
7、花苞,就有开放的时候。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紫藤萝瀑布一、教学目标1.熟练认写瀑布迸溅等十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通过朗读,把握紫藤萝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3.学习紫藤萝和作者身上乐观、顽强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紫藤萝蓬勃、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学生导入: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张紫藤萝的瀑布,你们从中看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你说看到了淡紫色的紫藤萝很茂盛,一簇紧挨着一簇,你说这一串一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她笔下的紫藤萝又是什么
8、样子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全文,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与同桌分工合作,查字典解明确:挑逗一词中的挑读tio,意为逗引招惹,读tio的还有挑衅挑眉高挑。仙露琼浆:又称玉露琼浆、琼浆玉液,意为用美玉制成的浆液,中国古代神话中认为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另外注意浆的字形和读音,读jing,注意与桨(jing)的区分。2.读完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你喜不喜欢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生问答/自由发言)明确:茂盛、淡紫色、淡淡的芳香。(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明确: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9、,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前一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的繁茂、壮大,这里请同学再次观看紫藤萝照片;后一句运用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这里运用朗读教学,指点学生朗读)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运用通感的修辞,把紫藤萝的香气说成是淡紫色的,花香也有了颜色,突出了其香气的梦幻,也为下文我陷入回忆和沉思埋下伏笔,这里运用朗读教学,指点学生朗读)2.是的,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茂盛的紫藤萝,不禁回忆起了十年前家门口的一株紫藤萝,这株紫藤萝又是什么
10、样的呢?(师生问答)明确:稀落伶仃。同样是紫藤萝,为什么十年前的那株就是稀落的呢?作者为什么说花和生活腐化有关系呢?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一下文章的写作时间,推算一下十年前是什么时候。(师生问答)明确:十年前也就是1972年(正处_时期)。教师给同学补充_时期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作者背景(出示多媒体资料)。明确:_时期,如果一个人穿着打扮很怪异或者作家不从事体力劳动,经常侍弄一些花花草草就容易被人批判是小资产阶级趣味,不符合无产阶级朴素的作风,就要进行批斗,所以作者在这里说花和生活腐化有关系;而作者一家就曾在_中遭受批判,1982年,当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她的弟弟正身患绝症。3.学生结合上面的资料,小组交
11、流讨论5分钟,思考作者在回忆紫藤萝花的时候还想到了什么?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明确:在回忆花的时候也是在回忆自己十年前的往事,自己一家也曾像紫藤萝一样,饱受摧残。感悟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4.那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学生结合阅读经验和自身经历自由发言,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教师小结。明确:作者写了十年前紫藤萝的稀落,又写了现在紫藤萝的茂盛,在写花的经历的同时,作者也看到了人的境遇,十年前一家人饱受摧残,而_过后,人也慢慢从中恢复了过来,因此,不幸终究是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无论经历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这也是作者从紫藤萝身上获得的启发。教师
12、小结:是啊,一花一世界,花的生命何曾不折射出了人的生命呢?由物及人,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什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一单元刚学的爱莲说。(联系前后知识,师生问答)明确:托物言志。(四)拓展延伸明确:被紫藤萝的美丽和茂盛吸引、震惊到了。2.作者在结尾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发言)明确:作者从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中获得了启发,获得了力量,觉得人要珍惜生命,勇生命,积极向上,就像紫藤萝花一样。最后,学生带着情感再次自由朗读全文。(五)小结作业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紫藤萝瀑布,正如我们最开始看的紫藤萝图片,紫藤萝那了十年前的紫藤萝
13、,想到了自己这十年的遭遇,最终超脱出来,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和可贵,人和花一样,不管经历了什么,都要勇敢活下去。作业: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对生命也有了新的感悟,课下写一段你对生命的感悟,可借鉴这篇文章的写法,从一些草木入手,300字左右,下节课进行交流。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古文两篇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第一课时陋室铭(刘禹锡)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
14、品简介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三、正课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有仙则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对偶起兴,
15、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
16、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四、小结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第二课时爱莲说(周敦颐)一、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二、导人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
17、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三、正课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花)”。“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世人甚爱牡丹”甚: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8、:而:连词,表转折,却。“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予谓菊”谓:认为。“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鲜:少。(xin)3.请再次朗读课文。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
19、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语文教案 人教版 教材 分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