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病生试题库答案.pdf
《2023年病生试题库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病生试题库答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理专业病生习题一一参考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 0CEEDACBEEB三、判断题12A B C D EA B D1、错2、错3、对四、填空题1、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死亡2、因素、条件3、损伤与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与整体五、名词解释1、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超过自身调节的限度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生命活动。2、不完全康复:是指病因及其引起的损害得到控制,重要症状已消失但仍留下了某种不可恢复的病变和后遗症。3、b r a i n d e a t h:脑死亡。全脑的功能发生了不可逆性的停止。4、诱因:是指那些自身虽不能直接引起疾病,但可以促进疾病发生
2、发展的因素。5、病 因:是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特定因素或主线因素。六、问 答 题(答题要点)1、什么是脑死亡,其判断标准有哪些?答:脑死亡是指全脑的功能发生了不可逆性的停止。脑死亡判断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脑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液循环停止。2、引起疾病的因素有哪些?答:引起疾病的因素简称病因,重要有:生物,理化,遗传,营养,免疫,先天,精神、心理和社会性等因素。第一章应激一、单项选择题四、填空题1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2 .警惕期、抵抗期、衰竭期。3 .减少、增长4 .凡能引起应激反映
3、的各种刺激因素,外环境物质因素,机体内环境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五、名词解释1、s t r e s s: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强烈的体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映。2、s t r e s s o r:应激原是指凡能引起机体应激反映的各种刺激因素。3、s t r e s s d i e a s e :应激性疾病是指以应激引起的损害为重要表现的疾病。4、热休克蛋白(H S P):是指在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长的一组蛋白质。5、全身适应综合征(G A S):假如劣性应激原连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或应激综
4、合征。6、急性期反映蛋白(A P):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因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浓度迅速发生变化,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反映蛋白。六、问答题(答题要点)1、何为急性期反映蛋白?其重要生物学功能有那些?答: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因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浓度迅速发生变化,这些蛋白称为急性期反映蛋白。急性期反映蛋白是一种迅速的机体非特异性防御反映。种类很多,重要生物功能有:克制蛋白酶;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抗感染、抗损伤;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清除自由基。2、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答:(1)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胃黏膜缺血;(2)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胃腔内H+向黏液内反向弥
5、散。3、什么是全身适应综合征?分为哪三期?答:假如劣性应激原连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或应激综合征。分为:警惕期、抵抗期、衰竭期。4、试述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的防御代偿意义和不利影响。答:应激时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上述两方面的效应,对提高机体防御功能会引起一些积极有利的作用,同时对机体也能导致一些悲观的影响。有利作用:(1)增强心功能;(2)体内脏器血液重新分布,维持重要生命脏器的血液供应,保证骨骼肌在应付紧急情况时的活动需要;(3)扩张支气管满足应激时机体对氧需求量的增长;(4)促进糖原和脂肪的
6、分解,提供更多的能量物质;(5)中枢神经系统(C N S)兴奋性增强(6)促进其他激素分泌,加强各激素间的互相作用等。不利作用:(1)局部组织器官缺血;(2)心血管应激性损伤;(3)能量物质大量消耗;(4)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第七章水 电解质代谢紊乱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 0cBBECBBBAD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 0DDEI)CDBDEC2 12 22 32 42 5EDDAE三、判断题123456A D EB C DA B C DEA B CDA EA B C D1 .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
7、.对 1 0.对四、填空题1 .多于,低于 1 3 0 mmol/L,2 8 0 mmol/L 以下2 .多于,超过 1 50 mmol/L,3 1 0 mmol/L 以上3 .增长、明显减少4 .明显减少、减少不明显5.细胞外液,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6.血管内外液体互换失平衡,体内外液体互换失平衡一钠、水潴留7.组织间隙,体腔8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渗压减少、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淋巴回流受阻9 .5.5mmol/L、肾排钾障碍1 0 .碱、酸性五、名词解释1、脱水:是指体液量明显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变化的一种病理过程。2、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钠浓度超
8、过1 50 mmol/L,血浆渗透压在3 1 0 mmol/L以上的脱水。3、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4、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5、反常性酸性尿:一般碱中毒时尿液呈碱性,但由低钾血症引起的碱中毒,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减少,使肾排K 减少而排K增多,尿液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性尿。6、反常性碱性尿: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但高钾血症引起的酸中毒,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浓度增高,H*浓度减少,使肾排H 碱少而K 排增多,尿液呈碱性,故称反常性碱性尿。7、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8、积水:过多的液体在体腔中枳聚。六、问 答
9、 题(答题要点)1、简述低渗性脱水引起外周循环障碍的机制。答:低渗性脱水引起外周循环障碍的重要机制:(1)体液丢失使细胞外液量减少;(2)由于细胞外液相对呈低渗状态,水向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3)由于低渗,对口渴中枢的刺激减少而饮水减少;(4)细胞外液低渗使A D H 分泌减少,初期尿量增多可加重细胞外液量的进一步减少,故易导致休克。2、简述高渗性脱水初期出现尿少、尿钠浓度增高的机制。答:高渗性脱水时,体液丢失使细胞外液量减少;又因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可通过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A DH 分泌增长,A DH 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取,因而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长。由于初期
10、血容量减少不明显及细胞外液高渗,故醛固酮分泌可不增长,所以尿钠浓度增高。3、简述低钾血症对神经一肌肉的影响及其机制。答: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减少,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细胞外钾急剧减少,而细胞内钾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根据N e r n s t 方程,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需要增大刺激强度才干引起兴奋,即兴奋性减少.4、简述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及其机制。答: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重要与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有关,表现为:(1)心肌兴奋性出现先升高后减少的双向变化;(2)传导性减少;(3)自律性减少;(4)收缩性减弱。重症高钾血症可以出现心室纤
11、颤和心跳骤停。这是导致高钾血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5、钾代谢紊乱与酸碱平衡紊乱有何关系?答:(1)低钾血症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但尿液呈酸性。其发生机制:低钾血症时,细胞内K.外流,细胞外的H 和 N a,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外液H 浓度减少而引起代谢性碱中毒;因细胞外液 与细胞内K 互换,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内I 增多而I减少,促使肾泌H 、排 N H;和重吸取H C0 3-增 长,出现血液为碱性而尿液呈酸性的现象,即反常性酸性尿。(2)高钾血症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但尿液呈碱性。高钾血症时,因细胞外液K 增多而移入细胞内,细胞内印移至细胞外,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K*-N a 互换增
12、强,-N a 互换减弱,结 果 引 起肾排减少,尿液呈碱性,即反常性碱性尿。6、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答:(1)血管内外液体互换失衡一组织液的生成大于回流: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淋巴回流受阻。(2)体内外液体互换失衡一钠水潴留: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取钠、水增多。7、某患儿腹泻4 天,天天水样便1 0 余次,试分析该患儿可发生哪些水电解质紊乱?答:(1)水样便4 天,导致失水多于失钠,引起高渗性脱水。(2)消化液富含钾,故频繁腹泻可引起低钾血症。第八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 0二、多项选择题CADBADEB
13、DA1 11 21 31 41 5ECAAC三、判断题1234567891 0A BCDEA CBCDEA BDEA BCEA CDEBCDA BCDEA BDE1 1BCDE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错 9.对1 0.对四、填空题1、HCO 3-减少减少负值2、细胞外H+与细胞内K+互换肾小管排氢增长,排钾减少3、C O 2 为脂溶性气体CO 2 可直接扩张脑血管4、细胞内外离子互换和细胞内缓冲肾脏的调节5、高低五、名词解释1、标准碳酸氢盐(s t a n d a r d b ic a r b o n a t e,S B):是全血在标准条件下(即血液温度在3
14、 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 0 0%,用 P a CO 2 4 0 m m Hg 的气体平衡)所测得的血浆HCCh-含量。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正常范围是2 2-2 7 m m o l/L,平均为2 4 m m o l/L。2、实际碳酸级盐(a c t u a l b ic a r b o n a t e ,A B):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在实际P a CO z、体温和血氧饱和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 3-浓度。正常情况下A B与 S B相等,为 2 2-2 7 m m o l/L,平均为 2 4 m m o l/L。3、a n io n g a p,A G: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
15、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正常范围是1 0 T 4 m m o l/L,平均为1 2 m m o l/L4、肾小管性酸中毒:是指肾近曲小管Na HCO s 重吸取障碍和远端肾小管排H 障碍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六、问答题(答题要点)1、频繁呕吐易引起何种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答:频繁呕吐易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由于频繁呕吐导致含HC1的胃液大量丢失,使来自胃壁、肠液和胰腺中的HCO3-不能被H+中和,而由小肠粘膜大量吸取入血,使血浆HCCh-浓度升高发生代谢性碱中毒;胃液丢失还伴有k+和c r的丢失,引起低钾血症和低氯血症,两者均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体液丢失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肾重吸取N a H
16、 CCh一增多。2、为什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比代谢性酸中毒明显?答:由于呼吸性酸中毒除了酸中毒外尚有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潴留。P a CO 2 t 一脑血管扩张一通透性升高,脑充血、水肿;P a CO 2 t -中枢神经系统的pH下降更为显著一脑细胞严重酸中毒,严重时可发生肺性脑病。3、简述严重酸中毒易引起休克的机制?答:(1)严重酸中毒引起的高钾血症,可导致室颤和心脏停搏使心输出量减少引起休克。(2)酸中毒自身可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引起休克。(3)酸中毒使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映性减少,导致血管容量扩大,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4、试述代谢性酸中毒减少心肌收缩力的机制。答:
17、机制为:(1)H+增多可竞争性克制Ca?+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2)H*克制Ca 2+内流(3)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Ca 2+,从而克制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使心肌收缩力减少。5、仅测定血p H 值来判断酸碱失衡有何局限性?答:因 p H 取决于血液中1I C0 3 与 H (h 的比值,所以仅测定血p H 值来判断酸碱失衡有其局限性:(1)不能区别酸碱平衡紊乱的性质是代谢性还是呼吸性;(2)不能排除代偿性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及相消性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第九章发热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BDCBBADCEAEDEBD三、判断题12345ABCD
18、EABCBCDEABCEABCDE1.错 2.错 3.对4.错 5.错四、填空题1.加深加快,碱2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3 .体温上升期、体温高峰期、体温下降期五、名词解释1、f e v e r:发热。是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体温 升 高(高于正常值0.5 C)称为发热。2 e n d o g e n o u s p y r o g e n,EP:内生致热原。产 EP 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3、过热:非调节性体温升高,体 温 调 定 点 并 未 发 生 移 动,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 散 热 障 碍 等 引 起 的 被
19、动 性 体 温 升 高。4、发热激活物:能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一类物质,涉及外致热原与某些体内产物。六、问答题1.试述对发热患者的护理及防治方面的原则。答:(1)防治原发病;(2)对不明因素、一般性发热不急于退热;(3)下列情况应及时退热:高 热(39度)、急性肿瘤、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妇女;(4)解热措施:药物解热、物理降温;(5)一般护理涉及:防止交叉感染。每 4 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烧患者2 小时测一次。观测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等。体温骤降者防治虚脱现象。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等。2.简述发热的临
20、床分期及热代谢特点。答:典型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连续期,体温下降期。(1)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特点是散热减少、产热增长,产热大于散热;(2)高热连续期,热代谢特点是机体产热较正常时增长,散热也相应增强,体温维持在与体温调定点相适应的高水平;(3)体温下降期,热代谢特点是机体产热减少,而散热进一步增长,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至与正常体温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3.发热时机体心血管系统有何变化?答:发热时机体心血管系统有:通常情况下,体温每升高1。C,心率约增长18 次/分,儿童增长的更快。心率加快重要是由于热血对窦房结的刺激所致。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增长心输出量,但心率过快,心输出量反而下降
21、。在体温上升期,由于外周血管收缩和心率增快,血压可稍微升高;在高热连续期,由于血管舒张可使血压轻度下降;在体温下降期,可因大量出汗而导致虚脱,甚至循环衰竭。4 .哪些情况应及时解热,为什么?答:下列情况应及时退热:高 热(3 9度),急性肿瘤,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妇女。第十章缺氧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ADBDEBCECBBI)DAD三、判断题1234A B C D EA CA B C D EA C D1.错2.对 3.错 4.错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 0.对四、填空题1 .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2 .代谢
22、耗氧率、机体代偿能力3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4 .细胞膜,线粒体,溶酶体5 .H b C O 自身失去携带氧的能力,H b C O 使氧离曲线左移五、名词解释1、c y a nos is:紫绢,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超过5 g/d l时,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紫络。2、肠源性紫缗: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物质后,肠道细菌可将其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吸取入血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患者皮肤出现类似发组的青紫色,称为肠源性紫纵3、缺氧:指供氧减少或运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4、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减少为基
23、本特性的缺氧称为低张性缺氧。5、血氧容量:1 0 0 ml血液中H b 被氧充足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Hb的量和质。6、血氧含量:体 内 1 0 0 m l 血液的实际带氧量,重要是H b实际结合的氧和很少量溶解于血浆中的氧。六、问答题:1、简述CO中毒引起血液性缺氧的机制。答:(1)Hb与 CO结合形成碳氧H b,从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2)CO克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 2,3-D P G 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 b O 2 中的氧不易释放,从而加重组织缺氧。2、缺氧患者是否都有发维?为什么?答:紫绢常是缺氧的表现,但缺氧的病人不一定都有紫笫,例如贫血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可无紫维。同样,有
24、紫组的病人也可无缺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由 于 Hb异常增多,使毛细血管内脱氧Hb含量很容易超过5 0 g/L ,故易出现紫绡而无缺氧症状。3、简述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利弊。答:慢性缺氧红细胞增多可增长血液的氧含量和氧容量,从而增长组织的供氧量。但是红细胞增多又增长了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阻力增大,从而加重心脏的承担。4、简述缺氧性细胞损伤的机制。答:缺氧性细胞损伤重要为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的改变。(1)细胞膜的损伤钠离子内流增长,细胞水肿;钾离子外流增长,影响细胞内代谢和酶的功能。钙离子内流增长,导致细胞损伤。(2)线粒体的损伤(3)溶酶体的变化5、简述缺氧时组织细胞发
25、生哪些适应性变化。答:缺氧时组织细胞的适应性变化重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组织细胞运用氧的能力增强;(2)糖酵解增强;(3)肌红蛋白增长;(4)低代谢状态。第十二章休克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234567891 0CACAAABECB1 11 21 31 41 5ECDDD三、判断题12345A BC EA BD EA BC DBC DA BC DI-:1.对 2.对 3.错 4.错 5.错四、填空题1、微循环缺血微循环淤血微循环衰竭2、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管容量扩大3、组织微循环障碍五、名词解释1、休克:休克是机体在各种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病生 试题库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