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考真题(2018——2022)分类汇编.pdf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考真题(2018——2022)分类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考真题(2018——2022)分类汇编.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高考真题(20182022)分类汇编(附参考答案)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n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 成1415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噪。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14.D15.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14.【精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 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光。【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点评】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延续了 2017年命题特点,但题目由
3、五选二变作四选一,分值降低,难度也下降了。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 中A项鉴赏诗歌的内容,B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C项鉴赏诗人的形象,D项鉴赏诗句内容。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15.【精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的作用,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
4、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踌躇。【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鉴赏,属于诗歌鉴赏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以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作为鉴赏的依据,以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作为鉴赏的角度。一般的鉴赏流程为:物的外形特征一一物的内在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答题步骤是:点明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意象;分析意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备考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思乡类:月亮、鸿雁、杜鹃、斜阳;高
5、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渔樵等。本题考查的意象是“酒”,考生可结合诗中“酒”出现的不同时间,结合诗人的行为来分析。诗歌翻译: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成 14-15题。野 歌李
6、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濠。1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14.B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
7、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14.【精准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B 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诗 中“穷”意 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的贫困。属于诗意理解错误。【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8、,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之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和故意拔高等,错误选项一般都较明显。15.【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濠濠”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
9、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三、(201 8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 歌 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濠漠。翻译: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
10、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作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
11、晰。(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四、(2018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嫌。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翻译:我的胸中藏有数不尽的用兵韬略,但却因找不到报国的门路而白白浪费了这些惊人的才华。我只好在醉中草书,以酒作为旗鼓,以笔作为长矛来当作武器,笔势急骤,像是银河从天而泻一般。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
12、着我纵情挥笔泼墨。转眼间,我收起书卷,重又把酒,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大丈夫要敢作敢为,敌军的气数已经差不多消逝殆尽了。什么时候能看到宋军像当年汉军一样出征北伐,不再只听到纸上谈兵的喧哗,而是马鞭奋扬的声音?(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 一 个
13、,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 酒 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O五、(2018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但得海水作枯池,口穿岂为空衔石,朝在树头暮海里,高山未尽海未平,海边石子青磊磊。海中鱼龙何所为。山中草木无全枝。飞多羽折时堕水。愿我身死子还生。翻译:精卫啊精卫,是谁让你来填平这苍茫浩阔的大海?看那海边苍青的石子木块累累堆积!你誓要茫茫沧海变成干涸的池塘啊,海中的鱼龙水族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你口喙伤痕累累皆因衔取坚硬木石?
14、看那山中草木都已没有了完整枝丫!一大早就开始在山中林间忙碌不停啊,到日暮天黑仍奔赴这辽远无边的大海。你不辞辛苦劳碌,奋飞穿行不息止啊,以至羽翼折损,被这汹涌的波涛吞没。只要峻岭高山的木石没有搬完衔尽啊,只要凶狠噬人的大海一天没有填平啊,我精卫一天也不会停歇!宁愿我一人身死赴难啊,还有我的子孙活着继续完成我的事业!(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
15、易的 观刈麦一诗相近。(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忍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六、(2018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
16、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 提 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 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提陌:代指襄阳。翻译: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慨叹自己中年多病,禁不住离别,想想诸葛亮在东北上表出师北伐,让金人闻风丧胆,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
17、,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英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鸵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A)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
18、借用苏式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 用 王 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3)清人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龙吟虎啸与和缓相对,分别指的是诗人用典的大气、和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和“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给人以龙吟虎啸之感;又 通 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等句感怀自身,为和缓。七、(2018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19、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翻译: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20、是(A)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3)“长吟掩柒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
21、情感。八、(201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送王昌龄李顾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樨,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翻译:漕水向东流去,送别朋友,在这黄昏时分,顿时愁情满怀。(不忍分别)久久逗留在这野外的寺院,走出寺院,发现夕阳已经照着孤山(孤山的光照面发生改变,指时间推移,过去很久)。向前望,数千里之中,没有蒲草和稗草,夕阳照在舟楫上,只见水面清澈,微波荡漾。举酒道别,树林之上月亮已经升起。解衣入睡,沙滩上水鸟鸣叫。今夜我在洛阳,梦中和
22、你在金陵城相见。想起此次别离我就叹息不已,想着你一路远行,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1)“淹留野寺出”一 句 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的心情。答案:(1)久 留(逗 留);依依不舍(2)这首诗与柳永 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 字 都 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点染手法: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
23、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点是抽象的评点,是总写;染是具体的描述,是分述。九、(201 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寄和州刘使君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 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翻译:与君离别已经很久了,您依然在为郡中政务而劳碌。清闲的日子里您定当临春风连连举杯,直到倾尽瓶中之酒。每当送客之时,您都会特意地绕道沙口堰,因为那儿风光独绝。欣赏繁花则大多漫
24、步登上水心亭。拂晓时分,江上雾气漫上郡城、白茫茫的一片,雨后初霁,青绿山色映衬得城郭风光更加美丽宜人。面对山光水色,您一定沉迷诗情画意之中浮想连翩,寄情遥远,只是酣醉之中高吟一首之时有谁像我一样能够侧耳倾听?(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西村 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
25、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西村译文:还记得当年游玩时进入乱山深处,想去找个人家敲门要水解渴,却发现自己闯进了世外桃源。高大的柳树簇拥着一座小桥,刚刚调转马头,就看到自成小村的几户人家紧靠着水边。清风从茂密的树林深处,送来几声清脆的鸟语;当年醉酒后留下自己墨痕的墙壁,已经破败,青苔斑斑。此时的天空有几片细碎的云朵,与一弯微明的新月,今晚我要用清新的小诗,记下这个美丽的黄昏.游山西村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吹箫击鼓,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专题 复习 古代 诗歌 鉴赏 2018 2022 分类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