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4篇).docx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4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合集4篇)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解我市应急治理体系建立状况,提升安全风险应对和治理水平,依据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5月中旬至6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由厉秀珍副主任带队,对我市应急治理体系建立状况开展了调研。实地调研了瓯海区、乐清市、永嘉县和苍南县,实地视察了局部街道、村、企业和社会救援组织的应急治理建立状况,暗访了瑞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局部企业和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状况,分别召开相关县(市、区)政府及市级相关部门座谈会听取了关于应急治理体系建立状况的汇报,并要求未实地调研到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上报自查报告。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
2、下: 一、根本状况 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应急治理体系建立,去年以来,根据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要求,坚持边组建、边应急,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各类灾难事故,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23年全市火灾起数和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2%和7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8.2%和27.6%,交通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 (一)应急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应急治理局于2023年1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先后整合了7个部门的20大类职责,2月底前完成人员转隶。紧接着,各县(市、区)应急治理局也先后挂牌和完成“三定”。为做好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中乡镇
3、(街道)应急治理机构设置,市应急治理局、市编办联合下发关于调整优化乡镇(街道)应急治理机构设置的通知,要求完善应急治理机构设置。健全预警制度,完善“分类治理、分级预警、平台共享、标准公布”的突发大事预警信息公布体系,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强化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军地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应急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建立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联合会商,准时协商详细工作中消失的问题。市防指工作导则印发实施,制定下达信息报送标准模板、救灾物资联动保供机制、高速应急通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二)安全生产管控体系逐步建立。组织开展安全生产“5+5”专项整治行动,印发任务清单,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和
4、考核方法。消防工作纳入平安督查暗访和安全生产巡查。强化道路交通、火灾防控、危化品、加工制造、建筑施工、渔业船舶、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水上交通、城乡民房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治理。出台“厂中房”整治标准和居住出租房治理方法。印发市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整改单位(区域)名单的通知及2023年省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治理规划表的函,省市已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70处。全市成立7个安全生产巡查组,规划开展4轮安全生产巡查,第一轮安全生产巡查发觉的214条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防灾减灾抢险救灾力量稳步提升。仔细落实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力量提升50条措施,截至5月31日,全年度需要完成的53项,已完成38
5、项,其中7月15日主汛期前需要完成的47项工作任务,已完成38项,完成率80.8%。全市已完成六大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成地质灾难、病险水库、屋顶山塘、低标准海塘和小流域山洪易发区等危急区风险图制定,初步确定人员转移阈值。完成1052台卫星电话配备,储藏和协议代储冲锋舟、挖掘机等大型抢险设备1675台(套)。市县两级现有应急救灾物资合计60万件,物资储藏库19个,总建筑面积22730平方米。完成预案修编和3662个村(社区)防汛防台形势图绘制。在全市11个易成为防台孤岛的区域全部建立一线防台指挥部。建成标准化避灾安置场所612家,培育社会化救援队伍30支,温州市代表队蝉联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
6、能竞赛团体第一名。构建起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水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 (四)科技措施推广应用逐步到位。防汛才智大脑和“应急一张图”一期信息化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应急一张图”被省应急治理厅确定为全省应急治理信息化建立试点工程。消防以“才智城市”建立为抓手,结合民生实事工程、“才智用电”建立和电气火灾治理,先后在出租房和老旧小区安装“漏保”56.3万套,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独立式烟感7.6万个,重点单位、火灾高危单位全部接入远程监控。消防“秒响应”平台建立列为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渔业充分运用AIS和北斗功能,重点加强对恶劣天气生产、单船作业生产、渔船海上离线、超航区生产、敏感水域生产等事故易
7、发多发渔船的动态干预和动态监管。住建开发完成全市才智安监防汛防台信息动态更新系统,建立了危房地址、人员信息、转移责任人和避灾安置场所“四大要素”的危房人员清册,并一周一更新一汇总。“安监云”平台得到推广运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应急治理体系建立各项工作推动有序,但还存在跨部门协调体系不健全、应急治理基层根底薄弱、基层安全监管力量缺乏、实际救援力量有待提升等问题。 (一)统一指挥、上下联动、跨部门的协调体系不健全。一是安全共享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应急响应启动机制不够顺畅,总指挥部和分指挥部之间存在职责重叠。二是要进一步处理好救与防的关系。虽然各部门职责明确,但各阶段要分工不分家。三是在
8、消防工作上,公安派出所消防监视职能剥离后,基层消防监管和出租房治理力气力度要连续加强,进一步明确职责。四是市县应急治理部门与消防救援支队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标准和明确。 (二)应急治理基层根底薄弱。一是我市各类安全隐患多。台风暴雨等自然灾难,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难隐患压力大。全市35.6万家居住出租房、16.7万家合用场所、50余万栋“通天房”、5129幢高层建筑、179万辆电动自行车等火灾隐患量大面广。小微企业众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直接影响安全投入。我市现有各类海洋渔船6136艘,渔船作业受海洋灾难性天气影响,事故险情常有。二是企业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局部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投入缺
9、乏。安全生产治理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落实执行不到位。今年由于疫情,局部企业急于复工复产而无视安全,导致日常治理缺失。三是个别安全生产治理人员专业性不强,人员调动频繁,工作缺乏积极性和针对性。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的状况时有发生。四是我市外来人口多,人员流淌性大,且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对安全生产、消防学问承受力量不强,安全意识和逃命自救力量难以提升。 (三)基层安全监管力量缺乏。一是各镇街在机构改革之后虽然设立了公共安全和应急治理办公室或应急治理中心,但人员力气大局部还是保持原有的状态或增加不多,在担当更多职责的状况下力气相对弱化。二是乡镇(街道)存在应急治理工作人员存在大量转岗混
10、岗现象,不利于奖罚措施落地。三是乡镇(街道)应急治理工作人员空编较多,专业性和稳定性缺乏。惧怕安全生产追责压力,不少干部不愿考取执法证,存在着畏难心情,人员流淌非常频繁。全市200个乡镇(街道)应急治理效劳中心(安监所)人员编制总数1379人,实际到位879人,到位率63.7%,持有执法证的仅占30.8%,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占比30.9%。 (四)实际救援力量有待提高。一是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力量提升50条措施中机制体制类工程尚未开展演练,物资储藏、抢险救援类成果未逐一核查,未集成到才智应急一张图。危急区风险图和人员转移指标还未经过演练和论证。二是针对道路塌方、山体滑坡、山洪灾难等突发状况,应急演
11、练以单一部门自行组织多,涉及多部门综合演习组织不多、联动不够,军地应急救援协调机构不完善。三是救援力气有待加强。全市共有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志愿消防队员2610人,其中工作满2年以上的仅816人,人员流淌性大。个别专职队仍缺少独立的营房、车库,器材配备不达标,人员待遇保障落实不到位。 (五)社会救援队伍需要标准提升。现在社会救援组织进展水平参差不齐,局部社会救援组织缺乏必要的救援资质,不少资金场地缺乏,救援人员权益未得到有效保障。 三、意见和建议 要加快推动应急治理工作向专业化、制度化和智能化方向进展,实现应急治理体系和力量现代化,为全市经济社会进展制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进一步健全应急跨部
12、门协调体系。一是适应大部制改革要求,发挥应急治理局牵头作用,细化责任分工,完善相关责任制度,使应急工作流程常态化。二是进一步理顺转隶后部门职责分工,准时调整优化防汛防台抗旱等相关应急预案,从细从紧,理顺职能。三是进一步标准和明确应急治理部门与消防救援支队之间的关系。根据新修订的消防法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视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派出所要连续做好消防监视检查、开展消防宣传等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一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层层压实每一个行业领域、每一个园区、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对企业的指导、检查,进一步标准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落实专职治理人员,强
13、化持证上岗,切实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二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鼓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立,督导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根底台账,加强标准化建立的评估、考核工作,健全企业根底信息库实现动态治理,增加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水平。三是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注意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三)进一步加强销号治理和执法。落实好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力量提升50条措施,催促指导各责任单位紧盯任务清单,落实任务销号治理。对进度滞后的工程,准时发出预警,明确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对已经完成的任务,仔细核实状况,做好准时上报,早销号。集中开展消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巡防大巡
14、查,切实摸清隐患底数,逐一制定整改清单,实施隐患挂图销号。加强分级分类治理,积极开展道路运输行业的违法行为查处专项行动,不连续开展行业督查。市场监管部门和交警部门要严格执法、持续开展整治,坚决取缔非法改装电动车销售经销商,严峻打击违规载客。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治理工作水平。一是强化对应急治理工作的考核。加大对应急治理工作考核的权重,引导进一步落实属地治理责任。二要推动应急治理队伍专业化,增加稳定性。加强应急治理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力量。在空编补员时,要选择与应急岗位要求匹配的专业人才,专编专用,规定从事应急治理岗位未满肯定年限的干部不得转岗。三要加强基层社区、村(居)干部应
15、急业务培训。四要加强队伍锤炼,不断充实救援力气。强化消防救援队伍综合性救援和社会救援队伍专业性救援训练。组织多部门协同作战应急演练,促进军民融合,通过共同救援模拟训练,提升实战处置突发大事协调联动力量。五要加强培育扶持社会救援力气参加抢险救灾。推行政府购置应急救援社会效劳,加大对社会救援队伍的资金投入,标准提升社会救援队伍。 (五)进一步提升智能监管力量。一是强化安全应急信息准时共享,实现各单位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二是大力推动才智安监,积极推广运用高危作业场所视频监控、有害物质监测预警等技术手段,实现风险隐患防控的标准化、可视化、制度化。三是重点催促“两客一危”企业加强车辆动态监控,着力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管理工作 情况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