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九篇小学数学教案课例类别:部分探究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二、学习资源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2、各种物品的演示。3、
2、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三、学习实施方案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
3、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2、探究释疑: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过程:(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3)交流: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4)讨论与小结: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3、巩固与拓展: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
4、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过程:(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4)转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的见到一些组合图形。比如说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圆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这样的例子?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4页练习二十的第l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
5、出的。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4页的两个图画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教师:我们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多边形和圆的周长的含义。然后,教师用教科书上的结语进行概括: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计量周长要用什么计量单位?(要用长度单位。)教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教师用结语进行概括: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
6、平方千米。)请你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中间的图,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左图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一些(它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两斜边就要长一些);右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不相等,但是周长是相等的。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下面的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请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它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然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
7、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基础,正方形的有关公式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导出的?(通过实验导出的。)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表示什么?它是哪两个数量的比值?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从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最基础的?(长方形。)教师还可以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整理成下表:三、课堂练
8、习1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2做练习三十的第2题。题目中没有给出数据,让学生先判断要求面积需要哪些数据,然后自己想办法量出数据,再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看学生做题有什么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有没有不同的做法。3做练习三十的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道理。必要时,教师可以画图演示。4做练习三十的第9题。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明白题中所说的事情,然后指名说一说题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学生明白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四、小结(略)五、作业练习三十的第4、5、6、
9、7、8、10题。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小数化成份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化成小数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和分数的互化。一、复习想一想:小数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改写成0.1、0.01小数分数一位小数十分之几两位小数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千分之几二、小数化成分数例1把0.7、0.009、1.25、0.375化成小数。0.7表示十分之七,所以0.7=7/100.009表示百分之九,所以0.009=9/1001.25表示一又百分之二十五,所以2511.25=1-=1-10040.375表示千分之三百二十五,所以0.375=375/1000=3/8
10、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再约分。反过来,分数也可以化成小数。15371例2把-、-、3-化成小数。101001000: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要化成小数,可以直接把分数写成小数。三、巩固练习第94页第1题至第4题。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片教学过
11、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420xx10133021304320xx40517063307210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321342112123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二、巩固练习1、笔算。1244321342112123233241212223341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2、39113
12、131233322241241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列竖式计算。34213113121222111125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四、思维训练1、连一连。1810860311260520431805511372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
13、,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则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教学教具:计数器、数位表
14、、课件、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学生汇报:黄色纽扣有四十粒,蓝色纽扣有二十七粒,粉色纽扣有三十三粒。教师:你知道这些数该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块知识(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教学例3用学具摆40根小棒。教师: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应该摆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呢?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0,边拨边说: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教师:你能对照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吗?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学生汇报:十位上有4个珠子,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没有珠子,就对着个位“0”.教师:大家一起
15、来读出这个数。学生齐读。(读作:四十)教师说明: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教师:27和33又该怎样摆小棒?在计数器上如何拨珠?写法与读法该怎样做呢?在小组内试一试。学生小组尝试探究,完成学习活动。教师讲解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33中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学生交流汇报:不一样。左边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个十;右边的“3”在个位上,表示的是3个一。教师小结: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相同。教师:三种颜色的纽扣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样摆?学生汇报:摆10捆小棒。教师出示图片。10个十在计数器上该怎样拨珠呢?学生个别汇报,教师课件演示。请
16、学生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分别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三、巩固拓展1、完成课本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第1题,教师出示数位表,任意在数位表上写数字,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数是多少。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读数。2、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的第5-8题。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篇6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二、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小学 数学教案 模板 锦集九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