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docx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第一篇: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皖医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依据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设置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 2严格遵循卫生部隔离技术规范相关管理要求,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3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实力和诊疗水平。依据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方法,制定预检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临床各科门诊、病房接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规
2、定对来诊的病人必需进行传染病预检程序。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保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4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5如接到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依据芜湖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刚好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解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一般科室就诊。 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接诊处实行必要
3、的消毒措施。 7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或者限制传播措施,并依据规定对病人的陪伴人员和其他亲热接触人员实行医学视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8假如感染科不具备对某种特殊传染病救治实力时,应刚好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实力的医疗机构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运用专用车辆,用后刚好消毒。 其次篇: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便外出。 2、传染病病房医院感染管理,除了按一般病房管理外,病房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设有“缓冲间,且应标识
4、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病种分室收治。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应单独安置。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记,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淌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 5、工作人员应严格防护规定着装。工作人员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应洗手戴帽子戴口罩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应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去手套消毒双手摘掉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
5、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于专用污染容器内。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去口罩去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下班 6、 非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传染病区时,应经传染病区 医务人员答应,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进入传染病区的化验人员、会诊医师应严格遵守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7、隔离衣应专室专用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用过用后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和擦拭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8、 病室内内要保持空气簇新、定时开窗通风,在无人状况下每天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进行消毒,地面和物表如凳、柜、门把手等保持清洁、枯燥,地面每天
6、湿试拖地,抹布、拖把等清洁用具要专区专室专用、标记醒目,用后分别洗净、消毒抹布用250mg/L、拖布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冲净凉干备用。地面有明显污染时,用用吸湿材料随时去污、再用500mg/L含有效氯消毒液清洁消毒,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9、 病人运用的一次性的盆、便器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 10、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11、每季度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报告单存档保管三年。 12、严格陪客、探视管理制度,一般
7、不设陪客、探视。病情需要时,应由床位医师签“同意看法。对陪护、探视者先做好卫生宣教同时发放最基本防护用品等。如鞋套、口罩等 13、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专人密闭运输。严格做好医疗废物交接、登记等。 第三篇:感染科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感限制度 2022年 一、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P3 二、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P4 三、感染性疾病科感染管理工作制度P5 四、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P6 五、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P7 六、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P8 七、无菌技术操作制度P9 八、一次性运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P10 九、消毒药械医院感染
8、管理制度P11 十、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P12 十 一、医院感染管理培训教化制度P13 十 二、消毒灭菌效果及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P14 十 三、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P15 十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P16 十 五、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限制措施P18 十 六、医院院内感染爆发应急处理预案P20 一、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与病人分道出入,工作人员进入病区应着隔离衣,戴口罩、帽子,穿鞋套,必要时戴防护目镜、戴手套。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齐,离开工作场所应脱去工作服;禁止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等非工作场所。 2、各区域的标识明确。传染病人按不同病种分
9、室收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识,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遇有急性传染病,应暂为隔离,按急性传染病隔离措施处理。 4、传染病区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1)清洁区:凡未和病人干脆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外的办公室、库房、夜班休息室。 2)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病区内除污染区以外的一切区域都属于半污染区,如更衣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内走廊等。 3)污染区:凡和病人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区,如病室、厕所、污染物、消毒室、外走廊等。 5、感染性疾病病人按就诊流程就诊。隔离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活动,不准互窜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
10、离工作。 6、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传染区时脱去隔离衣,其他工作人员进入传染区要严格遵守隔离消毒的有关要求。 7、胃肠道传染病员的便盆、便壶应固定专用,并严格消毒。 8、传染病人的生活废弃物应视为感染性废弃物,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封扎统一处理。 9、注射、输血、输液器具运用后,刚好毁形处理,损伤性垃圾放入利器盒内,由专人收集至医疗废物暂存点。 10、传染病房的地面墙壁应留意消毒,病员出院或死亡后,病房和用具须做终末消毒。 11、抢救器材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病区内污染布类需经消毒处理后再清点运出。 12、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好医疗废物的平安管理。
11、 13、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床头桌、床头、椅子、门把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擦、抹布要专用、用后彻底消毒。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如运用紫外线消毒,要登记消毒时间、定期监测紫外线强度。 14、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污衣筐内,不得随地乱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各种医疗用具,运用后均须严格消毒后备用。药杯、餐具、便器必需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随脏随换并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1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需做好床单位终末消毒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 16、无菌物品每天检查一次,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 4 运
12、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尽量运用小包装。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签,严禁用过期物品。 17、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品按规定处理后,置专用容器内封闭运输,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1、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医院必需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刚好驾驭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限制供应科学根据。 2、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经常深化病区,以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回顾性调查作为补充,并在以上监测的基础上每年开展1-2项目标性监测。 3、临床一旦觉察医院感染病例,应刚好进行医院感染
13、病例登记,认真填写登记表,并在24小时以内报感染管理科。 4、感染病例登记表由各病区主管医师进行逐项认真填写。具体参照本院“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填写规定。 5、检验科刚好向感染管理科及临床科室反馈微生物的耐药性变迁状况. 6、专职人员每月将平常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刚好报告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各临床科室。 7、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流行趋势时,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医务处,并通报相关科室。 5 8、确诊为传染病医院感染时,按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 三、感染性疾病科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1、加强业务学问和现代管理学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 2、负责拟定科室工作支配,并组织
14、实施;负责科室感控小组管理制度,并催促执行。 3、每月一次做好科室出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统计汇总科室感染率、漏报率。 4、每月协作检验科完成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半年对科室运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不合格的刚好更换。 5、每周对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一次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当月绩效挂钩。 6、每月不定期深化病区了解状况,协调医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觉察问题刚好处理、刚好解决。 7、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要求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催促科室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 8、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刚好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缘由,主动提出限制措施,并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 9、有目的、有支配地
15、开展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的目标性检测,到达有效限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0、对运用消毒药械、消毒剂、一次性运用卫生用品等严把准入 6 关。 11、定期将每周存在问题反馈给医护人员进行整改,对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看法。 12、每年有支配地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学问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限制学问和业务水平。 13、监督、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燃烧,依据国家要求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四、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1、各科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科室每月定期召开监控小组会议,探讨解决本科医院感染存在问题。 3、各科室要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限制,执行“
16、标准预防,“手卫生制度,“职业防护等在职教化培训工作,每月培训不少于一次,全院性培训参加人数不少于80%。 4、驾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限制医院感染。 觉察医院感染病例应在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如有流行爆发倾向刚好报告。主要监测指标: 1医院感染发病率8%,漏报率10%。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95%,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7 3紫外线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 uW/cm2。新进灯管90 uW/cm2 5、建立严格的科室清洁、消毒与隔离制度,对不同传染源引起的感染实行相应的隔离措施。 6、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限制措施要符合医院感染
17、管理方法的有关要求。 7、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登记、交接、运输、燃烧等流程的管理, 8污水污物排放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各个管理环节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 五、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1、临床主管医生要认真学习驾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医院感染病例初步诊断。 2、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 3、科室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感染管理科于每月定期到各临床科室调查和收集院感病倒报告及漏报状况。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除向感染管理科报
18、告外,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5、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提交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探讨,做好记录, 6、小组探讨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探讨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组织探讨、分析,最终认定或否认。 7、感染管理科必需每月刚好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每季度写出分析报告,并进行效果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特殊状况刚好汇报和反馈。 六、抗生素应用管理制度 1、药剂科负责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询问工作 2、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涂片、培育),严格驾驭适应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
19、配伍禁忌和配伍要求,精确执行医嘱,并视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协作医师精确留取各种标本刚好送检。 4、药剂科对于细菌耐药性高的抗菌药物有权提出暂停运用的建议。 七、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需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2、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留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3、夹取无菌物品、必需运用无菌持物钳。 4、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行干脆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确定的距离、以 9 免污染无菌区。 5、无菌物品必需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行暴露在空气过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
20、视为确定无菌、应尽快运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运用也不行再放回无菌容器内,超过24小时后必需重新灭菌,不得接着运用。 6、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依次放置在固定柜橱内、并保持清洁枯燥,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过期物品重新消毒灭菌。 7、无菌溶液应根据要求避光保存或冷藏。 8、无菌盐水及酒精棉球罐每日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行装得过满。以免在取物时接触容器外部而污染。 9、消毒物品如:呼吸机管道等要有明显的标记,要写明消毒日期,一般消毒保存日期为3天冬季不超过5天,每周消毒两次。灭菌物品要定期(1个月)进行一次细菌微生物监测。 10、治疗室、要定期进
21、行空气消毒,有条件进行细菌微生物监测。紫外线消毒有照射时间登记。 11、输液、输血一律运用一次性输液器,用后作为感染性医疗垃圾单独收集并由后勤部回收焚化处理。 12、抽血一律运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人一巾一带,抽血后病人运用的止血棉球集中回收处理,防止病人随地乱扔或带出院 10 外。 13、各种换药弯盘及小器械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后灭菌。器械浸泡时要打开关节,盒盖上要标有消毒时间以及保存时间。 八、消毒药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运用的消毒、灭菌药械的监督管理。 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消毒、灭菌药械运用效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刚好汇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提出改良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性 疾病 消毒 隔离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