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12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12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12篇)测量学实习报告文 篇1 实习时间: 2022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实习地点: 1.地形图测绘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龙泉山地区 2.地形图识图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镇花山地区 实习小组信息: 组别: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量6组 指导教师:XXX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 组员分工: 选点与跑尺:xx、xx 观测与读数:xx 记录与计算:xx、xx 描点与绘图:XX、XX 特说说明:因12月18日武汉大雾,无法进展测绘工作,故原定于18日进展的测绘实习改为识图实习,19日连续进展测绘实习。实际日
2、程安排为16、17、19三日进展测绘实习,18日进展识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其目的使学生稳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学问,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阅历和根本技能,进一步把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力量,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熟悉,会熟悉地形图,能够依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查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加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根底。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到达如下要求: 1.把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把握地形测图的根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
3、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力量; 3.能够依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查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加独立工作力量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依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x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预备(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根本物品); (2)根据
4、使测绘更加便利、有效、快捷的原则,依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掌握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展。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竟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供应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剧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峻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掌握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掌握
5、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由于掌握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掌握点更是稀有,所以我们必需要有抢占有利掌握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全部人都在抢占有利掌握点上做了充分预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阅历。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查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掌握点。不管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局部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查找掌握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好像有人走过的小路单独前行。在路边发觉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连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
6、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好像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掌握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考,我打算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最终到了山顶。这里果真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推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量这座山上还会有掌握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乏。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
7、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真有掌握点,“地大I13”,它依旧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简单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终于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打算在掌握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掌握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宏大的打算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完毕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由于我组对困难估计缺乏,导致全组成员在当日的实习中把大局部的时间和精力铺张在找掌握点上。当
8、日测绘工作完毕后,我们6组成员聚在一起沟通了阅历,并对其次天的测量做了更加详细的安排。大家相互鼓舞,要在后两日的测绘工作中发扬今日我组在找掌握点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测绘任务。 12月17日早,大家吃过饭后坐中国地质大学校车又一次前往龙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经变得熟识,大家都没有了前一天的奇怪,各自拿着图板和记录本为马上开头的工作做着积极的预备。4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泉山。一下车,我们测量6组根据事先的安排不跟随大部队,直接前往我们的掌握点-“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两个山之间的鞍部,四周高树较多,短暂地商议后,我们坚决地放弃了它,打算在其四周视野更加开阔地地方建
9、立支点I06-1。将经纬仪对中整平、消退视差后,我组的测绘工作正式开头,大家马上投入工作状态。负责选点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国同学先是围围着I06-1树立视距尺。我读取的数据经检验消失屡次消失“零误差”。负责计算的辛悦和孙军同学也加快了步伐,一组组数据很快传递给负责绘图的江晓斌和刘超同学手里。整个小组紧急而劳碌。I06-1的支点位置之优越,视野之开阔很快得到验证。我们在这里所能测到的最远的点就是011081班测绘区域的边缘。在中午补给的时间,组长召集全组沟通上午工作阅历,负责各项工作的组员都提出了相应建议,打算接下来先连续在I06-1进展测绘,结合上午描出的图上点的位置,在测区边缘进展补点,然后转到
10、“地大I16”掌握点。 在17日的测绘中,我们补齐了东边的未知区域并利用I16点居于测区中心的位置优势向四周大量辐射测点,进一步完善了东北、西北和东南方向的数据,并测得3条山脊线和2条山谷线。考虑到掌握点四周的地形给跑尺人员带来的巨大难度,虽然测点个数与前日相近,但我组的测绘实习最困难的局部已经完成,三个方向的地形图已具雏形。测绘完毕的时间又一次到来,两日的工作已使大家变得比拟疲乏。 12月19日,我们连续到龙泉山地区进展测绘。分析之前两天所描绘的测点位置,我们发觉在测区的西南方向我组缺乏足够数据。因此打算在地大“地大I32”四周建立支点I32-1,对测区西南方向绽开宽阔的测量工作,并对东北、
11、西北、东南三个方向补充适当数量的测点。经过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测量6组在12点之前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负责绘图的同学开头了最终的绘制等高线的工作。13:20我们完成了在测区的全部工作,乘坐中巴返回中国地质大学,完毕了4天的测量学实习。 (二)持图实地跑点实习: 1.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花山地区测量6组路线 2.任务:到达图上表示的9个指定地点中的至少5个,将实地编号标注到地图上 3.内容: (1)全组成员集中分析地图,确定初始路线; (2)根据初始路线查找指定点; (3)过程: 2023年12月18日晨,我们接到临时变更通知。由于武汉今日大雾,不便于观测,原定于18日进展的测绘实习更改
12、为识图实习。这样我们就要前往花山地区进展实地的跑点了。今日,我们从测量工程系拿到的不是经纬仪、三角架和视距尺,而是一张花山地区的地图。这是一张已经泛黄的,1973年绘成的地图,上面采纳的最接近成图时间的数据是1969年的。图上画了9个框框,它们标注的就是我们组今日要到的地方。虽然每个小组的地图是一样的,但上面被标注的点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地可能有重合,但不会是每个目的地都一样。因此,各组之间几乎独立的,合作被限定在了组内。教师告知我们,图上表示的一个池塘已经填掉了,变成了农田,图上表示的湖北省林业科学讨论所已经更改了地址。这加重了我们对这张地图的疑心,其他的地方就没有变化吗?我们
13、要找的点在实地被标注在电线杆、石板桥、池塘壁等地方,而且这些点上是有编号的,我们只有真正到过这些点才能知道它们的编号。根据要求,我们要把这些编号标注在地图上。9个图上的点,我们要至少找到5个。 今日下车的地方与前两日不同,这里是花山地区。组员们捧着这张地图走向了一片未知区域。地图成了我们不会迷路的唯一保障。跟着大部队,我们翻过了第一座山,山的背后是公墓。很快我们到了第一个路口,我们要找的一个点在向东的方向,其他点在向西的方向,而且那个独立的点要翻过一座高山才会到达。分析了利弊后,我们打算放弃它。放弃它就意味着放弃大部队,我们组成了少数走向西道路的小组。比照了图上池塘的位置,我们最终找到了它,地
14、图告知我们,这里有地大的点。在一个田边的电线杆上,我们看到了“地大S97”。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成果。沿着池塘边的大路,我们连续前行,过了1个比拟大的村子。重新看了一遍地图,比照了实地,我们很快看到了远方我们要找的村子。为了抄近路,我们进了稻田。秋天的稻田已是非常空旷,但湖北多湖的特点注定这里是泥泞的。选择了走农田,那么可能消失的点就只能在电线杆上。直到走出稻田,我们也没有发觉要找的点。小组立刻调整策略,提出要坚信手中的地图,要找的点不会特殊难找。很快这个点被我们在村西边的公路上的电线杆上找到了。 接着我们在石洞村找到了第三个点。使我们陷入逆境的是在大杨村四周的点。我们沿着路始终前进去查找大杨村,
15、而岔路口的方向选择错误让我们到了下刘村,这个村子在大杨村的正北方。又是一次穿越稻田,路上还看到许多水牛。这次穿越是被迫的,由于大杨村就在前方。费尽了周折我们找到了第四个点。眼看着时间要到11:30了,加快步伐到达制定的水库。找到了最终一个点后,我们就很快找到了图上表示的大路,但是图上表示的大路好像是一条小路,我们仔细地做了比照,做了确定后便沿着它走下去。沿路的许多地方图上都没有表示,而且图上表示的在实际中许多也没有看到。不过,我们反复核对后,找到了“老林业科学讨论所”,这让我们放心大胆地沿着它走到了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到达了一条大的大路后,我们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当日跑点的胜利。走到指定终点-加油
16、站的时候,12:43分,我们是011081班第一个到达的小组。大家的鞋已经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衣服也弄脏了,头发上都是灰尘的痕迹。有的同学坐下一会就睡着了。这一天是疲乏而幸福的。 三、实习总结及体会: 在测绘实习过程中,我负责的是观测与读数。我们在实际测绘中,没有一次采纳在掌握点上架设经纬仪,而是选择若干视野开阔,位置更加优越的支点。这样就要屡次验证、计算支点的数据,确保支点的数据误差较小,进而测得其他位置点,依据支点数据计算未知点数据。采纳这种方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我们的测量更加便利。另外就是在观测人员读完上中下丝读数后,要准时让跑尺人员选取下一个点。由于经纬仪此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已锁定,
17、水平度盘与竖直度盘的读书固定,所以在读角度之前就可以让跑尺人员离开当时的位置。这样做可以加快测绘进度,让跑尺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在识图实地跑点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尽信图不如无图”,要依据实地状况,通过比例尺计算需要走的也许路程,信任自己的推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时刻知道北方向,这样,地图才是有用处的。否则,它会起负作用。 测量学实习报告文 篇2 一,前言: 1、试验目的: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稳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学问的环节,更是培育学生动手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综合应用测量学问的力量。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娴熟把握水准
18、仪、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提高野外测量、内业计算、地形绘图的技能;把握测量中的各个细节;把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全过程;培育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态度、培育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通过掌握网的建立、熟识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加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测量中的实际测量问题的力量,为今后参与工作打下坚实的根底。 2、实习要求: 要求自己要到达根本专业的测量水平,娴熟把握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罗盘仪的使用方法;要求自己要娴熟把握角度,距离,高差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立标尺时肯定要标准,要使气泡居中、自己肯定要通过实习来把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方法。 3、实习前期预备: 实习发动:
19、王教师讲解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任务,以及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实习期间的留意事项,纪律等问题。 分组:全班分为6个组,我们组组员是,组长:邓昌松,副组长袁廷光,组员:黄松,黄松,黄梅,杨婵君,吴广,周闯,杨涛,陈永胜。 发仪器:全站仪1套(含脚架,目标杆,棱镜),水准仪2套(含脚架),罗盘仪1个,双面水准标尺2根,尺垫2个,花杆2根,记录板1个,毛笔,油漆,计算器(自备)。 时间安排:工程与内容时间安排任务和要求实习发动、领取仪器工具、仪器检校、测区踏勘。 0.5天做好测图前的预备工作掌握测量 1天完成图根掌握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碎部测量 1天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1幅平差计算
20、及地形图绘制 2天对地形图进展编辑处理考核、整理资料、还仪器 0.5天实习总结、考核、上交资料和实习报告等 二,实习过程: (一)外业工作 20xx年11月30日教师实习发动,讲解后我们组领取到了仪器后,用下半天在贵州大学南校区信息楼前面及四周选择了A,B,C,D四点进展了四点的掌握测量,先选点标记,再在各个掌握点安置全站仪,进展掌握测量。测量出了AB,BC,CD,DA,各边的边长,假定了A点坐标为(1000、000,500、000,1100、000)各边的水平角,到达限差整理仪器。回来后晚上进展评查计算,算各点的坐标和高程。 20xx年12月1日到20xx年12月2日,由于我们组之前测量的数
21、据有些小问题,所以又重新进展了四点的掌握测量。计算后没有错误了。下午就开头了。碎步测量,先画草图,在草图上标出要测量的碎步点,再在A,B,C,D分别安置仪器根据草图上的各个点位一一进展碎步测量。小组安排,让每个组员都能得到熬炼,每个人都能去观看,立标杆等。两天内,我们组一共测量了249个碎步点,并一一记录在全站仪内存里。 20xx年12月三日还仪器。由于我们对导数据没把握,加上当天我们有课没时间,所以数据由教师导出来。 (二)内业工作 20xx年12月8日到20xx年12月9日在林学楼五楼机房里绘图,绘图是依据之前碎步测量时画的草图来绘制的。以上是实习的也许过程。 三,实习步骤: (一)踏勘选
22、点 我组在指定的测区进展踏勘,熟识测区施测条件。依据测区实习步骤:范围和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展选点。选点的密度,应能掩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一般要求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在30170m之间,相邻导线边长大致相等。掌握点的位置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测距,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之处。假如测区内有已知点,则所选图根掌握点应包括已知点。在信息楼前面及四周选择了A,B,C,D四点点位选定之后,用油漆和毛笔作出标记,并编号。 (二)平面掌握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选点后,将掌握点布设成闭会导线的形式。在掌握点上进展观测,经过内业计算获得平面坐标。 1、水平角测量 在每个掌握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学 实习 报告 范文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