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版兽医药理学课件.pdf
《2023年新版兽医药理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版兽医药理学课件.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兽医药理学第 一 章 总 论掌握内容一、药动学二、药效学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四、合理用药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体内过程: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吸取(absorption)分 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 泄(excretion)简称ADME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动力学规律1.简朴扩散大部分药物均通过这种方式转运。药物的解离度与体液的pH 对扩散产生明显的影响。酸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在碱性较高的体液中有较高浓度,碱性药物(如利血平、红霉素、土霉素等)则在酸性体液中浓度较高。2.积极转运3.易化扩散
2、4.胞吞和胞饮5.离子对转运一、药物的吸取(absorption)概念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药 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它给药方法均有吸取过程。影响因素:给药途径剂型药物的理化性质动物的种属给药途径:内服、注射、呼吸道、皮肤 影响胃肠道吸取的因素:1)药物剂型:药物制剂的释放速率和胃肠中的溶解速率影响药物吸取速率和限度。溶解的药物和液体剂型较易吸取。2)胃肠排空作用:排空速率会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速率。适当的肠蠕动可促进固体药物制剂的崩解和溶解有助于药物的吸取。3)pH值:胃肠液的pH 能明显影响药物的解离度,酸性药物在胃中易吸取,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吸取。4)药物的互相作
3、用5)首过效应:首过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取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初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途径吸取速度优点缺陷消化道给药 口服吸取差异大,多因素影响 简便,安全,经济吸取慢,不规则,刺激性强或易消化药物、危急或昏迷病人不宜应用舌下脂溶性药物经毛细血管迅 无首过效应,不被胃肠道 合用于很少数药速吸取破坏,用量小物直肠经直肠黏膜吸取无首过效应大 分 子 药 物、脂肪、蛋白质、多糖类不吸取,给药不方便注射给药皮下经毛细血管吸取,较均匀、缓慢水溶液吸取较快,植入片剂吸取慢而持久,常被采用刺激性、油性药物不宜;不宜注射大容 量 药
4、液;易疼痛、发炎、化脓肌肉血管较丰富,吸取较皮下快常用刺 激 性 较 强 药 物易引起坏死,不宜应用静脉直接注入血液剂量易控制,刺激性药物可稀释后用,大量静滴。易产生不良反映,注射液需等渗,透明澄清、无致热源动脉直接随血流到达作用部位化疗的局部给药,减轻全身性不良反映操作复杂,不常用局 部 注射蛛网膜下腔、关节腔呼吸道吸入经呼吸道黏膜吸取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需特殊设备,对气雾 剂 颗 粒 大 小 有规定二、药物的分布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总体分布不均匀,但血液中分布均匀。影响分布的四个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高,非解离型、小分子物质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的血流量
5、药物对组织的亲和力体 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体内屏障三、药物的排泄药物或其代谢物从体内通过排泄排出体外,重要排泄途径为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其它组织器官也参与某写物质的排泄。肾脏排泄:注意不同动物闹也pH不同,所以读通以药物在不同动物排泄速率不同。肉食酸性,犬猫弱酸偏中性,草食碱性 胆汁排泄:分子量300以上极性药物排泄。犬鸡强,猫、绵羊中档,兔猴差。肠肝循环 乳汁排泄:大部分药物可以从乳汁排泄,一般为被动扩散机制。乳汁的pH(6.5-6.8)较血浆pH(7.4)低,所以碱性药物在乳中的浓度高于血浆,如红霉素、TMP;奶废弃期四、药物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定义:指药物在体
6、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称为生物转化。后果:代谢失活或代谢活化,毒性增长 环节:I 相 反 映(第 一 步)氧 化 还 原 水 解 极 性 增 长n 相反映(第二步)结合反映 极性进一步增长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甘氨酸 药酶诱导(enzyme induction)有些药物能兴奋药酶,促进其合成增长或活性增强。能增强酶活性的药物称肝药酶诱导剂(enzyme inducer)。例如:苯巴比妥、安定、水合氯醛、保泰松、氨基比林、苯海拉明等。药酶克制(enzyme inhibition)有些药物能使药酶的合成减少或酶的活性减少,可以减弱酶活性的药物称肝药酶克制剂(enzyme inhibitor)。
7、例如:有机磷杀虫剂、氯霉素、异烟肿、乙酰苯胺、对氨水杨酸等。影响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减弱)的药物可产生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药动学参数1、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2、消除半衰期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称半衰期,用 tl/2 表达,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一种指标,是制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预测连续多次给药时体内药物达成稳态浓度的重要参数。例如:按半衰期间隔给药5 6 次即可达稳态浓度。停药后经5个 tl/2 的时间体内药物消除达95%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则消除半衰期为常数,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影响;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有关,剂量越大,消除半衰期越长。3.体清除率(C/B)
8、:指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楚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单位:ml/min或 L/h4、表观分布容积(Vd)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成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所需的总容积。是一个数学概念,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Vd越大,药物穿透入组织越多,分布越广,血中药物浓度越低。Vd接近0.8-1.0L/kg,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Vd大 于 l.O L/kg,表白组织浓度大于血浆浓度,分布广,如吗啡、利多卡因、喳诺酮;Vd小 于 LO L/kg,组织浓度低于血浆浓度,如水杨酸、保泰松、青霉素等。5、生物运用度(F)通过肝脏首过消除过程后能被吸取进入体循
9、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二、药效学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映。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两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加区别,但当两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兴 奋(stimulation)与克制(depression)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称为兴奋,反之为克制。兴奋药与克制药有的药物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也许引起性质相反的效应,药物就是通过其兴奋或克制作用调节和恢复机体被病理因素破坏的平衡,从而达成治疗疾病的目的。除了功能
10、性药物表现为兴奋和克制作用外,化疗药物重要是作用于病原体,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免受损害。2、药物作用的方式按作用部位可分为:局部作用:药物吸取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如局麻药的作用。全身作用或吸取作用:药物经吸取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如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按作用发生的顺序可分为: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靶位,如洋地黄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间 接作用或继发作用: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其它器官的效应,如洋地黄引起的利尿作用。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导致了药物的选择性。因素:1、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2、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3
11、、不同组织受体数量和分布不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对性强,治疗效果好,很少或没有副作用4,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的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能对防治疾病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治疗作用。可分为: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中医称为治本。如化疗药杀死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性疾病。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中医称为治标。如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药物的不良反映(adverse reaction)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
12、损害的作用均为不良反映。1、副 作 用(side effect)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映。因素:药物的选择性不高特点:不可避免,但一般可以预料、可以减轻,能通过调整剂量或合并用药来缓解、纠正。例如:阿托品2、毒性反映(toxic effect)治疗剂量下不出现,仅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体内药物蓄积过多时才出现的反映,毒性反映会引起机体机能或组织结构的改变。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点:可以预知的,采用剂量个体化,控制给药时间和间隔,定期检查相关功能,必要时停药或更换用药,也可避免。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洋地黄类。3、变态反映(allergic effect)又称过敏反映
13、,指机体对药物不正常的免疫反映,出现于过敏体质者,其反映性质与药物效应、剂量无关,但反映限度相差大。因素:有些大分子药物自身为半抗原,可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并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在次接触就会引起变态反映。致敏原可以是药物自身,也可是药物的代谢产物或药物中的杂质。例如青霉素引起变态反映,与其水解产生的青霉嚷哇酸和青霉烯酸有关,故临床使用应现用现配。4、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因素:药物与受体牢固结合,或药物导致不可逆的组织损害所致。例如:口服巴比妥类药物,次晨出现的宿醉现象;有些药物可产生对机体有利的后遗效应,
14、如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白细胞促进效应。5、继发性反映(secondary effect)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例如二重感染。6,特异质反映:由于生化过程异常所致,与遗传因素有关。少数特异质体质对某些药物反映特别敏感,反映性质也也许与一般情况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映严重限度与剂量成正比,药理性拮抗药救治也许有效。不是免疫反映。如: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映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少所致。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或活性有着密切关系,药理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一般能与同一受体或酶结合,产生相似或相反的作用。化学结
15、构完全相同但存在光学异构体,会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例如氯霉素药物的量效关系 阈剂量(threshold dose):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效能(efficacy):药物所能达成的效应。效价(potency):即强度,药物达成等效效应时所需的剂量。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对 50%个体有效的剂量。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剂量。极 量(maximal dose):出现最大效应的剂量。量效关系曲线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量 反 映(graded response)药理效应的强弱可用数字或
16、量分级表达者,如心率、血压、体温等质 反 映(quantal response)在一定的药物浓度或剂量下,使单个患畜产生的产生特殊的效应,以有或无,阳性或阴性表达,也称全或无反映,如死亡、睡眠等。研究对象为一群体。安全性评价指标:治 疗 指 数(Therapeutic Index,T l)=LD50/ED50(值大,表达药物较安全)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ED95(99)LD5(1)之间的距离95(99)%有效量 5(1)%致死量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较治疗指数更好药物的作用机制-非特异性作用机制: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特 异性药物作用机制:与药物结构有关。受体三影响药物作用的
17、因素药 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疗程、联合用药 动物方面:种属差异、生理差异、病理因素、个体差异饲 养管理和环境因素四、合理用药原则1.对的诊断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3.了解所用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知识4.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映5.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6.对的解决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关系7.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8.避免动物源食品中兽药的残留第二章抗菌药重要掌握内容:化学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 抗真菌药(1)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l)LD 50/E D 50 或 LD 5/E D 9 5(2)抗 菌 谱(antibacterial spect
18、rum)克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可分为窄谱抗菌药与广谱抗菌药(3)抗 菌 活 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指药物克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可分为抑菌药与杀菌药活性表达方式: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4)抗菌后效应(P A E):指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后,将药物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连续克制的效应。以时间的长短表达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的一种性质。(5)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使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的现象。分为天然耐药性与获得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明确诊断,掌握抗菌谱和适应证:临床诊断、病原诊断: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
19、药动学和不良反映;特殊情况需调整剂量和疗程:根据肝肾功能、生理状态;避免耐药性产生;防止药物不良反映及残留 合理联合用药I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万古霉素类II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昔类、喳诺酮类、多粘菌素类I l l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I V慢效抑菌药:磺胺类I +II:协同 I I +I I I:相加或协同I +I I I:拮抗 I I +I V:无关或相加I +i v:无关或相加i n +i v:相加化学合成抗菌药一、磺胺类抗菌药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短效类:磺胺异嗯嗖(S I Z)、磺胺二甲喀咤(S M 2)中效类:磺胺咯咤(S D)、磺胺甲嗯嘎(S M
20、 Z)长效类:磺胺间甲氧喀咤(S M M)、磺胺对甲氧喀咤(S M D):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柳氮磺毗咤(S A S P):外用的磺胺药:磺胺米隆(S M L)、磺胺喀咤银(S D-A g)、磺胺醋酰钠(S A-N a)抗菌谱抗菌谱广:对G+菌、G-菌、衣原体、放线菌、原虫有效;对弓形体有效;对绿脓杆菌有效;对砂眼衣原体有效;对伤寒杆菌敏感;对立克次体、螺旋体、结核杆菌无效。:分布广,S D可进入脑脊液,是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肝脏发生乙酰化反映,失去抗菌活性,毒性保存;: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应选用乙酰化率低的药物应用时注意::足够的疗程和剂量:3-5天局部应用应清疮排脓;产蛋期禁用;:应用
21、时应充足饮水,促进排出;宜与碳酸氢钠同服,碱化尿液,促进排出;补充相应维生素:急性中毒:静脉注射磺胺类钠盐,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慢性中毒: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超过1周以上,肾毒性。临床应用全身感染:常用SD、SM2、SMZ、SMD、SMM,与TMP合用;肠道感染:难吸取药物如SG、PSTv S S T,与DVD合用;:泌尿道感染:SMM、SMDv SM2;:局部和软组织感染:SN、S D-A g;:原虫感染:SQ、SM2、SMM、SDMv磺胺氯口比嗪二 抗菌增效剂能增强磺胺药和多种抗生素的疗效,是人工合成的二氨基喀呢类。常用的有:甲氧苇喔(TMP)和二甲氧茉咤(D V D,动物专用);:国外尚有
22、:奥美普林(OMP)、阿地普林(ADP)及巴嗟普林(BQP)三、喳诺酮类抗菌药药物的共同特点:抗菌谱广(支原体),杀菌力强,吸取快,抗菌作用独特,使用方便动物专用品种:恩诺沙星、单诺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作用机制:影响细菌的DNA回旋酶不良反映:幼龄动物软骨发生变性,引起跛行和疼痛注意事项:幼龄动物不用,产蛋期禁用临床重要用于支原体、大肠杆菌等感染重要掌握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诺氟沙星、沙拉沙星四、喳嗯林类乙酰甲喳:猪痢疾密螺旋体作用佳,首选药,仔猪黄白痢等,不能促生长。喳乙醇:抗菌促生长,重要用于体重低于35公斤猪,休药期35天,禁用于禽和鱼。喳烯酮:抗菌促生长四、
23、喳嗯林类乙酰甲喳:猪痢疾密螺旋体作用佳,首选药,仔猪黄白痢等,不能促生长。喳乙醇:抗菌促生长,重要用于体重低于35公斤猪,休药期35天,禁用于禽和鱼。喳烯酮:抗菌促生长五、硝基咪哇类抗原虫与厌氧菌。甲硝喳和地美硝哇:抗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抗生素一、B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青 霉 素G:口服易破坏,但禽类和新生仔猪可内服达有效浓度,杀菌剂,重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好的作用,与氨基贰类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与红霉素、四环素等合用拮抗。过敏反映。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长效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procaine benzylpen
24、icillin)轻度感染或维持剂量,肌注后缓慢释放青霉素,重要用于慢性感染。苇星青霉素(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防止或长期用药,吸取、排泄慢,血药浓度低,用于轻度或慢性感染广谱青霉素类氨 苇 西 林(Ampicillin)阿 莫 西 林(Amoxicillin特点:9耐酸:可口服,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K 口服、肌注均易吸取,内服阿莫西林血药浓度高于氨苇西林。X对G杆菌有效:可用于伤寒、副伤寒以及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对阳性菌效果不如青霉素,对阴性菌作用不及氨基贰类耐酶青霉素类苯 嘎 西 林(oxacillin)氯 喋 西 林(cloxaci
25、llin)特点:p半合成的耐酸耐酶K可口服,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X重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如奶牛乳腺炎头匏菌素类(先锋霉素类)头花氨羊(先锋霉素IV)第一代头孑包,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重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头胞噬夫(Ceftifur)动物专用第三代头胞菌素*内服不吸取,肌内和皮下注射吸取迅速;体内分布广泛*广谱杀菌,抗菌活性比氨苇西林强,对链球菌活性比氟唾诺酮类药物强果不良反映重要为菌群紊乱或二重感染,肾毒性,牛引起特性性的脱毛和瘙痒头 施 喳 诺(cefquinome)O动物专用第四代头抱菌素O内服吸取少,肌内、皮下注射吸取迅速,体内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版 兽医 药理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