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试卷A(解析版).pdf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试卷A(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试卷A(解析版).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生物仿真模拟试卷A(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0年 6 月,科研工作者在浙江丽水市百山祖国家公园内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在溪沟中发现一种体小、叫声奇特的角蟾,后经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其为一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百山祖角蟾。百山祖角蟾主要栖息在常绿阔叶林附近的山涧溪流,该生境内还分布有淡肩角蟾、棘胸蛙、秉志肥螂等两栖动物,这些物种对溪流的水质及周围植被的要求较为严苛。下列关于
2、百山祖角蟾的叙述,正确的是()A.百山祖角蟾与该地区的其他动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B.百山祖角蟾体型较小,适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百山祖角蟾与其他两栖动物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D.百山祖角蟾奇特的叫声是环境诱导其发生变异的结果【答案】C【解析】解:A、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百山祖角蟾与该地区的其他动物不能称为一个群落,A 错误;B、百山祖角蟾属于两栖类爬行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不适于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C、结合题意可知,初步确定百山祖角蟾为一新物利与其他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故百山祖角蟾与其他两栖动物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C 正确;D、变异在环境选择即已发生,环境
3、只是对其起选择并保留作用,故不是环境诱导百山祖角蟾变异,D错误。故选:Co2.科研人员研究油菜素内酯(BR)和生长素(IAA)对大麦胚芽鞘切段的影响,以及单独使用一定浓度的BR 处理小麦胚芽鞘后,内源IAA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表,IAAlh+BR表示先用添加了适宜浓度的 IAA的培养液处理lh 后,再转入添加了适宜浓度(本实验中所有BR浓度全是Im oM/i)的 BR的培养液中处理;IAA+BR表示同时用添加了 IAA和 BR的营养液处理:BRlh+IAA表示先用添加适宜浓度 的 BR的培养液处理lh 后,再转入添加了适宜浓度的IAA的培养液中处理;TIBA是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下列分析
4、错误的()处理胚芽鞘切段净伸长量/cm空白对照0.71IAA1.04BR1.12IAAlh+BR1.15IAA+BR1.6BRlh+IAA1.53(展二。Ed)麻和w一A.BR处理超过36h后开始抑制IAA的合成B.BR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促进胚芽鞘的伸长C.IAA可通过促进细胞生长进而促进胚芽鞘切断伸长D.BR和 IAA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两者同时处理组及先用BR再用IAA的处理组【答案】A【解析】解:A、据图分析可知,BR处理超过36h后促进IAA的合成的作用开始减弱,A 错误;B、图中曲线表明,BR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促进胚芽鞘的伸长,B 正确;C、表中数据表明,IAA可通过
5、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进而促进胚芽鞘切断伸长,C 正确;D、BR和 IAA的协同作用体现在两者同时处理组或先用BR再用1AA的处理组,D 正确。故选:Ao3.一对外表和智力均正常的夫妇生出一名1 8 号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对三人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丈夫染色体正常,图 1表示妻子的18号染色体结构及其经减数分裂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图 2 表示胎儿的18号染色体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 1图 2A.妻子和胎儿的染色体均发生了结构变异B.妻 子 18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C.胎儿的18号染色体部分区段出现了三体D.该胎儿的染色体数目为47条【答案】D【解析】解:A、妻子染色体发生了倒位,而胎
6、儿染色体发生了缺失和重复,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 正确;B、妻 子 18号染色体发生了倒位,所以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 正确;C、从图2 看出胎儿染色体含有三个A 的片段,所以部分区段出现三体,C 正确;D、胎儿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仍然为4 6 条,D 错误。故选:D。4.人胚胎发育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需要调整神经细胞的数量,使之与受神经细胞支配的细胞数量相适应,以保证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精确调节。部分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机理如图图。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B.生长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C.神经细胞在凋亡过程中不会形成凋亡小体D.凋亡后
7、的细胞被邻近细胞吞噬过程中发生炎症反应【答案】B【解析】解:A、细胞凋亡属于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通过细胞凋亡可保持正常的细胞数量,以保证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精确调节,因此细胞凋亡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A 错误;B、据图可知,特殊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部分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而细胞的凋亡受基因的控制,因此生长因子可能影响 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促进了细胞凋亡,B正确;C、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容物不释放出来,而是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神经细胞在凋亡过程中也会形成凋亡小体,C错误;D、细胞的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会发生炎症反应,D错误。故 选:B.5.如果一个人经常发生肌肉抽搐,经验
8、血测定发现其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偏低,这说明钙离子在体内起到的作 用 是()A.调节渗透压平衡 B.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C.维持正常的pH D.组成体内的化合物【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验血测定发现其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偏低,结果表现为经常发生肌肉抽搐,说明钙离子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缺少时会表现为缺乏症。故选:Bo6.“山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请结合生态学原理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用标志重捕法B.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C.生态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9、是通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有机污染的池塘水流经稻田后,流出的水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原因是水稻等作物消耗了大量有机质【答案】D【解析】解:A、调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这是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材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正确;B、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故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B正确;C、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生态农亚增加了能量利用的途径,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D、水稻不能直接利用有机质,出现
10、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由于水稻等作物与藻类竞争光照和N、P等无机盐,以及动物摄食和微生物等产生的杀藻物质一系列因素,使流出的水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D 错误。故选:D。7.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 是()A.细胞核的核孔有利于各种物质出入,核仁是装配核糖体的场所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区室化,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细胞质中存在大面积的内质网,便于其与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建立联系及酶的附着D.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核退化并排出是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有利于氧的运输【答案】A【解析】解:A、细胞核有核孔有利
11、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而不是各种物质出入,核孔具有选择性,核仁可以生产装配核糖体的元件rRNA,A 错误;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区室化,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B 正确;C、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便 F 其与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建立联系,同时内质网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有利于酶的吸附,C 正确;D、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细胞核退化并排出是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这样可容纳更多的血红蛋白,有利于氧气的运输,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具体体现,D 正确。故选:Ao8.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
12、确的是()注:一表示细胞分布的时期。A.阻断I 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B.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 即可C.阻断H处理与阻断I 相同,经过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 期D.营养限制性培养也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答案】D【解析】解:A、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会导致解除抑制后DNA也无法正常复制,A错误;B、为了防止之前加的阻断物质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因此解除阻断时应更换i E 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应保证有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否则会停留在不确定的时期,B错误;C、阻断I I 处理与
13、阻断I 处理不同,细胞停留时期不同,C错误;D、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故培养液中用缺乏血清的培养液培养也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D正确。故选:D。9.人类的ABO血型由三个复等位基因I A、I B 和 i 控制,其中I A 与 I B 表现为共显性,I A、I B 对 i 完全显性。已知人群中I A 基因频率为0.1,I B 基因频率为0.1,i 基因频率为0.8。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部分已知血型的家庭成员见标注,该家族中另有部分个体患甲型血友病,其中4 号个体不含甲型血友病基因,已知男性人群中甲型血友病患者的概率为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患 病 男 性O正常
14、女性正常男性A.甲型血友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人群中O血型个体占8 0%C.10 号个体与11号个体不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D.10 号个体为甲型血友病患者且同时为A B型血的概率为&136【答案】D【解析】解:A、已知4 号个体不含甲型血友病基因,因此6 号的致病基因只来自3号,且 3和 4 表型正常,因此甲型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错误;B、O血型个体基因型为i i,已知i 基因频率为0.8,则人群中。血型个体占0.8 x 0.8=64%,B错误;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10 号个体与11号个体有共同的祖父母,因此他们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15、C错误:D、由 于 IB基 因 频 率 为 0.1,i基 因 频 率 为 0.8,因 此 1 号个体基因型为IBIB的 概 率 为 0.1x 0 1?(2x 0.8 x 0.1+0.1x 0.1)=_ L,曲 的概率为2 d 2 号个体为A B血型,基因型为日卢,i 号个体产生的配17 17子含有F 的 占 工+J l x 工=_t,含 i 的配子 为 型 x 上2 号 个 体 产 生 的 配 子 声=:,5 号17 17 2 17 17 2 17个 体 是B型血,基 因 型 为IBIB的概率为_ L x 工+(A xl+A xl)=_L,四 的概率为17 2 17 2 17 2 17 17
16、2(_ L x l+_ L x l)=且,产生的配子中含F 的占_ L+_ L x 工=里,含 i 的 占 且、上=_ ,3号的基17 2 17 2 17 17 17 2 17 17 2 17因型为i i.4 号的基因型为IAIB,6 号的基因型为21与,B j,产生的配子为工、J j B、X i,因 此 i o2 2 4 4 2号个体为A B血型的概率 为 里 x 上=里,2 号患血友病,则 5 号为携带者,6 号患血友病,则 10 号患血17 4 68友病的概率为工,因 此 10 号个体为甲型血友病患者且同时为A B型血的概率为1 3、工=卫,D正确。2 68 2 136故选:D。10 .
17、如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 H 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 =7的试管中的淀粉水解速率仅与淀粉酶活性有关B.p H 为 3 和 7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结构相同C.将 p H=1 3 的试管中的p H 调至7后继续实验l h,则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D.与淀粉结合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答案】C【解析】解:A、淀粉的水解速率与酶的含量、淀粉酶的活性、反应温度、p H等条件有关,A 错误;B、p H 影响酶的空间结构,在最适p H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最稳定,活性最强,故在p H 为 7时,酶的结构比p H为 3时稳定,在这两种p H条件下,淀粉酶的
18、结构不同,B错误;C、由图可知,p H=13 时,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说明淀粉末被分解,可知淀粉酶已失活,因此再将p H 调为7,酶促反应也不能进行,因此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C正确;D、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成-底物复合物发生一定的性状变化,使底物变成产物,并从复合物上脱落,同时酶分子恢复原状,因此与淀粉结合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发生的改变是可逆的,D错误。故选:C o11.黑藻叶细胞可用来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B.在细
19、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变大C.在实验过程中,a、b 处浓度大小可能为a b、a=b 或 abD.相邻叶绿体的平均距离不断变大说明叶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答案】B【解析】解:A、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变大,A 正确;B、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阶段,细胞不断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小,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变小,B 错误;C、图示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开,此时细胞有可能处于渗透平衡、有可能正在质壁分离,有可能正在质壁分离复原,故 a、b 处浓度大小可能为a b、a=b 或 aVb,C 正确:D、相邻叶绿体的平均距离不断变大说明细胞吸水膨胀,即细胞处于质壁
20、分离复原过程,D 正确。故选:Bo1 2.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假设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源于胚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氢全部用来还原丙酮酸B.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先减少后增加C.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0 2 的摩尔数的比值低于1D.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组成物质的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d)【答案】D【解析】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氢全部用来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21、,A错误;B、由于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一直下降,B错误;C、由于有氧呼吸过程中,分 解1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6分子0 2,产生6分子C O 2,所以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0 2的摩尔数的比值等于I,C错误;D、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96-1 2 0小时为27-5=22 m g,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 力 D正确。故选:D。1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D N 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生物学的阶
22、段。下列关于D N 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B.不同的DNA分子中碱基种类和碱基数量均不同C.DN A结构的稳定性与不同类型的碱基对比例有关D.一条链中的瞟吟碱基数目与互补链的喀咤碱基数目相同【答案】B【解析】解:A、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B、不同的D N A分子中碱基种类、碱基数量均可能相同,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C、DN A分子中,A与T之间两个氢键,C与G之间三个氢键,氢键数目越多,DNA分子结构越稳定,DNA结构的稳定性与不同类型的碱基对比例有关,C正确;D、D N A分子中噂吟和啥咤配对,一条
23、链中的口票吟碱基数目与互补链的喘咤碱基数目相同,D正确。故选:Bo1 4.某些糖尿病是胰岛p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的。给这种糖尿病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别注射适量普通胰岛素和新研制的“智能”胰岛素I A,测量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rr.s-s就 尔 内 小 仪A.正常小鼠在注射普通胰岛素后的2-3 h内,肝糖原的分解比注射IA的更快B.使用IA 的优点之一是血糖浓度在正常小鼠体内下降较慢,避免低血糖的风险C.IA 与普通胰岛素对糖尿病鼠的降糖效果相当D.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的糖尿病小鼠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缓解症状【答案】C【解析】解:A、正常小鼠在注射普通胰岛素后的2-
24、3 h 内,血糖浓度升高速度快于智能胰岛素,说明肝糖原的分解比注射IA 的更快,A 正确;B、由图中曲线可知,相较于胰岛素,使用IA 后血糖浓度在正常小鼠体内下降较慢,避免低血糖的风险,B 正确;C、胰岛素会将血糖障至60mgTL”(低血糖),而 IA 能将血糖降至100mg7 1/1 左右;IA 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约10个小时,而胰岛素只能维持2 小时左右,因此与普通胰岛素相比,对糖尿病鼠1A的降糖效果更持久,C 错误;D、由细胞异常凋亡引起的糖尿病小鼠可通过注射胰岛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降低血糖,缓解高血糖症状,D 正确。故选:Co1 5.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当细胞
25、衰老或受不可修复的DNA损伤时,线粒体会释放细胞色素c 并经过一系列反应引起细胞凋亡,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Y ATPAM ,前体 ATPApP I蛋白Aa!活化的C-9能 迎 工C-3蹲一 细胞凋亡细胞色素cA.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大有利于细胞色素c 释放到细胞溶胶中B.衰老细胞释放的细胞色素c 可能较少,C-9 酶更容易被活化C.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抵御外界的干扰和维持机体自身的稳定D.激活癌细胞的C-9 酶或C-3 酶有可能是研制治疗癌症药物的思路【答案】B【解析】解:A、由图可知,细胞色素c 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增大线粒体膜通透性,有利于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A 正确;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省 普通高校 招生 科目 考试 生物 仿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