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x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八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八篇小学数学教案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估计、测量等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时应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方法,教学时,安排了量一量
2、数学书的厚和宽这一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毫米的必要性,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建立了已有知识和新知的联系。2、在层层深入中建立长度观念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时,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3、在测量中培养估测意识。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估测的活动贯穿教学活动之中,在实际测量长度前,都先让学生进行估测,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估测方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
3、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和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
4、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师告诉学生: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2、读准
5、测量的精确刻度。电脑显示金箍棒图,分别是:1厘米(10毫米)、2厘米3毫米(23毫米)、3厘米6毫米(36毫米)、4厘米9毫米(49毫米)、1厘米4毫米(14毫米)在第二张图时提问:你怎么知道2厘米3毫米是23毫米?在第三张图时提问:你怎么这么快就读出来了?你是怎么读的?你怎么一眼就能看出是2厘米6毫米啊?(引出在尺子上的半厘米刻度线)追问:在尺子的相邻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中间都有一条略长的刻度线,你知道这表示什么吗?这样有什么好处?在第四张图时提问:4厘米9毫米你是怎么一眼看出来的?在第五张图时提问:没有了0刻度线,你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度的?3、估一估,量一量。估一估,哪根小棒最接近10厘米,量出
6、它的实际长度。估一估最短的小棒长度,再测量。4、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粉笔长75()厘米毫米米小红身高120()厘米毫米米6厘米5毫米()毫米116530铁钉图3厘米5厘米5厘米5毫米3厘米4毫米2、改一改。20xx年4月18日星期二天气:晴今天早晨,我从2毫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0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忙吃完早饭上学去。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拿出17厘米长的铅笔和8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请学生把认为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改正。(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7、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复习610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二、综合练习。1.复习题6.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2.复习题7.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3.复习题8.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提问:题中告
8、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3)集体口答。4.复习题9.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3)学生集体回答.5.复习题10.1)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2)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三、作业布置.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
9、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人骑自行车小时约行千米。特快列车小时约行千米。1)人骑自行
10、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练一练:184=243=252=146=2)特快列车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三、巩固新知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第48页6-9.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
11、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教学难点:从统计中获得简单的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决策,体会统计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今天我们上课和平时不太一样,坐成了六个小组,老师这有一张评价表,如果哪个组里的同学表现好,我就给他们组贴上一颗星,这时老师就来看看哪个组坐得最好。二、导入师:同学们喜欢体育比赛吗?在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进行体育训练,为比赛做准备。他们在进行什么训练呢?生:跳绳、
12、踢毽、套圈、踢球。师: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项比赛,(揭题)在这些活动中你认为组织什么比赛好呢?生:师:咦,这下有问题了,大家参加的活动不一致,可是我们班又只能组织一项比赛,大家说说看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同学们最想参加的比赛来确定我们班组织什么比赛。三、体验统计过程。、复习统计图师:这是我们的一个老朋友,你还认识它吗?生:统计图师: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生:每一格就表示一个。、分小组进行统计师:今天我们就要利用统计图来统计我们最想参加的活动。有谁知道在统计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不漏掉,不重复)接下来,我们就分小组来进行统计同学们最想参加的比赛,在分小组活动时要注意:第一,在组长带领下依次
13、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比赛,第二,每个人只能说一项,第三,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余人要认真听,组长在相应的项目上涂上一格。大家明白了吗?比一比哪组的同学调查的又快又准确。开始!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组织比赛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组织比赛教学设计师:这时老师将每个组的统计图贴在黑板上了,比一比,你想把星星送给哪个组?说说你的理由。老师觉得刚才每个组的表现都不错。所以给每个组都贴上一颗星星。、完成统计表。师: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下一项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同学们请看,你看到了什么?对这是一张统计表,我们要把刚才同学们统计的情况填到这张表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小学 数学教案 模板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