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殖民毒瘤(全文完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8殖民毒瘤(全文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殖民毒瘤(全文完整).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8殖民毒瘤(全文完整)殖民毒瘤租界是怎样产生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依据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强辟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并且以“华洋杂居”会引起冲突为由,在通商口岸向昏庸的清朝地方官员勒索土地,作为在华外国人居留地。此后,“居留地”就逐渐发展演变为租界。外国侵略者建立租界后,就设官治理,掌握租界的行政权、司法权,实行殖民统治,使得租界日益成为“国中之国”。外国侵略者以此为“乐园”,开设跑马厅、赌窟、舞场过着奢华无耻的生活;又以租界为据地,扩大对中国的殖民侵略。近代上海的租界,典型地反映这一历史进程。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通商。当时
2、的上海只是一个临近东海的小县城,上海的城厢区仅限于城墙以内的旧城区和东门外沿黄浦江的码头作业区和商业贸易区,城厢的实际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在城厢区里,居住着大约20万以上的人口,既拥挤嘈杂,又混乱肮脏。这时来沪的外国人很难在上海找到一块让他们感到舒适安身的地方,部分外国商人可以无视条约、法令之规定,不受中国政府和他们驻华领事的约束,在上海县城外以低价购买土地,营造他们的公司用房,而进入上海的外国领事及其他领馆人员则需遵守条约的规定,在上海地方政府的帮助下,租借中国人的民房作为办公地点安顿下来。在鸦片战争以前,上海几乎没有西洋人来过,知识阶层也只是从古书山海经等中了解,在中国之外的遥远的大洋彼岸
3、,生活着与中国人肤色、模样不同的“异人”。所以,当鸦片战争后,那些身材魁梧、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进入上海城厢,而且要和中国人长期同处同居,上海人当时既害怕又好奇。时间久之,上海人开始对外国人有了一定的认识,原先担心害怕的情绪逐渐减少,一些胆大而天真的儿童往往会爬上屋顶,用惊奇的眼光看外国人刷牙、剃胡子、喝牛奶、啃面包;而那些胆小怕惹事的老人和妇女,则心有余悸,仍把外国人看作是“异人”,会做出违背人伦道德一类的事,他们一遇到外国人,就会惊慌失措地边跑边喊:“赤佬来了!快跑!快跑!”(“赤佬”在上海俗语中,相当于“鬼”)。而当时来华的外国人,由于语言不通,习惯风俗也不一,他们也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8 殖民 毒瘤 全文 完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