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过关专练题型突破四 实验探究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过关专练题型突破四 实验探究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过关专练题型突破四 实验探究题.pdf(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型突破四实验探究题类型O 探究物质变质后的组成1.(2020 衡阳)有位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该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 aO,C a(0H)2和C aC 03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探究】小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烧杯壁发热有C aO将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溶液变红有 C
2、 a(0H)2取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 C aC O3【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 a(0 H)2,理由是 o(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的操作内容是o(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 a O 和 C a C 03,可能含有C a(0 H)2。请写出生成C a C O s 的化学方程式:O【反思应用】(1)生石灰要 保存。(2)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3)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还需要学习更多化学知识才能
3、解决。2.(2 0 2 0 怀化)化学老师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 a O H 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猜想H:部分变质,既含有N a O H 又含有N a 2 c猜想I D:完全变质,全部是N a 2 c【查阅资料】i.已知反应:B a C l2+N a2C O3=2 N a C l+B a C O31i i.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 H如下:盐溶液N a C lN a 2 c。3 B a C l2p H等 于7大 于7等 于7【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
4、验结论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1 0.0 0 g溶 于5 0 m 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钢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静置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 有N a2C O3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蘸取少量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比较,测 出pHpH=l l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填化学式)滴 加 过 量B aC L溶液的目的是【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填“猜 想I”“猜 想n”或“猜想n i”)是正确的。【拓
5、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N aO 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 得 其 质 量 为9.8 5 g,则原试剂中N aO H的质量分数为(假定试剂中无其他杂质,忽略实验损耗)。【反 思】久置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 升】能否通过取适量试剂溶于水,然后滴加酚酸的方法作出判断: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类型包 探究反应后物质的组成3.(2 0 2 0 聊城)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试管编号1234加入试剂无色酚
6、醐试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钢溶液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试 管 中的实验现象是 O试 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O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反应后试管中的溶质进一步探究:某一小组将试管3、4中的物质分别过滤,得 到 滤 液A和B。甲、乙两同学对 滤 液A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 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 aO H;猜想二:N aO H 和 N a2 c。3;猜想三:N aO H 和 C aS H”。【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猜 想 成立乙: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甲、
7、乙两同学均验证猜想一成立,乙同学的实验操作为。【实验拓展】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A和B于小烧杯中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实质是_ _(从离子相互结合的角度分析)。【反思与评价】(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和氯化钢等物质发生反应。(2)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验证生成物,还应考虑反应物。4.(2 0 2 0 甘肃)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 m 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酸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
8、质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 有 Na2s0必 猜想二:_;猜想三:可 能 是 Na2sO4和 NaOH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理由:【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成立乙1可 于 力 耒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pt pzn AAZ._/y-t内 何 子 力 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猜想二成立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 o【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
9、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5.(2020 贵 港)某校甲、乙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分别做了 A、B、C三组实验:稀盐酸 Na2c。3溶液4Ca(OH卜溶液 Ca(OH溶液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C组实验的现象为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同时将三组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对气体成分及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D 2A l+2N a0H+2H20=2N aA 102+3H21(2)NaA102+H C l+H20=N a C l+A1(
10、OH)31A1(0H)3+N a0H=N aA 102+2H20【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组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紫色石蕊溶气体为C02、H2;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液变红色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 A l C L、N a C l、_ _ _ _ _ _ _ _ _ _ _ _、H C 1乙组分别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往一支试管中先滴入足量B a C b 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酸溶液只观察到溶液变红色气体为力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N a A 102 N a C l、往另一支试管 N a O H中不断滴入稀盐酸【交流与反思】(1)乙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组同学得出气体成分的结论不严谨,其理
11、由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甲、乙小组同学所做实验相同,得出的实验结论却不同,原因是O【拓展与应用】只用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A 1 C 1 3 与过量Na OH 在溶液中的反应:。6.(2 01 9 长沙)小华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 z Oj 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a202+2 C 02=2 N a2C 03+02,2 Na202+2 H20=4 Na 0H+021 o他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C 02 并验证其与岫
12、2。2的反应:(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O反应后装置C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小华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 2 c。3;猜想二:Na 2 c 和Na202;猜想三:Na 2 c。3和 Na OH。你认为还可能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样品中一定没有Na202取少量实验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 a C h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三正确取少量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_ _
13、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NaOH,原因可能是O7.(2020*昆明)K31Fe(C2()4)3 3上0(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小李和小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K3Fe(C204)3 3H20的热分解产物。【查阅资料】碱石灰可用于吸收(X L水蒸气;含有Fe?+的盐溶液可与K3Fe(CN)6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含有Fe?f的盐溶液可与KSCN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提出问题】样品完全分解后,除水蒸气外还生成哪些产物?【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气体产物中含有CO;猜想
14、二:气体产物中含有C02;猜想三:气体产物中含有 O【实验探究】(1)探究气体产物小李同学对气体产物进行探究,设计如图实验(夹持装置及部分装置省略):A R C D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 置D中的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猜想 正确。(2)探究固体产物小赵同学对固体产物进行如表探究。K3Fe(C204)3 3乩0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经实验证明无磁性)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再进行如表实验:【实验结论】K3Fe(C204)3 3H20的热分解产物有实验现象结论取滤液加入硫酸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固体中含有K2c取滤渣加入硫酸溶解后,分成两份一份中加
15、入K3Fe(CN)6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固体中含有Feo另一份中加入KSCN溶液变为红色固体中含有_ _ _ _ _ _ _ _ _种。【拓展延伸】晒制蓝图时,用&Fe COD 3 3H2O作感光剂,其光解反应有Fee?。,生成。432 g FeCzO,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和两种含有相同元素的气体,则两种气体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0类型自 探究混合物的组成8.(2 0 2 0 内江)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实验后在整理实验室时,得到白色固体药品,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硫酸钠中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探究其成分,进行
16、如下探究活动:【猜想与假设】针对其组成:猜想一:含有N a 2 c。3和N a 2 s O ;猜想二:含有N a 2 s和N a HC O s;猜想三:含有 o【实验探究】实 验I: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n:取加热后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后,再滴加氯化钢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实验分析及结论】(1)实 验I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实验n中,滴加氯化钢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 验i中可判断猜想 成立。综 合 实 验I、n,可判断猜想 不成立。【拓展延伸】若N a 2 s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
17、 a HC O3,提 纯N a 2 s 0 4溶液的实验方案是。9.(2 0 2 0 邵阳)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小明在化学实验室清点化学药品时发现一包粉末状固体,这包粉末状固体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钢、硫酸钠、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其成分,小明做了如下实验:(1)取少量粉末状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未溶固体A和上层无色清液B。小明根据上述现象确定粉末状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填物质的化学式)。(2)进一步探究固体A的成分【提出问题】固 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I:B a C 03 II:ID:B a S 04【实验与探究】实验步骤实
18、验现象实验结论相关化学方程式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一猜 想II正确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可以确定粉末状固体中一定含有O类型画探究标签残缺的溶液组成1 0.(2 0 2 0 泰安)某同学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经实验员分析可知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 aC l、N aO H、N a2cO 3、N aH C O s中的一种,为确认溶液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物质N aC l N aO HN a2cO3N aH C O3常温下的溶解度/g3 610921.59.6常温下稀溶液的p H713119
19、请回答下列问题:*操 作 ,酚 献 试 液操作,稀 盐 酸 乙【实验探究1】如右图乙所示,在操作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 a C L则实验现象应是;在进行操作时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的物质是 O【探究结论】分析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 质 可 能 是 上 述 四 种 物 质 中 的,你的判断依据是_ O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讨论质疑】有同学认为以上分析不严密,需要进一步实验确定,于是又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探究2向操作后试管中的溶液中滴加过量C aC L溶液(中性),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又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探究2可
20、确定原瓶溶液中的溶质应该是0【反思拓展】造成该溶液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2019 泰安)在整理实验室时,同学发现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见下图所示),其中2、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7号溶液分别是10%N a0H溶液、饱和石灰水、10%N a2c溶液、10%C aC L溶液、10%稀盐酸中的一种。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婴 吵|7 3 T/Z)Na/)网 儿 N瞿 羽I 2 3 4 5 6 7【实验目的】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探究部分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查阅资料】C aC k溶液呈中
21、性,能与N a2c发生复分解反应;(2)C a(0H)2+N aH C 03=C aC 031 +N a0H+H20;N aO H+N aH C 03=N a2C 03+H20o【实验探究】(1)分别取2、3、4、5、7号溶液于5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 现3、4、5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3种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2)分别取2号5.5 5 g和7号3.6 5 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加 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 入5号溶液的
22、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7号溶液是(填名称);图1中b点数据为 g;图2中h-k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N a O H;N a 2 c O 3;N a O H、N a2C O3;N a O H、C a(O H)2;。【实验反思】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无摩的是(填字母)。A.5号试剂可能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B.该实验无法确定各种试剂,没有完成实验目的C.图1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h-k段表示D.碳酸氢钠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
23、应类型所 探究物质的性质1 2.(2 0 2 0 龙东地区)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NaOH溶液j-C u S O,溶液於稀硫酸1-N a O H 溶液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镂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实验一的现象:O实验二的现象:O【实验反思与拓展】(3)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酸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2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5)由实验三联想到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CO2溶于水)甲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0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溶液,当观察到 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13.(2020 湖州)氯气(CL)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假 设1: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25、假设2: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由溶液变红可知氯水显 性,从而知道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假设2成立。(2)小明对褪色现象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了解到氯水有漂白性。氯水中有氯气分子,还有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盐酸和次氯酸(HC1O)。他对氯水的漂白性提出了 3种假设:A.盐酸有漂白性 B.氯气有漂白性 C.次氯酸有漂白性经过认真思考,小明否定了假设A,请写出依据。实验室制备的氯气往往带有水蒸气和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必须要用纯净、干燥的氯气。图甲是小明为了干燥氯气所设计的装置图。请在图甲中将广口瓶中的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春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中考 专题 复习 知识点 过关 题型 突破 实验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