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9篇.docx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9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推荐】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9篇小学数学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4的减法教学目标:在学生理解4的组成及初步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上,能真确地计算4以内的减法。下载文档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实物、磁性贴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口答:4443()/3()1()()221131+1=()2+1=()3+1=()2+2=()2-1=()3-2=()3-1=()1+2=()2看图写算式:()+()=()()+()=()()+()=()()+()=()三导入新课昨天,
2、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加法,我们已经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等于4用加法计算,那么从4里面去掉一个数,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揭示课题:四新授1教学“4-1=3”(在磁性黑板上贴图演示计算过程)(1)贴出4只蝴蝶,边贴边让学生数数,师问:“一共有几只蝴蝶”?(2)教师拿走一只,问:飞走了几只蝴蝶?板书:“1”(3)还剩几只蝴蝶?即从4只蝴蝶里去掉一只,还剩几只?(看图回答)(4)列式计算: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1中间添上什么符号?(-号)小结:从4只蝴蝶里面去掉1只,还剩3只。(5)齐读算式:4-1=32教学4-3=1(在磁性黑板上贴图演示计算过程)(2)、教师拿走3只,问:飞走了几只蝴蝶?板书
3、:“3”(3)、还剩几只蝴蝶?即从4只蝴蝶里去掉3只,还剩几只?(看图回答)(4)、列式计算:师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3中间添上什么符号?(-号)小结:从4只蝴蝶里面去掉3只,还剩1只。(5)、齐读算式:4-1=33.教学4-2=2请4名优秀生演示4-2的过程:(1)、请4名学生排队,师问:“教室里有几个学生”?学生回答后,师板书“4”。(2)、走出去2个学生,师问:“出去几个学生”?然后板书“2”(3)、师问:“教室里还剩几个学生”?即从4个学生里去掉2,个学生,还剩几个?(4)、用什么方法计算?在4和2中间添上什么符号?(5)、齐读算式:4-2=2五、巩固练习1、齐读算式:4-1=34
4、-3=14-2=22、请一名学生板演(用磁性贴片:“汽车”演示)4-3=14-1=34-2=23、请大家齐动手摆一摆。(用学具盒)4-3=()4-1=()4-2=()4、想一想。(请学生填空,并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4-1=()4-2=()4-3=()3+1=()2+2=()1+3=()六、教师小结(略)布置作业:一课一练小学数学教案篇2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
5、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圆柱,谁能说说这位新朋友长什么样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吗?1.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2.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两个底面,侧面,高)。3.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同学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二、探究新知:以前我们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观察一个长方体,我们是怎么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呢?(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要求圆柱的表面积,
6、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结果: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侧面积练习:练习二第5题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
7、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4.尝试练习。(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5.小结:在
8、计算圆柱形的表面积时,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有时候给出的是底面半径,有时是底面直径。)三、巩固练习。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2.练习二第6,7题。四、课后思考。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巩固比的有关知识。3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教学重点:巩固比的有关知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课件出示三幅“奥运会”会徽旗帜图:分别是长3厘米、宽5厘米;长3厘米、宽3.8厘米;长4厘米、宽3.7厘米。师:你认
9、为哪幅图最匀称?学生交流。师:能不能用数学语言描述长与宽的关系?学生交流。出示课题:比的整理与复习。二、回顾知识,整理归纳1回顾知识,合作梳理(1)师: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把所学有关比的知识用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学生整理。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2)师谈话:对于这一部分知识,你认为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我们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学生交流:类推的方法。2沟通联系,主体内化师:请小组讨论,比、除法、分数之间有联系和区别?请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师: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请大家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1判断(1)比的前项与后项可以是任意
10、数。()追问: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使学生明确足球赛中出现的“2:0”不是数学意义上的比。(2)小强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3)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4)比的前项增加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增加5.()(5)8: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6)盐占盐水的1/20,盐与水的比是1:20。()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交流师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2我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体育老师拿来14个篮球,怎样分公平呢?学生解决,集体订正答案。师生总结按比例分配解决问
11、题的特点、解题思路、检验方法。把人数改成男生有18人,女生有18人可以怎样解答?你发现什么?3实际运用张叔叔和李叔叔、王大伯三家合资办厂,由于他们齐心合力,经营有道,一年下来,除去缴纳税款、发工资和其他费用,获得利润14万元。该怎么分配这些利润。现在同学们四人一组,也像他们一样围在一起,商量商量如何分配这14万元的利润。教师巡回,作适当的指导。四、全课总结,升华提高今天我们复习了比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比解决问题的事例还很多,说说看比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小学数学教案篇4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537解比例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
12、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下载文档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和: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2、教学例2.(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
13、?3x815.这变成了什么?(方程。)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3、教学例3.出示例3:解比例=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
14、说是怎样解的。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5、P35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P37第7题。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P3738第811题。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1、P38第12、13题。2、4:8=12:24,如果将第二项减少1,要使比例成立,则第四项减少多少?3、把两个比值都是的比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15,
15、请分别求出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并写出比例。4、一个比例的四个项都是大于0的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少3,第三项是第一项的3倍。请写出这个比例。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1.
16、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对策: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列各题。4/15+7/151/2-1/35/93/521/21/44181/2181/202/51-3/
17、414/7213/710/715213/71/21/35/636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2.口答。(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2.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
18、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提问:根据“男运动员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运动员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5)探讨方法。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荐 小学 数学教案 范文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