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验收规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验收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验收规范(.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Q/CSG XXXXXX-XXXX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201X-XX-XX 发布201X-XX-XX 发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验收规范(征求意见稿)The Commissioning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of Smart Substation ProtectionQ/CSG -20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IQ/CSG -201目 次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缩略语25.总则36.组态配置检测37.单体调试38.分系统调试229.验收23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调试及验收项目清单26附录B
2、 (规范性附录) 保护通用逻辑功能检测项目29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调试及验收工器具表34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网络及交换机测试方案35前 言为规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验收的工作,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结合南方电网电力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吸收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成功经验,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殊性,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调研,并广泛征求了南方电网有关施工、调试、运行、维护单位的意见,吸取了国内先进的运行维护经验,最后经审查定稿。凡南方电网内从事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科研、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等单位均
3、应遵守本标准。在智能变电站现场工作中,凡是接触到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及相关二次回路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科研试验或其他人员,均应遵守本标准,还应遵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等规定。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贵州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系统运行部、深圳供电局、遵义供电局、钦州供电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春潮、张延旭、彭业、徐鹏、黄佳胤、张延旭、冯善强、叶皖、文安、丁晓兵、高吉普、张历、陈桥平、张文、罗轩、宁庆泉。 37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验收规范1.
4、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过程层交换机、智能终端和相关系统的调试项目和验收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南方电网110kV500kV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及相关二次设备的调试和验收,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35kV及以下智能变电站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5145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
5、B/T 3015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GB/T 3290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DL/T 478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23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82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1241 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Q/CSG 110023 变电站防止电气误操作闭锁装置技术规范Q/CSG 110024 南方电网220kV50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Q/CSG 1100
6、25 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Q/CSG 1203005 南方电网电力二次装备技术导则3. 术语与定义GB/T 30155、GB/T 32901、DL/T 860、Q/CSG1203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组态配置 Configuration工程调试的一个步骤,包括选择功能单元、功能单元定位和建立它们之间的连接等。3.2 单体调试 Single of Commissioning为保证单个设备和装置功能、配置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3.3 分系统调试 Subsystem Commissionging为保证分系统功能和配置正确性而对分系统上关联
7、的多个装置进行的试验。3.4 工厂验收 Factory Acceptance智能化设备完成工厂测试后,出厂前进行的验收。3.5 现场验收 Site Acceptance设备现场安装调试完毕后,启动试运前进行的验收。3.6 启动验收 Start Acceptance现场验收完毕且有关问题得到处理后,新设备启动前进行的检查验收。3.7 智能终端出口时间 Export Time of Intelligent Terminal智能终端从收到GOOSE命令到继电器动作出口的时间。3.8 保护出口时间 Export Time of Protection从故障发生到保护GOOSE报文动作变位的时间。4. 缩
8、略语DL/T 860界定的以及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CAL China Accredited Laboratory 中国考核合格检验实验室CMA China Metrology Accredidation 中国计量认证CNAS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T Current Transformer 电流互感器 DA Data Attribute 数据属性GOOSE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s 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
9、事件GIS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I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智能电子装置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MS 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 制造报文规范PT Potential Transformer 电压互感器 SCL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 变电站配置语言SOE Sequence Of Event 事件顺序记录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5.
10、总则5.1 本标准重点规范常规模拟量采样、GOOSE网络跳闸模式的南方电网新建110kV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工程的调试和验收。5.2 二次电缆直接接入装置实现采样和跳闸的智能变电站应遵循常规变电站的相关技术要求。SV采样、GOOSE跳闸模式的智能变电站应根据试点方案参照执行。5.3 待调试及验收的装置均应通过具有检测资质单位的型式试验。5.4 调试验收工器具必须通过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5.5 本标准未提及的智能变电站其他二次装置或回路,可参见相关的调试、验收、检验技术标准。6. 组态配置检测6.1 组态配置内容检查应包括SCD文件、装置配置、网络和交换机配置。6.2
11、 配置前资料检查SCD文件配置之前,应进行下列检查:a) 装置应通过具备CNAS认可、CMA认证、CAL认可等资质的检测机构的通信一致性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DL/T 860.10的有关规定;b) 供货商提供与装置硬件版本一致的ICD文件;c) 设计图纸符合工程要求,包括虚端子接线图、网络配置图、光口分配图等。6.3 配置文件检查SCD文件配置之后,应进行下列检查:a) 检查SCD文件SCL语法合法性、文件模型实例和数据集正确性、数据类型模板和扩展建模一致性、IED命名规范性检查,应符合DL/T 860.6标准和智能变电站IEC 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试行)要求;b) 检查SCD文件IP地
12、址、组播MAC地址、GOOSEID、APPID唯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c) 检查SCD文件VLAN、优先级等通信参数的正确性,应符合设计要求;d) 检查SCD文件虚端子连接及描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GOOSE虚端子信息应包括开关量输入、跳闸出口、信号开出、告警、联闭锁等信息,并配置到DA层次;e) 检查SCD文件文件版本信息,应明确描述修改时间、修改版本号等内容;f) 检查CID文件配置文件下装正确性,由SCD文件中导出CID文件并下装至装置,离线模型配置的信息,在线模型应保持不变;g) 检查CCD文件校验码的正确性。6.4 网络及交换机配置检查交换机配置之后,应进行下列检查
13、:a) 检查交换机IP地址表、VLAN配置表或静态组播表的正确性,应符合设计要求;b) 检查交换机端口配置的正确性,应符合设计要求。7. 单体调试7.1 资料检查待调试装置应进行以下资料检查,资料应完整:a) 装置硬件及系统配置参数清单;b) 装置技术说明书、设计安装手册、运行操作手册、测试检修手册;c) 设备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d) 型式试验报告;e) 图纸资料。7.2 外观及标识检查7.2.1 屏柜及屏柜内设备屏柜及屏柜内设备检查内容及要求:a) 屏柜及装置标识检查:屏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排、切换压板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并与安健
14、环及有关标识规定相符合,装置的铭牌标志及编号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保护通道及接口设备标识清晰、正确,并与有关标识规定相符合,检查屏柜内应贴有虚实回路连接图;b) 外部观感检查:装置标志应包含产品型号、名称、制造厂名称和商标、出厂日期及编号、安全标志等,标志和安装位置等情况应与设计图纸相符,装置的表面不应有影响质量和外观的擦伤、碰伤、沟痕、锈蚀、变形等缺陷,装置面板键盘完整,操作灵活,液晶屏幕显示清楚,指示灯显示正常,所有紧固件均应具有防腐蚀镀层和涂层,对于既作连接又作导电的零件应采用铜质或性能更优的材料,可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活动自如、可靠,不得有影响运动性能的松动,在规定运动范围内不应与其它
15、零件碰撞或摩擦;c) 装置不带电金属部分应连为一体,并可靠接地。7.2.2 端子箱及汇控柜端子箱及汇控柜检查内容及要求:a) 箱(柜)内应无严重灰尘、无放电、无锈蚀痕迹;b) 箱(柜)内应无严重潮湿、无进水现象;c) 端子箱及汇控柜的驱潮回路、冷却装置、照明应完备;d) 箱(柜)的接地正确完好;e) 箱(柜)内各元器件外观良好,空气开关、熔断器等参数规格符合要求;f) 箱(柜)内各种标识应正确齐全。7.2.3 二次电缆回路接线外观二次回路接线外观检查内容及要求:a) 保护外部接线应与设计图纸相符,端子排上内部、外部连接线以及沿电缆敷设路线上的电缆标号正确、完整,与图纸资料一致,二次回路的接线应
16、该整齐美观、牢固可靠;b) 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隔开,至少间隔一个端子;c) 正负电源在端子排上的布置应适当隔开,至少间隔一个端子;d) 为防止开关、刀闸辅助触点拉弧,交流电压窜入直流回路,开关、刀闸的同一层辅助触点只能都接入直流回路或都接入交流回路;e) 对外每个端子的每个端口原则上只接一根线(尽可能优化端子接线),相同截面的电缆芯接入同一端子接线不超过两根,不同截面的电缆芯不得接入同一端子,所有端子接线稳固;f) 交、直流的二次线不得共用电缆,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二次回路电缆不得多次过渡、转接
17、,电流回路电缆芯截面2.5mm2;g) 电缆在电缆夹层应留有一定的裕度,排列整齐,编号清晰,没有交叉,电缆标签悬挂应美观一致,电缆标签应包括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起止位置;h) 所有电缆固定后应在同一水平位置剥齐,每根电缆的芯线应分别绑扎,接线按从里到外,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电缆芯线接线应有一定的裕度;i) 引入屏柜的电缆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j) 所有二次电缆及端子排二次接线的连接应可靠,芯线标识齐全、正确、清晰,芯线标识应用线号机打印,不能手写,芯线标识应包括回路编号及电缆编号;k) 所有电缆及芯线应无机械损伤,绝缘层及铠甲应完好无破损;l) 所有室外电缆的电缆头,如电
18、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断路器机构箱等处的电缆头应置于接线盒或机构箱内,不能外露,以利于防雨、防油和防冻,所有室外电缆应预留有一定的裕度;m) 电缆采用多股软线时,必须经压接线头接入端子;n) 电缆的保护套管合适,电缆应挂标识牌,电缆孔封堵严密。7.2.4 光纤回路外观a) 光纤(包括光缆、尾缆、跳线)和装置端口两端应贴有正确的标识,应示意不同屏柜间互连的光缆、尾缆,同一屏柜内不同装置间的光纤跳线;光缆应表示光缆编号、光缆类型、芯数、去向等;尾缆应表示尾缆编号及两端的接头类型。应表示出柜内接有尾缆装置的光口号、光口类型,同时表示所接尾缆的编号、尾缆芯编号及去向。应表示光纤配线架的光配单元号及本侧
19、、对侧的光纤接口类型,各光配单元所接的光缆编号等。光纤跳线应表示跳线两端的光口号、光口类型及去向。应标识过程层交换机的外部去向,包括端口号、光缆(尾缆、网络线)编号及去向等。b) 光纤配盒或光纤配线架应提供光纤熔接表,应明确已熔接(包含备用)的光配单元号及本对侧的光纤接口类型、去向,各光配单元所接的光缆编号;c) 光缆两端应固定良好,缆芯不能承受外力,具备接地条件的室外铠装光缆两端应接地,屏柜内的光纤可固定于光纤终端盒或光纤配线架中;d) 光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光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铠装光缆敷设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缆径的25倍,室内软光缆(尾纤)弯曲半径静态
20、下应不小于缆径的10倍,动态下应不小于缆径的20倍),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等现象出现。7.2.5 抗干扰接地检查抗干扰接地检查内容及要求:a) 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截面不小于100mm2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形成保护室内二次接地网,保护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mm2接地铜排,屏上设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接地铜排上,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二次接地网相连;b) 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c) 装置的箱体必须可靠接地;d) 所有开关场二次电缆都应采用铠装屏蔽电缆,对于单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屏蔽层应两端接地,对于双屏蔽层的二次电
21、缆,外屏蔽层两端接地,内屏蔽层宜在户内端一点接地,以上电缆屏蔽层的接地都应连接在二次接地网上,严禁采用电缆芯两端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e) 线路保护应结合其通道配置进行如下检查:高频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主电缆沟内紧靠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铜导线,该铜导线在控制室电缆夹层处与地网相连,在开关场一侧,由该铜导线焊接多根截面不小于50mm2的分支铜导线,分别延伸至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的高频电缆引出端口,距耦合电容器接地点约35m处与地网连通;f) 结合滤波器的一、二次线圈间接地连线应断开,结合滤波器的外壳和高频同轴电缆外罩铁管应与耦合电容器的底座
22、焊接在一起,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在结合滤波器二次端子上,用大于10mm2的绝缘导线连通引下,焊接在上述分支铜导线上,实现接地,亦可采用其他连通方式,在控制室内,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用1.52.5mm2的多股铜线直接接于保护屏接地铜排;g) 通信机房内继电保护接口装置的外壳应有明显的接地端子,并采用4mm2的多股铜线将该端子直接与屏柜内的接地铜排相连,采用-48V电源的继电保护接口装置电源的抗干扰接地应可靠连接至通信机房的接地铜网。7.3 装置功能检查7.3.1 电源检查检测装置的直流电源,应满足如下要求:a) 装置正常工作时,拉合直流开关,装置应可靠自启动至正常工作状态;b) 电源缓慢上升至80
23、%额定电压值时,装置应能可靠正常工作;c) 电源供电异常时应具备电源故障告警功能。7.3.2 绝缘试验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拔出插件,断开与其他装置的弱电联系回路,在屏柜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压回路端子、交流电流回路端子、直流回路端子、信号回路端子,使用开路电压为500V的测试仪器测定其绝缘电阻值,绝缘应满足如下要求:a) 装置各独立电路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b) 电气上无联系的独立电路之间,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0M。7.3.3 光功率检测检查100M光纤端口的发送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满足如下要求:a) 光波长1310nm光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变电站 保护 调试 验收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