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00-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docx(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版本号:2021版 V1.0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08月知识产权声明南方电网公司拥有本作品的知识产权,未经南方电网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转载、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等),否则,南方电网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atement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is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is work. Any person or organizati
2、on shall not utilize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reproduce, distribute, transmit or disseminate through the internet)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owner and will be held legally responsible otherwise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本技术规范书对应的专用部分目录序号名称品类优化清单对应型号1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配电自动
3、化站所终端 目 录1.总则12.工作范围13.应遵循的主要标准34.使用条件45.技术要求56.试验要求247.企业VI标识268.电气接口要求279.监造、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保证32附录A 航插尺寸定义35附录B 电源模块端子定义40附录C 设备标准配置表41附录D外形及面板布局图(推荐)42附录E 信息体地址及点表配置43附录F 故障处理逻辑规范(规范性)47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书(通用部分)1. 总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采购的10kV/20kV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它提出了该设备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
4、的技术要求。1.2.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规定,但在相关设备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关标准的最高技术要求执行。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文件中以“技术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1.5. 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
5、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1.7. 投标方在投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投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投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追究投标方违约责任。1.8. 投标方应在投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投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投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按有利于招标方的条款执行。1.9.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规范书并按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投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投标的技术文件条款、
6、格式不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则认为投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2. 工作范围2.1. 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详见专用部分。2.2. 范围和界限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配网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安装在配网线路并运行在频率为50Hz、10kV/20kV电压等级的站所终端及其附属设备。2)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3)本技术规范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2.3. 服务范围1) 投标方应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配电自动化
7、站所终端及其附属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投标方所提供的组件或附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投标方应对质量向招标方负责,并提供相应出厂和验收报告。投标方负责对招标方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包括硬件、软件的维护及运行培训), 并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投标方应承诺保证期以后,协助招标方对设备进行升级、维护等工作, 并优惠提供最新开发的应用软件。投标方负责本设备与配电自动化主站的通信调试,并协助施工单位完成系统传动试验。2) 供货范围一览表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详见专用部分2.1,并补充供货范围如下:l 设备安装所需的底架、支架、平台及紧固件,提供设备引接至接地网的接地线;l 设备安装及运维所需的
8、线缆及相关附件。3) 工厂试验由投标方在生产厂家内完成,但应有招标方代表参加,参加工厂验收的人数及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4) 招标方有权对正在制造或制造完毕的产品,选择一定数量,进行抽查测试,检测产品质量或验证供应商试验的真实性,卖方应配合买方做好抽查测试,费用由买方承担。若有合同设备经检验和抽检不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招标方可拒收,并不承担费用。招标方有权对正在制造的产品进行重点环节的监造,费用由买方承担。5) 现场安装和试验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下由招标方完成,投标方协助招标方按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备品、备件,做好销售服务工作。投标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9、,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安装督导的工作范围及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6) 投标方应协助招标方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7) 设计联络会议的地点及招标方参加人员的人数和天数等规定详见标书商务部分。8) 设备安装、调试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投运。设备投运并稳定运行后,投标方和招标方(业主)双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管理制度签署合同设备的验收证明书。该证明书共两份,双方各执一份。9) 如果安装、调试、性能试验、试运行及质保期内技术指标一项或多项不能满足合同技术部分要求,招、投标双方共同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如属制造方面的原因,或涉及索赔部分,按商务部分有关条款执行。3. 应遵循的主要标
10、准除本技术规范特殊规定外,投标方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应按技术要求最高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如果投标方选用本技术规范规定以外的标准时,则需提交这种替换标准供审查和分析。仅在投标方已证明替换标准相当或优于技术规范规定的标准,并从招标方处获得书面的认可才能使用。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版本。下列文件对于本技术规范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书。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技术规范书: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
11、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d: 自由跌落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 101
12、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 振动试验(正弦)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1篇: 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 15153.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13、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721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Q/CSG 1204035 南方电网配电自动化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Q/CSG 1204036南方电网配电自动化DLT634.5104-2009规约实施细则Q/CSG 110005-2012 中国南方电网电
14、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CSG 1204051-2019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试行)Q/CSG 1203017-2016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Q/CSG 1203076-2021南方电网配电网智能分布式终端技术规范4. 使用条件投标方提供的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不仅应满足本技术规范要求,相关性能参数还应按实际安装地点的外部条件要求进行校验、核对,使所供设备满足实际外部条件要求及全工况运行要求。4.1. 系统运行条件1) 系统额定频率:50Hz;2) 系统电压:10kV/20kV;3)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4.2. 环境温度1) 温度范围:-25
15、+70;2) 最大日温差:30K;3)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1/min。4) 特殊使用条件:对于周围环境空气温度高于40处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试验电压应取本标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乘以温度校正因数Kt:式中:T环境空气温度,。4.3. 环境湿度1) 日平均值不超过:100%;2) 月平均值不超过:95%;3) 最大绝对湿度:35g/m3。4.4. 海拔高度1) 安装场地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2) 对于安装在海拔高度超过1000m的设备应依据标准GB/T 11022第2.3.2条规定执行。4.5. 其它参数设备在其它特殊使用条件下使用时,用户应参照GB/T 4796、GB/T 479
16、7、GB/T 4798的规定提出其环境参数。5. 技术要求5.1. 技术参数设备技术参数见表1。表1 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类型标准参数值证明材料1工作电源AC220V;DC24V、DC48V技术报告2交流采样电压、电流,测量精度0.5级试验报告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精度1.0级试验报告4频率采样精度0.5级试验报告5故障电流输入范围20In试验报告6故障电流总误差5%试验报告7直流采样支持0V60V,测量误差0.5%试验报告8SOE分辨率2ms试验报告9软件防抖时间1060000ms可设技术报告10遥信变位响应时间1s技术报告11变化遥测刷新时间3s技术报告12守时精度每24小时误差应不大于
17、1s技术报告13装置正常工作时整机功耗(不含外部通信设备)30VA试验报告14触点容量AC220V,10A;DC110V、5A或DC220V、5A,DC24V、10A,DC48V、5A。技术报告15机柜式机箱尺寸宽深高(mm)8006001200;技术报告16RJ45以太网口数量2个技术报告17RS232串口数量2个技术报告18电源模块输入电压AC220 V 技术报告输出电压DC48 V、DC24 V输出功率瞬时功率500W,持续时间不小于200ms技术报告19电池容量20 Ah(DC24V);10 Ah(DC48V)技术报告20防护等级户内机箱IP54级试验报告户外机箱IP55级试验报告21
18、电磁兼容能力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2级试验报告辐射电磁场抗扰度3级试验报告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4级试验报告抗振荡波干扰的能力4级试验报告浪涌抗扰度4级试验报告静电放电抗扰度4级试验报告抗工频磁场和阻尼振荡磁场干扰的能力4级试验报告22绝缘电阻正常条件绝缘电阻10M试验报告湿热条件绝缘电阻1M23介质强度电源电压60V500V试验报告60V电源电压125V1000V试验报告125V电源电压250V2500V试验报告24冲击电压电源电压大于60V5 kV试验报告电源电压不大于60V1 kV试验报告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1.2/50s)5 kV试验报告5.2. 设计和结构要求5.2.1. 设备组成站所
19、终端的组成包括:1) 站所终端核心单元;2) 通信安防设备;3) 电源模块;4) 后备电源;5) 机柜;6)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器具等。5.2.2. 外观与结构要求5.2.2.1. 总体要求1) 柜体所有内部运行状态信号灯可在装置外进行监视。2) 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控制回路的开关及其他独立设备)都应有标签,采用汉语简称,以便清楚地识别。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记;具备二维码标签,内容包含设备信息(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维护软件下载链接、用户手册(二次接线图、说明书)等信息。3) 电池的安装结构要求维护更换方便,可以独立拆卸(在拆卸及安装
20、电池时不涉及其他部件)。能够根据遥控功能的需要,扩展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扩展不改变柜体结构,不影响原有功能。4) 终端的端子排定义须采用印刷字体并贴于箱门内侧。5) 可支持机柜式或挂式安装,采用下进线。6) 二次电气接口要求详见第8章节。5.2.2.2. 柜体设计1) 终端颜色:RAL7035,要求采用工业机柜,机柜宽深高尺寸:800mm600mm1200mm,误差不超过10mm。2) 机柜焊接件的焊缝应牢固可靠,无裂纹,无明显的未熔合、气孔、夹渣等缺陷。外表面应打磨平整。3) 机柜各结合处及门、覆板的缝隙应匀称,同一缝隙在1米之内的宽度之差不大于0.8mm,大于1m缝隙的宽度之差不大于1.0m
21、m。4) 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喷塑工艺处理。前门加工所使用的板材厚度2.0mm,箱体板材厚度1.5mm。箱体焊接处使用氩弧焊工艺,渗入箱体内焊料均匀分布,确保焊接的可靠性,焊接连接处内表面无缝隙及焊接痕迹。5) 柜前门应安装加强筋,以确保其刚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6) 机柜中的固定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不拆卸的螺纹连接处有防松措施;可拆卸连接应连接可靠,拆卸方便,拆卸后不影响再装配的质量,且不增加再装配的难度。7) 柜内安装零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同一工程的一致性;在满足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钣金件的安装螺钉数量,原则上2U高度内螺钉的数量不多于2个。8) 门上密封
22、条采用机械发泡工艺实现,成型的密封条平整均匀分布,密封条表面无肉眼可识别的气泡或气孔,密封条无脱落或部分脱落现象。9) 机柜的可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活动自如、可靠,不得有影响运动性能的松动,在规定的运动范围内不应与其它零件碰撞或摩擦。10) 机柜门开启、关闭应灵活自如,锁紧应可靠,门的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20;如柜不加底座时,应将前门高度方向尺寸设计成小于箱/柜体高度。11) 机柜需为通信设备预留安装空间。12) 机柜上面板以及通信机箱的下面板预留主控单元与通信设备的通信孔,分别用于同通信电缆及电源线。通信设备通信线从机柜内部走线。13) 机柜外配蚀刻不锈钢铭牌,厚度0.8mm,标示内容包含名称
23、(配网自动化终端)型号、装置电源、操作电源、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及制造厂名等。14) 具备防雷保护措施。箱体内要求配置接地铜排,内部设备接地线(接地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专用接地线)应汇总至接地铜排上再引接至箱体接地,箱体外须备有不锈钢接地端子(不可涂漆),接地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螺栓,有明显的接地标志。15) 柜体下方预留各种测量控制线缆进线空间,要求接线方便。5.2.2.3. 操作面板1) 具备就地/远方选择开关及其对应指示灯:选择远方时仅配电自动化主站可遥控控制开关分合闸;选择就地时仅控制器面板可控制开关分合闸,配电自动化主站不可预置、执行遥控指令;就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 配电 自动化 终端 技术规范 通用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