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9篇).docx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9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资料(9篇)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1 一、国体 1、国家(含义;属性) (1)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展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构。(或者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属性: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体 (1)含义: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详细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把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打算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打算国家的性质。 (3)推断标志:国家政权把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效劳的政策,这是推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 (1)含义及其阶级
2、性:是指在肯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公平的原则和少数听从多数的原则共同治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国体(“在肯定阶级范围”,即统治阶级内部)和政体(“根据公平原则和少数听从多数原则)的统一。民主具有鲜亮的阶级性,抽象的、完全的民主和全民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分、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根底,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国家职能: (1)含义: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与社会治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它反映了国家活动的根本方
3、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任务。 (2)分类: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治理职能),对外职能(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3)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打算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5、我国的国体: (1)名称及含义: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 (2)首要标志,阶级根底: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根底,(包括工人、农夫、学问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根底。)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特点及优点:广泛性和真实
4、性。第一,民主具有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其次,民主具有真实性。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2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进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别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根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缘由: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
5、尺度,是由于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肯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根底。在其他因素不变状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留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需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进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
6、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这说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进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进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需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留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缘由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
7、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消失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假如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留意:通货膨胀的产生缘由许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本钱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3 专题一物质和运动 20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02.运动是物
8、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03.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05.规律不能被转变、毁灭、制造。 206.人可以制造物质的详细形态,但不能制造物质。 专题二物质和意识 207.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 208.物质具有打算作用,意识具有反作用; 209.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 210.意识既可以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也可以错误反映客观存在。 211.意识是人脑在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反响是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21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13.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
9、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1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脑的仿照,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215.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必需依靠于物质。 216.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制造性、自觉选择性。 217.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进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进展起阻碍作用。 218.敬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根底。 219.世界上只有尚未熟悉之物,没有不行熟悉之物。 220.人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专题三实践和熟悉的关系 221.实践打算熟悉。 222.熟悉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获得熟悉的途径有两个:直接阅历和间
10、接阅历。 223.实践和熟悉的主体都是人。 224.实践是检验熟悉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都不能成为检验熟悉的真理性的标准。 225.实践是熟悉的目的,改造世界是熟悉的目的。 226.实践是熟悉进展的动力,熟悉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27.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 专题四在实践中追求和进展真理 228.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详细的历史的统一。 229.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包含谬误。 230.真理的详细的,不能推翻真理,但可以超越真理。 231.熟悉有多个,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公平,真理具有客观性。 232.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
11、客观的。 233.真理和谬误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34.熟悉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35.实践熟悉实践. 236.量变质变量变. 237.特别性普遍性特别性. 238.人的熟悉力量是有限的,人类的熟悉力量是无限的。 专题五联系观 239.联系具有普遍性,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40.人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41.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42.联系具有客观性,拘束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等于主观臆造的联系。 243.整体的功能不肯定大于
12、局部功能之和。 244.我们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的局部。 245.关键局部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的功能起打算作用。 专题六进展观 246.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进展。 247.进展具有普遍性,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进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进展。 248.进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进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49.新事物不等于新消失的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的事物。 250.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25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预备,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量变到达肯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 专题七冲突观
13、252.冲突双方是详细的、多种多样的,不能把冲突双方简洁理解为好不好、优点与缺点。 253.冲突的斗争性是肯定的,冲突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54.冲突是事物进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不能由此认为冲突越多越好。 255.冲突双方在肯定条件下转化,冲突普遍性和特别性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6.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5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冲突。 258.冲突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进展。 259.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成认冲突的普遍性。 260.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是共性和共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辩证关系
14、原理,是关于事物冲突问题的精华。 261.解决冲突并不是毁灭冲突。冲突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毁灭,但可以被解决。 262.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熟悉事物的根底,是正确解决冲突的关键。 263.冲突普遍性寓于特别性之中,并通过特别性表现出来。 264.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冲突的精华。 265.主要冲突改造世界,解决问题: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 266.主要方面熟悉世界,评价事物:主流、性质、主体。 267.主要冲突的主要方面的打算事物的性质。 专题八辩证否认观 268.辩证否认是事物自身的否认,即自己否认自己,自己
15、进展自己。 269.辩证否认是进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70.辩证否认的实质是扬弃。 271.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进展。 272.创新要求否认,并不是否认一切。 273.创新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 274.实践根底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专题九社会历史观 275.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 276.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进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进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进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77.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进展的根底。 278.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
16、层建筑肯定要适合经济根底状况的规律。 279.社会历史进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进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80.社会根本冲突运动推动人类社会进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进展的直接动力。 28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进展,是进展中国g特T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8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制造者。 283.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84.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进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根底的进展。 专题十价值观 285.人的价值就在于制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意社会
17、、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286.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87.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 288.价值观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但并不是说不同的人价值观肯定不同。 289.价值观对人生起导向作用,但不起打算作用。 290.价值推断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根底。 291.正确的价值推断与价值选择必需遵循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阔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292.社会供应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高考政治学问点复习资料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文化多样性,主
18、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详细表现。 (2)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3)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最能表达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领会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讨论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
19、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宝。 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打算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共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进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政治 知识点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