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部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部分).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1.1.2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2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标准技术标书 南方电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工业以太网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编号:050100305220130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4月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序号名称编号1工业以太网设备工业以太网设备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以及本规范使用说明。2.采购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设备招标方(项目单位)填写,更不允许随意更改。如对其条款内容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及辅
2、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3.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分为标准技术参数、项目单位需求部分和投标人响应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中“标准参数值”栏是标准化参数,不允许项目单位和投标人改动。项目单位对“标准参数值”栏的差异部分,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投标人保证值”栏应由投标人认真逐项填写。项目单位需求部分由项目单位填写,包括招标设备的工程概况和招标设备的使用条件。对扩建工程,可以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投标人响应部分由投标人填写“投标人技
3、术参数偏差表”,提供销售业绩、主要部件材料和其他要求提供的资料。4.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与招标方要求有差异时,除填写“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5.有关污秽、温度、海拔等需要修正的情况由项目单位提出并在专用部分的表7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明确表示。6.采购标准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以太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 第 0 页 / 共 24页目 次1. 总则1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23. 使用条件44. 技术要求45.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96. 试验和验收97. 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保证108. 双方工作安排11
4、9. 招标范围1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工业以太网设备标准技术标书 第 17 页 / 共 24页1. 总则1.1 本招标技术文件适用于配网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本次设备招标范围只包括南方电网内配网通信使用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主设备及其技术督导服务,主设备包括二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三层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百兆和千兆光模块、网管系统软件,清册见物资定货范围;分省公司根据招标结果采购以上主设备,并根据主设备技术要求及项目设计要求完成项目施工、集成招标采购,以及线缆、配线架、机柜、网管服务器、PC终端等其他材料招标采购。1.3 投标方提供的配网工
5、业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必须提供国家认证或国际权威认证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1.4 投标方需通过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工业以太网设备送样检测,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1.5 本招标技术文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及本招标技术文件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6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招标技术文件的意见和同招标技术文件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
6、.7 本招标技术文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8 本招标技术文件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9 投标方在应标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招标技术文件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要求退货。1.10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二者配置须保持一致。1.11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招标技术文件并按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具体条款、格式
7、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1.12 本招标技术文件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2.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招标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基本条文。在本招标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招标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按标准号顺序排列标准,如果各标准要求有所不同,满足更高的标准要求。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idt IEC 60068-2-1:2007)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idt IEC 60068
8、-2-2:2007)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dt IEC 60068-2-78:2001)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 冲击(idt IEC 60068-2-27:1987)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d: 自由跌落(idt IEC 60068-2-32:1990)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Fc: 振动(正弦) (idt IEC 60068-2-6:1995)GB/T 2423.
9、1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Kb: 盐雾(氯化钠溶液)GB/T 2423.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M: 低气压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dt IEC 60529:2001)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测量方法GB/T 14598.3-2006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GB/T 15153.2-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 工作条件 第2篇 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
10、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2001)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2002)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2004)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2005)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6:2006)
11、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8:2001)GB/T 17626.10-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0:1993)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1:2004)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与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2:1995)GB/T 17626.16-2007 电磁兼容 试验
12、和测量技术 0Hz150Hz共模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16:2002)GB/T 17626.29-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29:2000)GB/T 25931-2010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准时钟同步协议DL/T 860.3-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3部分:总体要求 DL/T 1241-2013 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DL/T 1241-2013电力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YD/T 1099-2005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1141-20
13、07 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YD/T 1255-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YD/T 1287-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RFC 2544-1999 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测试方法RFC 2889-2000 局域网交换设备基准测试方法3. 使用条件3.1 工作环境条件a) 气候环境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气候条件值稳定工作温度-2070相对湿度10%95%(在交换机内部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大气压力70106kPa注:以上为地面以上2m和设备前方0.4m处的温度。b) 应能承受GB/T 2423.3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相对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试验持续时间为
14、48h。c) 盐雾 用于沿海地区的交换机应满足GB/T 2423.18-2000严酷等级(2)要求3.2 贮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贮存、运输环境温度极限值为-25+70,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的条件下,装置应不出现不可逆变化。温度恢复正常后,装置的性能应仍符合本部分中的有关要求。4. 技术要求4.1. 本期采购设备类型表序号设备名称主要技术要求备注1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光4电(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不带串口)2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光4电(户外)*户外使用(IP54),固定式或
15、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不带串口)3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光4电,支持串口(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 支持2个RS232/RS4854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光4电(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不带串口)5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光4电,支持串口(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
16、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个100M光口,4个FE电口的设备, 支持2个RS232/RS4856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千兆光、8百兆光、12百兆电)(户内)*户内使用(IP30),固定式或模块化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个1000M光口,8个100M光口的设备,12 个10/100M自适应以太网电口的设备7三层以太网交换机-2千兆光8百兆光4电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千兆光口、8百兆光口、4个10/100M电口,支持三层路由功能8三层以太网交换机-2千兆光1
17、6百兆光4电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2千兆光口、16百兆光口、4个10/100M电口,支持三层路由功能9三层以太网交换机-4千兆光、4千兆电、8百兆光、8百兆电交换机主机,含双电源模块 (根据现场情况选定交直流)、软件等,支持4千兆光口、4千兆电口、8百兆光口、8个10/100M自适应电口,支持三层路由功能。10网管软件含支持全网工程设备数量需求(至少850台)的软件正版永久使用许可授权,可满足招标方所建设网络的网管功能和性能需求,投标方所投设备必须满足被同一套网管系统管理。11千兆光模块-短距单模短距(小于10kM)12千兆光模块-中距单模中距(10
18、kM-40kM)13千兆光模块-长距单模长距(大于40kM)14百兆光模块-短距单模短距(小于10kM)15百兆光模块-中距单模中距(10kM-40kM)16百兆光模块-长距单模长距(大于40kM)4.2. 一般性要求1) 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以太网/IP、RS232/485串口、视频监控业务等业务,支持IEC 60870-5-101、IEC 60870-5-104、IEC60870、CDT、DNP、MODBUS等多种电力通信规约业务的透传。2) 满足IEC 61850-3标准。4.3.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4.2.1设备接口要求a) 电接口:应支持支持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
19、 802.3-2008的规定,电接口应配有屏蔽层b) 光接口:100BASE-FX接口应符合IEC9314-3-1990 的规定,GE接口应符合IEEE 802.3-2008的规定。GE接口可以使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ZX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c) 支持不少于2个100M光口;支持不少于4个100M电口;d) 支持不少于2个RS232/485串口(可选);4.2.2功能要求1) 数据帧转发交换机应支持电力相关协议数据的转发功能,如DL/T 634.5104(idt IEC 60870-5-104)、DL/T 860(idt IEC 61850)相关协议
20、的数据帧转发。2) 数据帧过滤交换机应实现基于MAC地址的数据帧过滤功能。应支持对CRC校验错误帧的过滤功能,支持对源MAC地址错误帧的过滤功能。3) 链路层检测支持IEEE802.1AB2009规定的链路层检测协议(LLDP),实现网络拓扑自动生成的功能。4) 生成树a) 快速生成树协议支持IEEE802.1D2005和IEC62439-12008规定的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且协议数据包传输的最大跳数应不小于50。b) 多生成树协议支持IEEE802.1Q2005规定的多生成树协议(MSTP)。5) 网络风暴抑制a)支持广播风暴抑制、组播风暴抑制和未知单播风暴抑制功能。默认设置广播风暴
21、抑制功能开启。网络风暴实际抑制值不应超过抑制设定值的110%。b)风暴抑制值宜可由用户设定,宜支持广播风暴、组播风暴和未知单播风暴的抑制值独立设置。c)网络风暴抑制最小粒度宜不超过64kbits/s或者1pps。6) 虚拟局域网VLANa) 支持IEEE 802.1Q定义的VLAN标准;b) 至少应支持基于端口或者MAC地址的VLAN;c) 支持统一VLAN内不同端口间的隔离功能;d) 单端口应支持多个VLAN划分;至少应支持4094个VLAN划分;e) 交换机应支持在转发的帧中插入标记头,删除标记头,修改标记头;支持VLAN Trunk功能;f) 其他具体要求参见YD/T1099中7.6规定
22、。7) 组播功能a)支持GMRP动态MAC地址的配置组播功能b)支持静态MAC地址的配置组播功能c)支持基于IGMP-Snooping(RFC 4541)动态组播功能8) 链路聚合支持IEEE802.1AX2008规定的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实现静态链路聚合和动态链路聚合功能。至少应支持4个链路聚合组,每个组最少链路数量不应小于2个。链路聚合功能开启过程中不应丢失数据。9) 组网功能支持星形、链形、环形、双环形等基本拓扑的物理层组网,并支持基于基本拓扑的混合组网。10) 镜像支持单端口镜像和多端口镜像,镜像端口在不丢失数据的前提下应保证系统要求的转发速率。11) 通信安全支持用户密码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标准 技术 标书 工业 以太网 通用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