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经济法实用教程第十章教学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本科)经济法实用教程第十章教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经济法实用教程第十章教学课件.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 税法税法概述 1商品税法2所得税法3财产税法4行为税法5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税收法律制度。2.掌握税法的基础知识。3.能够计算应纳税额。4.熟悉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案例 J公司为服装公司,在2015年5月店庆时进行了一次促销活动:购买服装满399元赠送精美笔记本一本,该笔记本的外购价格为35元/本。赠送的笔记本需要缴纳增值税吗?第一节税法概述一、税收的概念和分类概念(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据法律,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的特点。强制性是指国家以其政治权力为保障,无须纳税人同意即可向纳
2、税人强制征税。一、税收的概念和分类(二)税收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税收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1.直接税和间接税2.流转税、所得税与财产税3.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4.从价税和从量税5.价外税和价内税二、税法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税法的概念(一)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税法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二)1.税法主体:税法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2.征税客体:征税客体又称征税对象,是指税收制度中所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或对象,它是区分各大税种的主要标志,如消费
3、税的征税客体是消费税条例列举的应税消费品,房产税的征税客体是房屋等。3.税率:税率是指应纳税款和计税依据的比值。4.税目和计税依据:税目和计税依据是对征税对象在质与量方面的具体化。5.纳税环节、时间和地点:纳税环节是指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具体包括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分配环节和消费环节。第二节商品税法一、增值税法 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1)境内销售货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其中货物主要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等。(2)提供应税劳务即加工、修理修配劳务。(3)销售服务是指提供交通运输服务、邮政服
4、务、电信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销售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4)进口货物即货物从境外进入我国境内。(一)征税范围一、增值税法 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可以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进行税款抵扣,而采用简易计税法。一般纳税人是指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其他纳税人,可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采用抵扣法缴纳增值税。(二)纳税义务人一、增值税
5、法(三)税率(1)基本税率为13%,体现着增值税的基本征收水平。(2)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税率为9%。(3)低税率为6%,适用于提供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租赁服务除外)、生活服务、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的应税行为。(4)零税率。纳税人出口货物,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符合规定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零。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的简易征收办法。增值税征收率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二是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发生应税行为按规定可以选择
6、简易方法计税的,适用5%的征收率。一、增值税法(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3%式中,销售额应为不含增值税额、含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其中,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例10-1】某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销售货物取得含税销售收入100万元,请计算本月销项税额。销项税额(1 000 0001.13)13115 044.25(元)2.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当期销项税额的计算。当期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
7、税率 销售额为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是指纳税人向购买方价外收取的手续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但不包括增值税本身。因此,可以得出:不含税的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一、增值税法(四)应纳税额的计算(2)当期进项税额的计算。当期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应税服务已支付或者承担的增值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凭票抵扣或者计算抵扣。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购进农产品或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产品,按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用于非应税项
8、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灭失、霉烂变质的损失);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未获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外购货物或销售货物所付运费按9%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例10-2】某工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进100万元货物,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税额为13万元,货已验收入库,支付运费取得的运输发票注明运费18 000元,建设基金10 000元,装卸费 500元,保险费2 000元,合计30 500元。请计算本月的进项税额。答案:进项税额130 0
9、00(18 00010 000)9132 520.00(元)一、增值税法(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3.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相应税率计算,不得抵扣任何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案例【例10-3】某进出口公司2017年4月进口办公设备500台,每台进口完税价格为10 000元。计算进口环节应缴纳增值税(假设进口关税税率为15%)。答案:进口环节应纳增值税1500(115%)13%74.75(万元)一、增值税法(五)税收优惠 纳税人销售额没有达到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依照税
10、法规定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其他个人使用过的物品)。二、消费税法 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义务人。在我国境内是指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属于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消费品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一)纳税主体我国现行消费税确
11、定的征税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应税消费品。(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3)进口应税消费品。(4)零售应税消费品。(二)征税范围二、消费税法 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包括烟、酒、化妆品等15种商品。消费税实行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以及复合税率。比例税率适用于大多数应税消费品,税率从1%至56%;定额税率只适用于三种液体应税消费品,它们是啤酒、黄酒、成品油;白酒、卷烟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具体见表10-1(三)税目和税率表10-1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二、消费税法表10-1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二、消费税法(1)从价定率计税。从价定率计税下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
12、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例10-4】一个化妆品的生产企业,其对外销售化妆品一瓶(100毫升)单价1 000元(不含增值税),计算每瓶化妆品需要缴纳的消费税。消费税=销售额税率=1 00015%=150(元)(2)从量定额计税。从量定额计税下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例10-5】某啤酒厂自产啤酒10吨,无偿提供给某啤酒节,已知每吨成本为1 000元,无同类产品售价。计算该厂应纳消费税税额(税务机关核定的消费税单位税额为220元/吨)。应纳消费税销售数量单位税额=102202 200(元)(3)复合计税。复合计税下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单位税额【例
13、10-6】某白酒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4月销售白酒50吨,取得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200万元,计算白酒企业4月份应当缴纳的消费税额(白酒适用比例税率为20%,定额税率为0.5元/500克)。应纳税额=20020%+502 0000.000 05=45(万元)(四)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三节所得税法一、个人所得税(一)纳税主体 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纳税义务人又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1(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
14、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2(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一、个人所得税(二)征税范围 个人所得税以个人取得的所得为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包括11个税目,即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一、个人所得税(三)税率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不同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的税率,有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类。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按所得项目不同分别确
15、定为以下几类。(1)综合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如表10-2所示。一、个人所得税(三)税率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的税率如表10-3所示。一、个人所得税(三)税率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如表10-4所示。一、个人所得税(三)税率(2)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如表10-5 所示。(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一、个人所得税(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每次收入”的界定做了明确规定。(1
16、)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2)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4)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一、个人所得税(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2.费用扣除标准及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
17、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一、个人所得税(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2.费用扣除标准及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
18、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一、个人所得税(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9、 3.综合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表10-2),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科 经济法 实用教程 第十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