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理诗教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哲理诗教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古典诗歌鉴赏之哲理诗教案一、初步感知: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末二句寓哲理于形象,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作者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坚毅无畏的气概跃然纸上。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雪梅)梅花开放时,如果没有雪,则显示不出梅的神采韵致。雪虽有了,如没有诗,更会使
2、人平庸世俗。梅花开在傍晚的积雪中,咏梅的诗恰正作成,梅和雪,共同构成了最完整的美。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3、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被誉为宋人哲理诗压卷之作)这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宋杨万里过松塬晨炊漆公店)此诗亦有宋
3、哲理诗压卷之作之美誉,巧借景与事托寓哲思。诗人借翻山越岭的实际描写,道出一则深刻的哲理。一二两句,平白如话,先点题意:“下岭”有难,切莫“错喜欢”。三四两句,集中作答:困难是一个接着一个,正如进入丛山峻岭,翻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在那里等着呢!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千万不可松懈。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是一首登高远眺之作。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寥寥十个字,却将天地山河的万千气象收拢于笔端,缩龙成寸,快人胸襟。结尾两句写当前实感,眼界更阔,立足更远,不仅表达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而且注入了诗人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热力和激情。二、关于哲理诗
4、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有的哲理诗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多是四句的绝句。哲理诗的演变,经历了由断章散句到完章整篇的发展过程,如诗经中的哲理性篇章,大都是断章散句;直至汉魏六朝,古代哲理诗才真正出现完整成熟的作品。从创作实际看,魏晋以至明清,既有构思完整的哲理诗篇,也有大量散见于抒情、叙事、山水、咏古等诗体中的哲理散句。这些哲理散句,大多形散而意足,形象独立而意义完整,因此无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5、和认识意义。如诗经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陶潜之“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杜甫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禹锡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元稹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苏麟之“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轼之“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陆游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龚自珍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不过,中国古代哲理诗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独立完整的哲理佳作中。 鉴赏这类诗歌不仅要感受诗中鲜活的艺术形象,还要把握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深刻认识,从而领悟诗歌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三、哲理诗的类型: 1、借景说理此类诗与写
6、景抒情类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寄寓某种道理或为说理作铺垫的。例如: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渠:代词,指方塘。 许:这样。字面解读:半亩大的水塘像明镜一样,倒映在水中的天色和云彩不停地晃动。要问水塘为什么这样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哲理解读:(一)解读艺术形象:本诗乍看似乎“文不对题”,其实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本体-借景说理-喻体清澈的方塘-优美的文章源头活水-生活体验(二)解读隐含理趣:原意: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新意: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吐
7、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才能与时俱进。例如: 过沙头 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这首诗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不知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流速的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2、借物说理 这类诗通常是借助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种特点,来寄寓某种道理的。 例如: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哲
8、理解读三四句:才知道把它锁在金笼里,实在比不上让它在山林里自由啼鸣的悦耳动听。笼中鸟 林中鸟 (对比)朝中排挤 放情山水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物之美在能自由自在。如: 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鉴赏这首诗我们就可以先从形象入手。从一二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在高高的桐树上,饮着清露的蝉,它清脆悦耳的鸣叫声飞出疏桐,传向远方。接着作者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点明了蝉声远播并非凭借外物外力。 诗人咏物的目的何在呢?我们知道,以物喻人是咏物诗常用的手法,因而,理解形象的第二步就要弄清蝉与人的内在联系。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在诗中,“垂緌”“居高”“饮清露”
9、的外在形象美,很自然会让人联系到人的品行高洁的美,不借助秋风传声,也自然会让人联想到不借助外部事物外部力量传播名声。至此,我们不难这样理解,本诗表达的心情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无需某种外在的凭借,自然会美名远扬。 再看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画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诗中两个形象琴和指,以及两个问句上看,我们可以顺着作者的思路作这样的思考:琴声从何而来?“琴”本身不发声,“指”本身也无法发音,只有二者相互配合作用,才能产生优美的乐声。由此生发开去,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不难让人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常常需要互相配合(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 诗歌形象的把握
10、要从诗中描写的外在特点入手,进而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联想,由物到人或到事,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互相联系,认真揣摩,才能较准确地理解把握诗歌所要阐述的道理。 3、即事说理就是借助具体的事情,通过对这些事情的记叙、描述、议论,传达抽象而深刻的道理。如: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诗人何绍基在京当官,一天收到来自家乡湖南的书信,说他家人为三尺屋地跟邻居争吵起来,要求他出面帮助打官司,诗人看信后只写了一首诗寄回,家人看了此诗后,就平息了一场风波。哲理解读:全诗喻理警世,人生在世,不过百年,点滴小利,转眼即逝,何必
11、为“三尺地”而败坏自己的品德!四、方法点拨1、哲理诗特点归纳: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较深刻。2、表达哲理的形式:借景说理、即事说理、托物说理。 3、哲理诗常见手法及修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借古喻今、比喻、对比等。 4、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 -(由表及里)-哲理解读-(由浅入深)-隐含理趣:原意-(由此及彼)-新意五、高考引路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辽宁)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夜深 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2、(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表现的心境是“悲”,周诗表现的心境是“静”。与此照应,王诗写了“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周诗写了“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2)王诗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的情景,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两位诗人用不同的景衬托出了不同的心境。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09天
13、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笋光。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 。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14、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问题。(2009北京)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 准拟:准定。(1)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
15、略作分析。答: 。参考答案:(1) 苏轼 辛弃疾 豪放派(2)作者是以达观、豪迈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诗人乘舟南行,陶醉秋色湖光。忽然风起浪涌,船不能行,被迫滞留在黄陵庙下,但诗人没有焦躁牢骚,反而吟唱道:“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险恶的风浪只不过是水神为挽留而召唤来的粼粼细浪,他仍然瞩目烂漫斜阳,把风波险阻当作感受世事人生的机遇。又如下阕“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险恶的风浪中充满着对来日“风回”的信念,有了这“更好”的信念,那么今夜在风浪中“露宿”又算得了什么?在诗人耳内心中,风浪咆哮的声音竟如同水晶宫殿里传来的轻曼的霓裳羽衣曲,这分明是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胸怀。“问君何能尔
16、?”因为诗人有坚定的信念:明天准定登上岳阳楼。六、实战演练1、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回答:庐山的变化多端,说明了什么道理?答: 。参考答案: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问:此诗的主题是 。它告诫我们: 。参考答案:辨伪。 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3、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17、 问:本诗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 。参考答案: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 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
18、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参考答案:(1)所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2)(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
19、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试分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一句在结构方面的作用。答: 。参考答案:(1)此句是全诗的关键。一用疑问的方式,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二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形象刻画,又引发了下文的理性思考。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
20、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答: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答: 。参考答案:(1) “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 蕴含哲理:之一: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
21、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之二: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7、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问:“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 。参考答案:不仅写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强调了实践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探索精神。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 。参考答案: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22、志士的化身。 (完) 古典诗歌鉴赏之哲理诗学案一、初步感知: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宋卢梅坡雪梅)3、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被誉为宋人哲理诗压卷之作)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宋杨万里过松塬晨炊漆公店)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二、关于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它往往是
23、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有的哲理诗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多是四句的绝句。哲理诗的演变,经历了由断章散句到完章整篇的发展过程,如诗经中的哲理性篇章,大都是断章散句;直至汉魏六朝,古代哲理诗才真正出现完整成熟的作品。从创作实际看,魏晋以至明清,既有构思完整的哲理诗篇,也有大量散见于抒情、叙事、山水、咏古等诗体中的哲理散句。这些哲理散句,大多形散而意足,形象独立而意义完整,因此无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认识意义。如诗经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陶潜之“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24、,杜甫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禹锡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元稹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苏麟之“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轼之“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陆游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龚自珍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不过,中国古代哲理诗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独立完整的哲理佳作中。 鉴赏这类诗歌不仅要感受诗中鲜活的艺术形象,还要把握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深刻认识,从而领悟诗歌所包含的人生哲理。三、哲理诗的类型: 1、借景说理此类诗与写景抒情类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寄寓某种道理或为说理作铺垫的。
25、例如: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渠:代词,指方塘。 许:这样。字面解读:哲理解读:(一)解读艺术形象: 。(二)解读隐含理趣: 。原意: 。 新意: 。 例如: 过沙头 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2、借物说理 这类诗通常是借助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种特点,来寄寓某种道理的。 例如: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此诗是他受排挤从朝中被贬到安徽滁州时所写。哲理解读三四句:悟出: 。如: 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
26、自远,非是籍秋风。 再如: 琴 诗 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画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歌形象的把握要从诗中描写的外在特点入手,进而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联想,由物到人或到事,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互相联系,认真揣摩,才能较准确地理解把握诗歌所要阐述的道理。 3、即事说理就是借助具体的事情,通过对这些事情的记叙、描述、议论,传达抽象而深刻的道理。如: 诫子弟 (清) 何绍基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背景:哲理解读: 。 四、方法点拨1、哲理诗特点归纳: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给人以教益。内容上通俗易懂,但寓意较深刻。
27、2、表达哲理的形式:借景说理、即事说理、托物说理。 3、哲理诗常见手法及修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借古喻今、比喻、对比等。 4、欣赏哲理古诗的步骤:字面解读 -(由表及里)-哲理解读-(由浅入深)-隐含理趣:原意-(由此及彼)-新意五、高考引路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辽宁)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夜深 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 。(2) 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 。2
28、、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09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tu),笋光。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答: 。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 。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问题。(2009北京)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张孝祥:南宋初
29、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波神:水神。 准拟:准定。(1)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答: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答: 。六、实战演练1、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回答:庐山的变化多端,说明了什么道理?答: 。2、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
30、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问:此诗的主题是 。它告诫我们: 。3、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问:本诗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 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
31、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答: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观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试分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一句在结构方面的作用。答: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答: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答: 。7、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问:“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答: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