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一第二学期化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与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f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1+2OH=A1O2+H2TC.金属铜溶于稀硝酸酸中 3Cu+8H+2NO3=3CU2+2NOT+4 H2OD.铁与稀盐酸反应 Fe+6H+=FeJ+3H2T【答案】C【解析】【详解】A.钠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注意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2Na+2OW+%3 选项A错误;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注意电
2、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1+2OH+2H2O=2AIO2+3H2T,选项 B 错误;C.金属铜溶于稀硝酸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I=3CU2+2NOT+4H2O,选项C正确;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f,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易错点为选项C,注意电荷守恒及明确生成物为NO还是NO2O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3 C
3、(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 B.A的浓度不再变化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C的质量不再变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容器的容积固定,则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 A 选;B.A 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故 B 不选;C.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C 不选;D.只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C 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D 不选;答案选A。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
4、的营养物质B.鸡蛋白可以水解得到氨基酸C.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答案】C【解析】A 项,糖类、脂类、蛋白质被称为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是人体的直接供能物质,脂类是人体的能量储存物质,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再根据需要合成为体内的蛋白质,A 正确;B 项,鸡蛋白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水解得到氨基酸,B 正确;C 项,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 错误;D 项,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常用于制造肥皂,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
5、的性质和用途,主要涉及糖类、脂类、蛋白质,还有甲烷等,题目较简单,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关键,注意学习积累。4.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 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 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d 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 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f【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活动性:Fe石墨,所以铁、石墨及海水构成原电池,Fe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变为Fe?+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速率快,选 项 A 正确;B、d 为石墨,由于是
6、中性电解质,所以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选项B 正确;C、若 d 为锌块,则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铁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选项C 正确;D、d 为锌块,由于电解质为中性环境,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一,选项D 错误。答案选D。【点睛】根据电极上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再结合电极反应类型、电子流向来分析解答,熟记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本题解题的难点。5.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反应的离
7、子方程式为4NH4+5O2=2 N O2+6H+N2O+5H2O)B.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需要氧气参加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H2O 转移2 mol e-D.向海洋排放含NO.3一的废水可能影响海洋中氮的循环【答案】D【解析】【详解】A.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所以只有属于固氮反应,故 A 错误;B.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或一氧化二氮的过程,不一定有氧参加,故 B 错误;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H4+5O
8、2=2NO2*6H+N2()+5H2O,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 价降低为-2价,该过程中共转移2x10=20个电子,所以每生成ImolHzO转移4moie”,故 C 错误;D.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的含量,影响海洋中 N 元素循环,故 D 正确。故 D 正确。6.某高校化学工作者创建了“元素立体周期律”,在原来二维周期表横列(X 轴)和纵列(Y 轴)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竖列(Z 轴)。z 轴按“中质差”(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AZ=N-P)自上而下,递增顺序排列。原“二维元素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同位素“中质和”(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A=N+P)替代。下
9、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质和”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B.“中质差”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C.N2-P2=AXA ZD.至 2008年,人们发现108种元素有m 种核素,说明中质差一定有m 种【答案】C【解析】分析:A.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质和”即质量数,质量数相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同一元素;B.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质差”相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C.根据Z=N-P、A=N+P计算判断;D.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不同核素中质差可能相等。详解:A.“中质和”即质量数,质量数相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同一元素,如 C、“N,A 错误;B.“中质差”相
10、同的核素,质子数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是同一元素,如 C、“N,其中质差均为0,B错误;C.AZ=N-P A=N+P,贝!|AX/XZ=(N+P)X(N-P)=N2-P2,C 正确;D.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不同核素中质差可能相等,如 C、(J,中质差的数目应小于同位素的数目,D 错误;答案选C。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氢氧化铁溶液混合:Ba2+0H-+H+S042-=BaS041+H20B.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C032-+2H+=C02 f+H20C.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MgClM熔融)=M=M g+C L tD.向碳酸氢铉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NH4+HC
11、03-+Ca2+20H-=CaC03 I+NH3 H2O+H2O【答案】D【解析】A.稀硫酸与氢氧化钢溶液混合:Ba2+20H-+2H+S0/-=BaS(U+2HzO,A错误;B.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HC03-+H+=C021 +H20,B错误;C.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M g2+2 C r=tt=M g+C bt,C错误;D.向碳酸氢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N H 4+HC03-+Ca2+20H-=CaC031+NH3-H20+H20,D正确,答案选D。点睛:离子方程式错误的原因有: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质量不守恒、电荷不守恒、电子得失总数不守恒、难溶物质和难电离物质写成离子形
12、式、没有注意反应物的量的问题,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突 破“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没有注意物质之间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注意离子配比,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难溶物溶解度的大小,注意隐含因素等。应熟练掌握化学反应规律和重要物质的性质,认真审题,才能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8.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聚合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体所需能量,这
13、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0H(CHOH)4C H O,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每克葡萄糖放出热量为15.6kJ,所以在体内发生的是氧化反应,A 正确;故选A。9.要使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A(g)+B(s)2c(g)的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可采用的措施是A.降温 B.加入B C.充入氮气,使压强增大D.加入A【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A 项错误;B.B 是固态物质,其量的多少对反应速率无影响,B 项错误;C.容积恒定密闭容器中,加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氮气,虽增大压强,但容器容积不变,反
14、应物的浓度也没有发生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 项错误;D.加入气体反应物A,A 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 项正确;答案选D。1 0.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不纯物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CH4(C2H4)酸性KMnth溶液洗气B苯(Br2)NaOH溶液过滤CC2H5OH(H2O)新制生石灰蒸懦D乙酸乙酯(乙酸)饱 和 Na2cCh溶液蒸储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A.乙烯与酸性高铸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溟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乙酸与生石灰反应;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
15、详解】A.乙烯与酸性高锌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用滨水除杂,故A错误;B.漠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漠苯不能,然后分液即可分离,故 B错误;C.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沸点高,而乙醇沸点低,可用蒸储的方法分离,故 C 正确;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应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 D错误;正确选项Co【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1)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选项A,就是一个易错点,虽然除去了乙
16、烯,但是引入了二氧化碳,没有达到真正除杂的目的。1 1.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一种以液态肺(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我a电极华龈-b电极一A.b 极发生氧化反应B.a 极的反应式:N2H4+4O H-4e-=N2T+4H2OC.放电时,电流从a 极经过负载流向b 极D.其中的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该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b 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项错误;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
17、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T+4H2O,B 项正确;C、放电时,电流从正极b 经过负载流向a 极,C 项错误;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离子交换膜要选取阴离子交换膜,D项错误;答案选B。12.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放热反应A.B.C.D.【答案】A【解析】钠与水的反应,生成NaOH和 H 2,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 Na+和 OIF生成,属于离子反应;反应过程中,金属钠熔化成小球,说明是放热反应。故选A。13.以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T+2Mn2+8H2O 为例探究“外界条
18、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q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无建的是编号H2c2。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c浓度/mol/L体积/mL浓度/mol/L体积/mL0.102.00.0104.0250.202.00.0104.0250.202.00.0104.050A.实验、所加的H2c2。4 溶液均要过量B.实验和实验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实验和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Mi?+对反应起催化作用D.若实验测得KMnCh溶液的
19、褪色时间为4 0 s,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2.5xW4mobLs1【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实验现象的需要分析判断;B.根据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温度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判断;根据体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分析;C.实验和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判断;D.先根据草酸和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判断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及反应速率表达式计算出反应速率。详解:A.实验、均需要通过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时间来判断,需要保证高锯酸钾完全反应,因此所加的H2c2。4 溶液均要过量,故 A 正确;B.探究反应物浓
20、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编号是和;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必须满足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所以满足此条件的实验编号是:和;故 B 正确;C.实验和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Mi?+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因此速率突然增大,故 C 正确;D.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10molL,x0.002L=0.0002mol,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L“x0.004L=0.00004mol,草酸和高镒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02mol:0.00004mol=5:1,显然草酸过量,高镒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镒酸钾的浓度为“二二二:二=x0.01
21、0mol/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4)=;二=二=。2.SxlOmobL s-,故 D 错误;故选 D。14.加碘食盐中的碘以KKh形式存在。根据反应:IO;+5r+6H+=3l2+3H2O,可用碘化钾淀粉试纸和食醋进行实验,证明食盐中存在I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可观察到试纸变为蓝色B.实验可证明该条件下氧化性:IO,hC.每生成3 moi b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6 moiD.该反应中IO;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验证,反应生成碘单质,碘遇到淀粉变蓝;B.碘离子-1价变化为0 价被氧化;C.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
22、变化计算;D.反应:IO;+5r+6H+=3l2+3H2O,反应中碘酸根离子中碘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0 价,碘离子化合价-1价变化为0 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详解: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进行实验,发生反应IO3+5r+6H+=3I2+3H2O,生成的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B.反应:IO;+5r+6H+=3l2+3H2O,反应中碘酸根离子中碘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0 价,碘离子化合价-1价变化为0 价,IOI作氧化剂,L 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C.MJS:IO3+5r+6H+=3I2+3H2O,反应中碘酸根离子中碘元素
23、化合价+5价变化为()价,Imol0一 转 移5moi电子,所 以 C 选项是错误的;D.反应:KV+5r+6H+=3l2+3H2O,反应中碘酸根离子中碘元素化合价+5价变化为0 价,Kh.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 D 正确;所以本题答案选项Co15.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 B.光导纤维 C.金刚石 D.铁红【答案】A【解析】A.不锈钢属于铁合金,A 正确;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合金,B 错误;C.金刚石是碳单质,不是合金,C 错误;D.铁红是氧化铁,不是合金,D 错误,答案选A。16.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由于电喷,在气缸中会发生反应:N2(g)+02(g)=2N
24、0(g)已知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能量kJ/mo【I m o l N 2(g)+1 m o l O?(g)反应进程A.该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对于反应N2(g)+()2(g)=2N O(g),反应中N、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A正确;B.反应中N、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
25、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C错误;D.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可改变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焰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 7.某温度下,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其中X、Y、Z都为气体,反应在t皿in时到达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意的f tm d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3Y+ZB.已知Im olX完全反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至tun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36.8kJ moVC.在 此tu n in时间内,用Y表示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份试卷合集 2022 河北省 邯郸市 第二 学期 化学 期末 经典 模拟 试题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