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第4章教学课件.ppt
《工信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第4章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信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第4章教学课件.ppt(1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 CF(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第4 章教学课件模块4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任务1 认识局域网4.1.1 局域网概述4.1.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4.1.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协议 任务2 组建最小局域网4.2.1 两台计算机直接互联4.2.2 安装与协议配置4.2.3 两台计算机互相访问下一页模块4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 任务3 组建小型企业网4.3.1 常见交换机品牌与选购4.3.2 虚拟局域网4.3.3 虚拟局域网结构4.3.4 交换机配置概述 任务4 网络故障诊断和维护命令4.4.1 网络故障诊断命令4.4.2 网络故障诊断工具4.4.3 常见网络故障处理下一页 上一页模块4 计算机局域网技
2、术 任务5 三层交换技术 任务6 接入局域网4.6.1 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4.6.2 IP 地址的结构、表示与分类4.6.3 IP 地址的配置 应用实践3 小型企业局域网的组建 应用实践4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4.1.1 局域网概述 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与发展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公司、企业、政府部门乃至住宅小区内的计算机都在通过局域网连接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和数据通信的目的。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更是刺激了通过局域网进行网络互联需求的剧增。因此,理解和掌握局域网技术也就显得很重要。局域网的发展始于20 世纪70 年代,至今
3、仍是网络发展中的一个活跃领域。到了20 世纪90 年代,LAN 更是在速度、带宽等指标方面有了更大进展,并且在LAN 的访问、服务、管理、安全和保密等方面部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下一页 返回任务1 认识局域网 例如,Ethernet 技术从传输速率为10Mbps 发展到100Mbps 的高速以太网,并继续提高至千兆位(1000Mbps)以太网、万兆位以太网。能反映局域网特征的有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3 个方面。由这几个方面基本上可确定网络性能(网络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利用率)、数据传输类型和网络应用等。其中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对网络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1.局域网的特点 一般来说,
4、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1)覆盖范围小。一般为数百米至数公里,如一所学校、一个企业、一个工厂、一幢大楼,甚至是一个房间。(2)数据传输速率高。通常为10100 Mbps,目前速率高达1Gbps 的局域网也已经广泛使用,可交换各类数字和非数字(如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3)误码率低。局域网通常采用短距离基带传输,可以使用高质量的传输介质,从而提高数据传输质量,误码率一般为10-1110-18。(4)以PC 为主体,包括终端及各种外设,网中一般不设中央主机系统。(5)建网成本低、周期短。由于网络区域有限,所用通信线路短,网络设备相对较少,从而降低了网络成本,
5、缩短了建网周期。(6)协议简单、结构灵活、便于管理和扩充。2.局域网的分类 局域网可以按多种方法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将局域网分为总线型网、星型网、环型网、树型网等。目前常用的是星型网和总线型网。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2)按线路中传输的信号形式划分,可将局域网分为基带网络和宽带网络。基带网络传输数字信号,信号占用整个频带,传输距离较短;宽带网络传输模拟信号,传输距离较远,达几千米以上。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基带网络。(3)按网络的传输介质划分,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双绞线网络和同轴电缆网络。(4
6、)按网络的介质访问方式划分,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和令牌总线网。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以太网。4.1.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 局域网络出现不久,其产品的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多。为了使不同厂商生产的网络设备之间具有兼容性、互换性和互操作性,以便让用户更灵活地进行设备选型,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展了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于1980 年2 月成立了局域网络标准化委员会(简称IEEE 802 委员会),专门进行局域网标准的制定。经过多年的努力,IE
7、EE 802 委员会公布了一系列标准,称为IEEE 802 标准。1.局域网体系结构 按照IEEE 802 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edia AccessControl,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ogical Link Control,LLC)的协议组成,这3 层仅对应于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功能与0 SI 模型描述的功能基本一致。在数据链路层,由于局域网技术种类多种多样,很难定义所有的局域网都能采用的统一标准。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所以IEEE 802 委员会把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LLC和MAC。将
8、局域网中与接入各种控制介质有关的问题都放在MAC 子层解决,MAC 子层的存在则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更具体地说,MAC 子层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实现和维护MAC 协议、比特的差错控制等,其中关键是规定站点何时可以使用通信介质。MAC 子层协议依赖于各自的物理层。LLC 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连接;屏蔽MAC 子层的差异,提供高层的接口;对帧进行编号,实现差错控制和确认等。局域网参考模型,IEEE 802 标准与OSI 模型的对应关系如图4-1 所示。1)物理层 局域网的物理层是和OSI 七层模型的物理层功能相当的,主要涉及局域网物理
9、链路上原始比特流的传送,定义局域网物理层的机械、电气、规程和功能特性。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如信号的传输与接收、同步序列的产生和删除,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拆除等。物理层还规定了局域网所使用的信号、编码、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和传输速率。例如,信号编码可以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传输介质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甚至是无线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则支持总线型、星形、环形、树形和星形环等,可提供多种不同的数据传输率。物理层由物理介质相关设备(PMD)、物理介质连接设备(PMA)、连接单元接口(AUI、物理信号(PS)四个部分组成。2)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和介质访问控
10、制两个功能子层。其中,MAC 子层负责介质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即处理局域网中各节点对共享通信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介质的争用问题,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通常使用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另外MAC 子层还涉及局域网中的物理寻址;而LLC 子层负责屏蔽掉MAC 子层的不同实现,将其变成统一的LLC 界面,从而向网络层提供一致的服务,LLC 子层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其与网络层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这些逻辑接口又被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这样的局域网体系结构不仅使IEEE 802 标准更具有可扩充性,有利于其将来接纳新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新的局域
11、网技术,同时也不会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或变革影响到网络层。尽管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成了LLC 和MAC 两个子层,但这两个子层都要参与数据的封装和拆封过程,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而不是只由其中某一个子层来完成数据链路层帧的封装及拆封。在发送方,网络层下来的数据分组首先要加上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目的服务接入点),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源服务接入点)等控制信息,在LLC 子层被封装成LLC 帧,然后由LLC 子层将其交给MAC 子层,加上MAC 子层相关的控制信息后被封装成MAC
12、帧,最后由MAC 子层交给局域网的物理层完成物理传输。在接收方,则首先将物理的原始比特流还原成MAC 帧,在MAC 子层完成帧检测和拆封后变成LLC 帧交给LLC 子层,LLC 子层完成相应的帧检验和拆封工作将其还原成网络层的分组上交给网络层。总之,局域网的LLC 子层和MAC 子层共同完成类似于OSI 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只是考虑到局域网的共享介质环境,在数据链路层的实现上增加了介质访问控制机制。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2.IEEE 802 局域网标准 1980 年2 月IEEE 成立了专门负责制定局域网标准的IEEE 802 委员会。该委员会开发了一系列局域网(LAN)
13、和城域网(MAN)标准,最广泛使用的标准是以太网(Ethernet)家族、令牌环、无线局域网,虚拟网等。IEEE 802 委员会于1984年公布了五项标准IEEE 802.1-IEEE 802.5,随着局域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局域网标准不断被推出,最新的吉位以太网技术目前也已标准化。IEEE 802 标准仅包含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其他较高层次的协议目前还没有制定,一般会参考使用OSI 和其他的相应标准(如TCP/IP)o IEEE 802 已增加到十几个分委员会,各分委员会的结构关系及其制定的局域网标准如图4-2 所示。IEEE 802 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主要有
14、如下几种。IEEE 802.1:描述局域网体系结构以及寻址、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1997)。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IEEE 802.1 G:远程 MAC 传输媒体访问控制)桥接(1998)。规定本地MAC 网桥操作远程网桥的方法。IEEE 802.1 H:在局域网中以太网2.0 版MAC 桥接(1997)。IEEE 802.1 Q:虚拟局域网(1998)。IEEE 802.2: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M 子层的功能与服务(1998)。IEEE 802.3:描述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1998)。IEEE 802.3ab:描述10
15、00 Base-T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1999)。IEEE 802.Sac:描述ULAN 的帧扩展(1998)。IEEE 802.3ad:描述多重链接分段的聚合协议(Aggregation of Multiple Link Segments)(2000)。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IEEE 802.3i:描述10Bas。-T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 802.3u:描述100Bas。-T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 802.3z:描述1000 Bas。-X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 802.Sae:描述10(Bas。-X 访问控
16、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 802.4:描述Token-Bus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 802.5:描述Token-Rin;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1997)。IEEE 802.St:描述100Mbps 高速标记环访问方法(2000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IEEE 802.6:描述城域网(MAN)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1994)。1995 年又附加了MAN 的DQDB(分布式排列双总线)子网上面向连接的服务协议。IEEE 802.7:描述宽带网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 802.8:描述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访问控制方法和
17、物理层技术规范。IEEE 802.9:描述综合语音、数据局域网技术(1996)。IEEE 802.10:描述局域网网络安全标准(1998)。IEEE 802.11:描述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1999)。IEEE 802.12:描述100VG-AnyLAN 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IEEE 802.14:描述利用CATV(有线电视)宽带通信的标准(1998)。IEEE 802.15:描述无线局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IEEE 802.16:描述宽带无线访问标准(Broadban
18、d Wireless Access Standards)。图4-2 描述了802 标准的内部关系。从图4-2 可以看出,IEEE 802 标准实际上是一个由一系列协议组成的标准体系。随着局域网技术的发展,该体系在不断地增加新的标准和协议,如基于802.3 的家族就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成员。4.1.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协议 所谓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就是传输介质的访问方法,也可以称为网络的控制方法,是指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如何控制。局部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网络的控制方法有较大的影响。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如图4-3 所示的总线型局部网络,连接在总线上的各节点彼此之间
19、如何共享总线介质、通路如何分配,以及各节点之间如何传递信息(如A 节点与C 节点通信时,B 节点能否与C 节点通信)等,都必须制定一个控制策略,以决定在某一段时间内允许哪个节点占用总线发送信息,确保各节点之间能正常发送和接收信息,这就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局部网络的访问控制方法很多,其分类方法也很多,从控制方式方面来看,可分为集中式控制和分布式控制两大类。所谓集中式控制,是指网络中有一个单独的集中控制器或有一个具有控制整个网络的节点,由它控制各节点的通信。而分布式控制则是指网络中没有专门的集中控制器,也没有具有控制整个网络的节点,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处于平等地位。因此,在分布式控制中,各
20、节点之间的通信是由各节点自身控制的。集中式与分布式控制相比,分布式控制应用较集中式控制广泛。例如,目前在总线型和环型局域网中,基本上都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对于分布式控制方法较常用的有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点访问(CSMA/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CD)法、令牌(也称许可证或通行标志)(Token Passing)控制法、时隙(Time Slot)控制法和寄存器延迟插入法(Buffer Insertion)。从占用传输介质的机会方面来看,访问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确定性访问控制方法和随机访问控制方法。随机访问控制大多用于总线型局部网络中,如CSMA/CD 技术就属于随机访问控制法。1
21、.CSMA/CD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是一种适用于总线型结构的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在国内外广为流行。CSMA/CD 是一种争用协议,网络中的每个站点都争用同一个信道,都能独立决定是否发送信息,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站点同时发送信息就会产生冲突。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如图4-4 所示,网络中的计算机A 和计算机B 同时向计算机D传送数据,结果发生了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同时发送的所有信息都会出错,本次发送将宣告失败。每个站点必须有能力判断冲突是否发生,如果发
22、生冲突,则应等待随机时间间隔后重发,以免再次发生冲突。这种协议在轻负载时,只要介质空闲,发送站就能立即发送信息。在重负载时,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由于在介质上传输的信号有衰减,为了能够正确地检测出冲突信号,一般要限制网络连接的最大电缆段长度。1)CSMA/CD 的发送过程 CSMA/CD 的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16 个字。图4-5 是CSMA/CD 的发送工作流程。在CSMA/CD 方式中,发送站检测通信信道中的载波信号。如果检测到载波信号,则说明没有其他站在发送数据,或者信道上没有数据,该站可以发送;否则,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说明信道
23、上有数据,等待一定时间后再次试探,直到能够发送数据为止。当信号在电缆中传送时,每个站都能检测到。所有的站均检查数据帧中的地址字段,并依此判断是接收该帧还是忽略该帧。由于数据在网中的传输需要时间,某些位置靠后的站就侦听不到任何消息,而此时信道中又确实有信号传送,因此就会发生冲突。这时就用到了冲突检测,每个发送站同时侦听自己的信号。如果该信号出现错误,发送站再发送一个干扰信息加强冲突。任何站侦听到干扰信号后,均停止一段时间再去试探,这一时间由网卡中的算法来决定。2)CSMA/CD 的接收过程 在接收过程中,以太网中的各节点同样需要监测信道的状态。如果发现信号畸变,则说明信道中有两个或多个节点同时发
24、送数据,有冲突发生,这时必须停止接收,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丢弃。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如果在整个接收过程中没有发生冲突,则接收节点在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后,可对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图4-6 是CSMA/CD 的接收工作流程。3)CSMA/CD 方法的优缺点(1)每个节点都处于平等地位去竞争传输介质,实现的算法简单;网络维护方便,增删节点容易。(2)负载较少(节点少或信息发送不频繁)时,要发送信息的节点可以立即获得对介质的访问权,执行发送操作,效率较高。(3)不具有某些场合要求的优先权。(4)负载重时,容易出现冲突,使传输效率和有效带宽大为降低;不确定的等待时间和延迟可能在过程控制应用
25、中产生严重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以太网的网络利用率在30%40%的范围内是正常的。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任务1 认识局域网 当网络利用率提高到约80%时,冲突的数量就会导致网络运行速度明显下降,在极端的情况下,网络上的信息会拥挤到使网络几乎处于无休止的争用状态之中,最后的结果就是网络崩溃。由于网络上传输的信息量很大时会造成网络运行速度下降,所以在扩充网络时应注意限制网段规模,通常的做法是用交换机或路由器把一个大的网络分割成若干较小的网段(子网)。2.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 1)概述 Token Ring 是令牌传送环(Token Passing Ring)的简写。令牌环网最早起源于IBM 于198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信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 教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