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docx
《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
2、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2、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3、。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1、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自主学习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
4、月成功登月归来。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1、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a、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b、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c、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d、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合作探究: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
5、”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四、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1、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
6、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五、总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中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中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中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六、延伸练习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2、自学“读一读,写一写
7、”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A:了解作者及其作品。B: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C:体会山市的形成(是以什么为顺序的?)及神奇壮丽的幻境(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D: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重点:反复朗诵,积累文言词语。难点: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几幅海市蜃楼的图片)提问:你见国这样的景象么?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提示:在夏天,沿海一带或沙漠地区,经常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事物的影像,古人无法解释,误认为是大蛤蜊吐气形成的,因此,就称为“海市”或“海市蜃楼”。
8、这种现象,有时人们在山区也可以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出示课题)二、介绍作者、作品:投影补充.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但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才补为贡生。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白居易在香山/欧阳修六一欢/李清照号易安/王安石住半山/苏轼爬东坡/李白采青莲)作品: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三、指导朗读:1、小声自读,划出读不准的字,同桌交流解决。2、注
9、意以下字的读音。奂huan邑yi冥ming甍meng垣yuan睥bi睨ni亘gen莽mang霄xiao扉fei缥piao缈miao逾yu倏shu3、齐读课文一遍。四、理解课文: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下能解决的句子。2、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3、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顺序的?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表现了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4、山市的具体变化如何,画出描绘的词语?5、请学生以这个过程,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以图画或语言的方式展示自己脑海中的“山市”。6、再次朗读课文五、探究“山市”形成的原因。开头,我们提到了海市蜃楼,这种奇观
10、古人是无法解释的,才有了大蛤蜊哈气而成的想象。可我们现代人已经懂得了它的科学道理,你知道么?(课后查阅资料:参考高中物理第二册191页)六、布置作业1、课后朗读课文2、课后课后查阅资料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3一、学习目标: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二、学习重难点:1、朗诵课文。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三、课前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学生:熟读课文。四、自学设计:第
11、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1.给加点的字注音。2.形似字辨析。3.解释词语。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
12、,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c.学习集体朗读。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a.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诱惑”是什么意思?课
13、文中指什么?“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是的,我曾一次又
14、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
15、理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全班激情齐读。六、小结,布置作业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布置作业。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c.抄写生字。七、信息反馈:202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设计4一、学习目标正确地朗读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上学 语文教案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