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七篇.docx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七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七篇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在认识圆的基础上认识球的特征,了解球的各部分名称,发展空间想像能力。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前阶段学校搞泥塑大赛,同学们都踊跃参加了。泥塑有个基本功,就是要把橡皮泥搓成小球。你能吗?拿出橡皮泥,看谁搓得标准、美观。相机揭示课题。评析:学生通过动手活动,创造了感兴趣的、有结构的观察材料,使探究活动更直接有效。同时也唤起学生更直接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二、自主探究1.分小组学习。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想了解球的.哪些知识。然后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
2、像力,通过切割、观察、讨论,自主认识关于球的一些知识。评析:这里不再是教师手拿学具按部就班的讲解,而是学生利用搓好的球和其他实物、学具带着问题自主求知。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2.学生交流。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名称:球面,球心(o),半径(r),直径(d)。(2)特征:球面是曲面;在同一个球里,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长度也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等等。评析:这种设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教学中,学生能说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当学生回答得不完整时,教师可做适
3、当的点拨或补充。3.归纳整理。同学们将刚才研究的知识写在纸上,并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交流。评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做的主动建构。通过归纳,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1)怎样测量一个球的直径?如何证明一个球的直径都相等?(先让学生说方法,引导学生用两块木板夹住演示)(2)球与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先讨论,再交流)(3)如有学生提出表面积、体积问题,则引导:现在解决这个问题难度还很大,回去可以查阅有关资料,看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是什么。三、巩固练习1.看书并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2.地球的
4、赤道大约是一个半径6400千米的圆。如果有一根长比赤道的周长多1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与赤道是同一圆心的圆,那么,你的拳头能否从赤道与铁丝的空隙处穿过?先让学生猜一猜,可让听课教师也参与。再让学生说解答方法。全班计算。如有时间可改成木星(赤道半径71400千米)等,让学生推理得出结论,评析:新课程强调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开放题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高矮”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教学准备:挂图
5、、三枝笔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感知高矮师:同学们,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到学校来,都做了什么事,谁还记得呢?生1:发新书,大扫除。生2:安排座位。师:谁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按怎样的顺序安排座位的吗?生:我们是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师:高矮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请少武到前面来,你们说他是高还是矮呢?师:有的认为少武是高的,有的.认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还是矮的呢?现在来比比看,请你找一个比你矮的同学上来。(学生去找)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生:少武高,宁辉矮。(请两个同学说)师:请你再找一个比你高的同学上来。(学生去找)师:你们比一比,谁高,谁矮?(请两个同学说)生:建东高,少武矮。(请
6、两个同学说)师:为什么少武一会儿高,一会儿矮呢?生:因为少武和宁辉比,少武高;少武和建东比,少武就矮了。师:说得好!谁来说一说,少武和他们两人比,少武比宁辉怎么样,少武比建东怎么样?生:少武比宁辉高,少武比建东矮。师:比高比矮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判断。(设计意图:学生参加比高比矮的活动,不仅体会到高与矮是相对的,而且也初步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二、积极参与,理解高矮师:请同桌同学站起来比一下,谁高谁矮?(同桌同学比较)同组同学互相交流,运用()比()高,()比()矮的互相说一说。(全班同学交流反馈)师:谁能说说在生活中看到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吗?生1:爸爸长得比妈妈高。生2:椅子比桌子矮。
7、生3:课桌比讲台矮。(设计意图:学生年纪小,语言滞后于思维,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高矮的比较,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三、体验相对、确定高矮(教师手握三枝笔)师:老师手里握着三枝笔,你们猜一猜,哪枝笔最长?生:(随便猜一枝)师:(亮出谜底)要怎么比,才能道哪枝笔最长呢?(学生上台比)师:这个同学把三枝笔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说:有几样东西比较长短,必须有一端对齐,或者说要站在同样的高度才能比较。可是有时候碰到像这样的情况怎么比呢?(出示课本“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挂图)(设计意图: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事物比长短或比高矮时,必须一端对齐的比较方法。随后又引出,现实生活中无
8、法达到一端对齐后再比较的特殊情况:领奖台上小兔高矮的比较,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的方法。)四、应用知识、开展探索师:三只小兔比高矮,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他们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上。师:那该怎样比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一比三只小兔的高矮吗?(学生讨论交流,再反馈)师:同学们想了好多办法,真棒!老师在这张图上画了一些格子,不知道这些格子能不能帮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张挂图)我们看,大白兔的后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请大家边看边想一想,可以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谁最高谁最矮?(讨论交流,再反馈)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通过多重渠道引导学生创新解题方法,体验解决
9、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2、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体验数学学习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你能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下列语句的意思吗?(1)、男女生人数之比是4:5生1:男生有4份,女生有5份师:他解释了4:5的含义,还有吗?生2:总人数是9份的话,其中男生4份,女生5份,男生和女生相差一份师:哦,他能看到隐含的条件了生3:男生和总人数的比是4:9女生和总人数的比是5:9相差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1:9生4: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女生占总人数的4/9(在这位同学回答后,学生的表达一发而不可收拾)生6: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4/5,女生
10、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1又1/4倍生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到这里同学们似乎有些思维穷尽的样子,但是过了一会小手再次林立)生7:总人数相当于相差人数的9倍!生8: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总人数也是女生人数的1又4/5倍!师:哇,一句话引来大家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语文学的真棒!能不能整理一下有条理一些呢?生(想了想):每一句话都可以反着说呢!比如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可以说成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所以我想能这样一对一对的整理!根据学生回答一边板书一边帮助标上序号:1、生3:男生和总人数的比是4:9女生和总人数的比是5:9相差人数和总人数的比
11、是1:92、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3、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4、女生占总人数的4/95、总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又4/5倍6、两者相差的人数相当于总人数的1/97、总人数相当于相差人数的9倍8、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9、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2)、甲数是乙数的3/7你能有顺序的用更多的表达方法吗?生:(呵呵,不用我说各位老师也知道这些小家伙的说法了,我还是接着写我后面的部分吧!)二、条条大路通罗马1、如果老师给你这样一个条件:全班54人再给你这样一个问题:男生有几人?看看你能用多少种方法解答?(1)、5分钟内看谁用的方法多(2)、小组交流,把各种方法尽可能的在小组中就先呈现出来
12、(3)、汇报:(各位老师,我打不出来带分数了。只能说明一下:学生在这里总共用了一种13种方法。其中归一方法一种,比例两个,分数方法9种)师:你们好厉害啊!这么多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分分类看?生:按比例分配(其实是转化成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分数方法、归一方法、比例方法师:原来你们孙悟空72变化出来的这每一句话都能得到一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师:在这些解法里头,你们觉得哪一些是比较简单又容易理解的?生:归一法,正比例,还有还有用第2句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9和第三句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又1/4倍都比较容易!2、那么老师如果告诉你的条件是男生比女生多10人,全班有几人,是不是这些转化出来的语句也都能用来解
13、决呢?生:能!师:你会先选那些语句来呢?学生考虑了一下,很快就圈定在语句6和语句7上。师:你们为什么要选6和7?不首选别的呢?想一想:为什么在前一次,大家首选了2和3,现在却要首选6和7?讨论后学生很快再次达成一致:要看条件和问题,找出能表达条件和问题关系的语句来解决问题,就能列出比较简单的算式来。师:那么用归一和正比例呢?生:也比较简单,思路上很快就能通达。只要看清相差几份、总数几份就可以了。师:学习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情绪高涨,叫人不得不说:学生真的是很有趣也很善于表达)生1:我想黄老师是想告诉我们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很多,就象从学校到我的家,并不止一条路可以走。你可以走最直最短的那条
14、路,也可以绕个弯从别的地方回到家里。生2:要走最近的路才好,不要绕来绕去!学生哈哈哈的笑,我也笑生3:这个叫做殊途同归!师:好比喻!我们用归一法能找到回家的路,用正比例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用众多的分数方法还是能回到我们的家!生4:老师我看用条条大路通罗马来形容也可以。学生鼓掌为他的形容称妙(于是就有了我这一节练习课的名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呵呵)三、扩展延伸这么说来,分数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还有归一应用题是一家人了,那么一道分数应用题或者是一道正比例应用题也一定能用其他两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来解决的了。你们能举例说明吗?下面是学生从练习册上找的题目:1、一种钢丝20米重5千克。称得同样重量的一捆钢丝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小学 数学教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