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的认识》教学设计(共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十的认识》教学设计(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的认识》教学设计(共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的认识教学设计(共5篇)十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10的主题图和练习九第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等。2、学生准备10朵花(模型)、10根小棒等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1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1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2、板
2、书课题:10的认识。二、学习新知识1、学习数数和认数。(1)在屏幕上出示第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2)学生数数,并交流自己数的结果。教师:画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我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一个老师,一共数出10人。教师: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提问:画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教师:刚才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么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刚才我又数了几遍,还是10人和10只鸽子。在数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从
3、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数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4)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5)让学生观察第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6)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这个数。(7)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2、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2)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在屏幕上出示第65页上面的直尺;让学生在直尺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
4、0以内数的顺序。(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中小圆点的个数。先让学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数“10”,然后在里填“&1t;”、“”。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想”的过程。3、学习10的组成。(1)学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并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8和2(2)摆小棒后,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10的组成。(3)引导学生推想10的另外的组成。教师:看到上面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
5、请举例说明。学生: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我马上就想到了。学生由推想出另外几组组成。(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教师:根据刚才推想10的组成的过程,怎样去记忆10的组成?学生:学习时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不必牢牢记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4、学习10的写法。(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的结构: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读10。(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3)学
6、生在节上格子里练习写10,教师作指导。巩固练习1、数数。(1)数实物(数10根小棒、10个小圆片等)。(2)抽象数数:从1数到10;从10数到1.2、完成第65页“做一做”的练习,先让学生根据10的组成连线,然后交流连线的过程和想法。四、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九题,先由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2、完成第2题。在屏幕上出示卫星发射情景的画面,并由学生模拟发射台指挥员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卫星发射时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完成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
7、,然后在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五、课堂小结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3、教师对全课作小结。十的认识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54一55页10的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准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个数并会读、会写10;2、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6、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敏捷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教学重点:
8、10的分解与组成。教学难点:形成10以内数的整体认知结构。教具准备:主题图(幻灯片)、计数器、刻度尺、游戏卡片、动物头饰、点子图、录音机及磁带。学具准备:10朵以上小红花,10根小棒,1一9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故事导入,学生抢答。有一天,一群可爱的小鸭在草地上做游戏,这时候,鸭妈妈来了,说:“孩子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去公园好吗?”小鸭马上欢呼起来。这时鸭妈妈又说:“不过有个条件,先考考你们,说对了,带你们去”。小鸭子傻眼了。小朋友们我们帮帮小鸭子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17+23+65+3629+090837+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抢答,在复习旧知过程中,培养学生快速思维的
9、能力。2、口答。(教师充分肯定小朋友助人为乐的精神,进一步谈话导入。)刚才我们能够快速算出以上的试题,是因为我们认识了0到9这些数并学会了9以内的加减法,哪位小朋友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一数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0123456789倒着(从大到小)数呢?会吗?9876543210请小朋友们观察第一行数,比8多1的数是几呢?比9多1的数是几呢?(10)二、新课教学1、出示第54页彩色图(投影)并放录音。(分两部分,先出示第一部分,并提出学生观察要求。)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9个小朋友,9个汽球)接着出示全图,学生观察。又来了一个,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几个汽球?(10个小朋友,1
10、0个汽球)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看,各族小朋友多和睦、多快乐。10个小朋友,10个汽球都用“10”这个数字表示,今天我们就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2、摆红花。学生拿出学具,摆10朵红花,教师巡视,然后肯定学生的多种摆法,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成果。以主是直接感知部分,采用直观演示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让小朋友在愉快中感知,然后让他们在操作中感知10的“形象”,强化感知效果。3、出示计数器。先在计数器上拨9棵珠子,再拨上一棵。一共有几棵珠子?(10棵)计数器上的10棵珠子是怎么得来的?学生先回答:9棵珠子添上1棵珠子,就得到10棵珠子,也就是9添上1得到10,还可以怎样说?也就是说:9
11、加上1得10。接着教师问“哪位小朋友来说说日常生活中用10表示的物体?鼓励小朋友进行发散思维,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小朋友的回答,让”感知“向”表象“过渡。4、出示刻度尺。10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长度,(接着出示刻度尺,引导小朋友观察刻度尺上的刻度)9和10的顺序是怎样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引导小朋友理解10的序数意义)9的后面一个数是10,10的前面一个数是9.那么9与10谁大?谁小呢?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10与其他的学过数的大小。5、比较数的大小。出示点子图,小朋友数,教师板书。比较9和10的大小,并强化9在10的前面,9添上1得10,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
12、9大,10还比哪些数大呢?通过小朋友”说“物体,”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等形式,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多种感官,形成并强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数意义和基数意义。6、写10。小朋友们,你发现1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你会写吗?试试看。教师示范,写10要占两个日子格,左边写1,右边写0,指导学生读两遍。翻开课本,学生练习写10,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示范,指导小朋友认真书写,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7、10的分解与组成。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数出10根小棒,摆在课桌的左边。教师提出要求:把10根小棒摆成两份,看谁摆得快,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摆法。鼓励小朋友”操作“,
13、说面各种摆法,同时教师将结果板书出来,看谁说得多一点?还有别的分法吗?你能从中想到什么?(小组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1010101010918273645519283746摆出1一9的数字卡片,找出组成10的两张卡片举起来,接着要求小朋友说几和几组成10。肯定小朋友摆得很不错,说得很对,真聪明,然后做课中操。这个环节的教学属于”概念“层次,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个重点,教学时贯彻主体与活动教学思想,引导小朋友发现并充分肯定小朋友的学习成果。这样,既能抓住重点,落实教学目标,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三、巩固练习1、拍手游戏。智慧老爷爷说,小朋
14、友们学得这么好,小燕子要和小朋友们对口令,并且要求你们对的数要和它说的数组成10才行。2、幻灯,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小鸽子看小朋友们答得这么好,也跑来表示祝贺,同时,他说(放录音):我种了10棵苹果树,每棵树上有10个苹果,但是有些苹果被树叶挡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树叶挡住了几个?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也想考考你们。小燕子种了10棵苹果树,可是全被两座房子挡住了,请你们说说,这两座房子有可能各挡住了几棵?(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做采蘑菇的游戏。我是采蘑菇的小姑娘,今天听了你们的课,真高兴,因为你们认识了10,会读写10,知道10的分解与组成。现在,
15、我采了好多好多的蘑菇,想请你们把它们装到篮子里,但每个篮子的蘑菇必须是10才行。5、(此内容根据课堂时间而定)同学们,你们真肯动脑筋,智慧爷爷都伸出大拇指表扬你们呢!他还给大家留下一道思考题,下节数学课他要来检查,并给大家发奖品。小鸽子种了10棵苹果树,可是全被三座房子挡住了,请你们思考一下,每座房子有可能挡住了几棵?6、翻开课本,做练习作业。巩固练习的设计,体现了三个层次,基本题、综合题及智能题,这样能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同时采用多种游戏形式巩固知识,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充分运用小朋友形象思维的特点,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数数量是10的物体,从在计数器上拨珠知道了10是
16、由9个珠子再添上1个珠子得来的。从直尺上的刻度,知道了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学会了比较9与10这两个数的大小。通过摆小棒,知道了10的组成。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知识掌握得很好,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做课间游戏。十的认识教学设计篇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教学设计创设情境老师请大家猜一猜。a、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的认识 认识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