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语文教案集锦7篇.docx
《【精华】语文教案集锦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语文教案集锦7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华】语文教案集锦7篇语文教案1、春天的雨细细的,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润物细无声。可是到了夏季,雨就不一样了,知道会下什么雨吗?2、板写课题雷雨:见过雷雨吗?怎么样的?二、初读课文1、是啊,有人把春雨比做羞答答的小姑娘,把夏天的雨比喻成大大咧咧的小伙子,下得痛快淋漓。那你观察过下雷雨前与下雷雨后的大自然的景色吗?打开课文快去看看吧。2、生自由读文平时你们是怎么学习的?3、刚才读课文时哪些生字请教了拼音?l板写词语(课时操作中学习说没有请教,于是自己将生字卡片拿出认读。)l生字卡片认读:压什么结构?乱读音组词垂读音组词l将三个生字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垂”字重点指导笔画。4、现在,再去读读课
2、文,哪些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本意想引导初读反馈,学生说到哪里就读哪段,但实际操作并不尽人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5、读着读着,你知道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时的景色?(板写:雷雨时)第八自然段呢?三、学习13小节1、(出示13节)这个自然段是写什么时候的景色?2、雷雨之前,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快去读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相关句子:l第一句:积累“乌云密布”补充板书:乌云l蝉儿,你为什么一声也不叫呀?板书:树枝l蜘蛛,你怎么啦?板书:蜘蛛l好亮的闪电,好响的雷声啊!3、小结:好闷热的天气,闷得所有的东西都透不过气来了。齐读13节。四、学习47节3、可
3、是,(出示第五节)指名读句4、一阵痛快淋漓的大雨过后,出示第6节,指名读。齐读。5、(出示第七节)l天亮起来了引读。l(师深呼吸)深深地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五、学习第8节1、雨停了,(出示图)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心情怎么样?想说什么?3、朗读齐读。(后来,在自己班上这篇课文时,学习第八小节,孩子们再也忍不住了,终于举手生:范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的句号应该改成省略号。师:哦?为什么呢?生:因为雨后的景色是很美的,还有很多很多,可课文才写了这么一点,所以要用上省略号。生:是的,我觉得这一段写得不好,一点也不美。如果能加上小动物好像在说什么就更好了。生:我还觉得课文第一段中也可以写得
4、更好一些,他写得太简单了。师:那我们能不能把他补充好,或者重新说一说,写一写,写得更美呢?这时,好多孩子纷纷点头,有孩子说:“让我们准备一下。”孩子们开始叽哩呱啦准备生:蝴蝶姑娘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生:小朋友都出来放风筝了生: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快乐地滚来滚去。)六、总结1、齐读全文2、小结:平时生活中有许多的天气变化,如果你能细心观察,也能写下优美的文章。板书设计:前乌云压雷雨中树枝乱后蜘蛛垂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书序的特点。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3.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意旨。背诵课文,培养
5、熟记能力。鉴赏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叙、议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掌握归纳多义词的义项。2.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的语言特色。3.背诵课文。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2.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解决办法:1.加强朗读,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反复诵读。2.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
6、。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关知识。2.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思路。3.讲读第一节。一、导入新课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百世,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吧!二、解题,介绍作者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王羲之,东晋琅
7、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三、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音节,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教师指导朗读:正音:会(ku?i)稽修禊(x)激湍(tun)流觞(shng)曲水齐彭殇(sh?ng)游目骋(chng)怀语调:“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
8、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要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了解“序”的体裁特点。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请大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下标记,一会我们共同解决。提问:大家
9、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变化着的,好请大家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并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四、赏析课文学习第第一部分,理解文意。(1)教师强调重点字词:毕、咸:全、都。修:长、高。引:招致、招引。其次:其间。次,旁边。惠风:和风。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这里是“用来”的意思。极:尽。娱:乐。信:确实。(2)请两名学生朗读第一部分。(3)教师提问:第二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文中都写出哪些“乐”?明确:一是名士相聚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是环境优美之乐:“崇
10、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三是气候宜从之乐:“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四是相聚狂欢之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是以畅叙幽情。”(赏心、乐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指导学生背诵第一部分。理清背诵思路:第一部分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周围的环境、场面,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五、总结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
11、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六、布置作业1.翻译第一部分文字。结合课文,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描写兰亭的美景,200字左右。第二课时明确目标:1.学习第二、三两部分并背诵。2.总结全文,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第一节二、讲析第二部分: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提示重点字、词)。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或,悟,因)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之、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化”、“期”的翻译)学生齐读课文讨论分析:
12、提问:本段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明确:作者承接上文“乐”,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由第一自然段的“乐”转入本节的“忧”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明确:“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本节的议论与前一段的叙事是如何联系的?明确: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是承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趣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
13、“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学生试背第二部分三、讲析第三部分(1)学生齐读第四段(2)指名学生口译第四段重点字词提示:若合一契临文嗟悼一死生,齐彭殇其致一也(3)讨论、分析:作者在这段中抒发了哪些感慨?明确:一是“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二是“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认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的意味。在
14、对老庄哲学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批判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生的眷恋和热爱;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因为作者认识的局限性,更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4)学生试背第三节。四、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
15、怎么看待这一问题?明确:第一自然段中从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2)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有致,体现在哪里方面呢?明确: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
16、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1.写景。以“崇山峻岭,茂森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趣。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
17、跟作者发生共鸣五、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一二。2.背诵全文。六、板书设计:兰亭集序王羲之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乐)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痛)第三部分:明作序目的。(悲)语文教案篇3理解诗歌内容,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是谁给你生命,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可你们想过吗,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孕育了世界万物,是生命的摇篮,她是谁呢?(地球)是啊,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可你们对她又了解多少呢?
18、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妈妈。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新课教授1、理解课题: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只有一个?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小节):齐读第一小节,这一小节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学习课文第2部分(2-6小节):a、2、3、4小节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小节写了爱护地球要从保护环境做起?板书:保护环境。“在太阳和大地之间”“在南极和北极之间”是指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放飞美的希望”“栽下爱的花朵”的意思?齐读3、4小节,这两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读3、4小节时,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仿照3、4小节的句式说句子。b、5、6小节
19、概括5、6小节的意思。(板书:和谐共处)用自己的话说说对5、6小节的理解。“蓝的眼睛,黑的眼睛”是指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三、课堂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优美的充满美好希望的抒情诗,每一个小节都是一个希望,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希望,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让水龙头白白流水,不在房间时,不开电灯、电视,不把没用完的毕节本扔进垃圾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做不仅是为我们自己着想,也是为我们的后代着想。语文教案篇4教学目标、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
20、能力。教学过程口语交际习作一、引言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二、走进“大看台”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三、学生准备、一进“大看台”: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演童话,热情
21、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二近大看台: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用情的讲童话故事。、交流收获。四、学生作文【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案篇5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西湖教学设计。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22、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3认读生字、生词。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
23、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西湖教学设计。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各自然段精读设计: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华 语文教案 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