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难点解析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难点解析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难点解析试题.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难点解析考试时间:90 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 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 分 1 0 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 择 题30分)一、单 选 题(1 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30 分)1、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a物质的
2、溶解度是30 gB.t J C 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0%C.t 3时,各取1 5 g a、b、c 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 0 g 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D.1 3c 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 C,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 c a2、粗盐提纯实验中,图示操作错误的是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 B.酒精 C.汽油 D.氯化钠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化合物中元素都显化
3、合价,则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同D.燃烧一定都伴随发光发热,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5、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C.二氧化镒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6、小华配制5 0 g浓度为5%的K N O:;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将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称量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有水滴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滴洒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1 0 0 g 98%的浓硫酸加入4 0 0 g 水稀释能得到1 9.6%
4、的稀硫酸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C、C0 和 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8、如 图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4025溶解度g0 t ib 潟度也A.t/C时,5 0 g 水中加入2 5 g B 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 0 gB.t 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B CC.要将C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在氧气流中灼烧B.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看火焰颜色C.检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5、: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鉴别固体氢氧化钠与硝酸镂: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1 0、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2 0 七二5 0 0 m L温度/051 01 52 0碳酸氢钠的溶解度/g6.97.4 58.8 59.61 0.3 5A.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 0 B.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C.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 D.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第n 卷(非 选 择 题 70分)二、填 空 题(5 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 0 分)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U 1 2 G 道/皿声反,外c(I)0 时,三种
6、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o(2)将甲溶液由A 点转变为B点,可 采 用 的 方 法 是(填一种)。(3)t 2 时,将 8 0 g 丙的饱和溶液与2 0 g 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烧 杯 中 盛 有1 1 5 g,温 度 为80 C,溶 质 为M,溶 质 质 量 为1 5 g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记录如表:溶液的温度/7 56 55 03 52 0析 出 固 体M的质量/g002.04.58.4(1)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6 5 c时,该溶液是(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或“无法 判 断”);(2)5 0 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 _
7、_ _ _;(3)该物质是A.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难溶物质3、打开汽水瓶盖是,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_ _ _ _ _ _;喝了汽水以后,会常常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和_ _ _ _ _ _ 有关系。4、分别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1)乙醇的水溶液:溶质;溶剂。(2)蔗糖溶液:溶质.;溶剂.o(3)碘酒:溶质;溶剂 o5、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 萄 糖 由 一 种 元 素 组 成,其中葡萄糖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要 把1 0 0 g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现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 o葡萄糖注射液(Cs H n O s)【成分】葡萄糖,水【
8、规格】5 0 0 mL质量分数5%【性状】液体,味甜【贮藏】密闭保存三、计 算 题(5小 题,每 小 题5分,共 计2 5分)1、.求 为 了 测 定 黄 铜(铜、锌 合 金)的 组 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 0 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试计算:氢气质量g稀硫酸质量(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反 应所消耗的H 2 s o i溶液质量;2、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过氧化氢的水溶液6 8.0 g二氧化镒1.0 g至质量不再减轻.剩余的混合物6 7.4 g(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
9、化锌的质量为 g,它在反应中起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作用。(2)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g(3)计算该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精确到现)。3、实 验 室 常 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化氢溶液密度为l.O g m L1 0%过氧(1)欲 配 置1 0 0 g 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 取 用1 0%的过氧化氢溶液 m L o(2)含0.0 4 m o l溶质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能产生多少克的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氧气,请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该剩余气体_ O4、小路向容器中加入8 5 g 过氧化
10、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每6 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3 6 份质量的水和3 2 份质量的氧气。(1)最终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 g o(2)求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质量分数是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5、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C 2 H#3),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成名过水双份称氧氧乙水过氧乙酸(质量:5 0 0 g.M)5 0 0 m L化学式 质量分数C 2 H4 O 3 4 0%H:O 5 5%H2 O 2 5%酸(1)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质量为(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新冠
11、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2 k g,需要这种过氧乙酸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 分,共计2 5 分)1、“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内容(1)溶质种类的影响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 0 时,用量筒各取5 m L 蒸储水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 NO s、C a (O H)2 各 2 g 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试管中K N。;全部溶解,试管中有较多C a
12、(O H)2 未溶在_ _ _ _ _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温度的影响(以K NQ;为例)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量筒各取5 m L蒸储水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 gK N O:;晶体,将试管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加热并保持在5 0 ,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 N。;的溶解情况试管中有多量K N O:;未溶,试管中K N 0 3全部溶解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 (填“相等”或“不相等”)2、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查阅资料)L 通常状况下,1
13、体积水约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 H 约为5.6,p H 越小,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越多.2.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设计实验)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 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和止水夹K,打开七、L 双手握住锥形瓶,观察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止水
14、夹关闭止水夹 电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排尽的方法是.(4)关闭 皿 打 开 L、七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L 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 H 为 5.5和 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中(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丁装置中.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5)实验结束后,装置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除了氯化钙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实验方法:_ _ _ _ _;现象:;结论:(6)实验二:用二氧化碳数字传感器测得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图是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15、,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0000000000987654321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C O 2的含量是88.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C O:的含量是72.4%o 10 20 30 40 50 ts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图,.(结论反思)由实验一、二分析,改进实验装置,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能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措施,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进行再探究。(初步探究)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o(继续探究)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溶液也可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氯化铜溶液中含有压o、c、c r,到底
16、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呢?(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比0;猜想二:可能是_ _ _ _;猜想三:可能是C 1,(分析交流)猜想一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实验探究)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表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反思)猜想 成立。其他条件不变,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N a C l 溶液无明显变化其他条件不变,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N a 2 s o i 溶液无明显变化其他条件不变,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_ _ _ _ _ (填化学式)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拓展应用)与课本中二氧化镒相比,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填“二氧化镒”或“氯化铜溶液”)更适合作该反应的催化剂。(深
17、入探究)小组同学查阅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的实验资料得知,1 0 0 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纯过氧化氢2 4 h 的分解率如表所示。实验编号离子加 入 量(m g/L)分解率%无-2A 1 1.02F e3 t1.01 5C u2+0.18 6C r3 t0.19 6(交流反思)实 验 的 目 的 是,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出的结论:(写一点即可)。(继续探究)在实验时,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氯化铜溶液的颜色有绿色、蓝色等,氯化铜溶液颜色与什么有关呢?(1)小组同学提出氯化铜溶液的颜色可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实验)步 骤 I:用托盘天平称取无水氯化铜固体5.o g 置于小烧杯中;步骤n:往
18、小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储水,搅拌,观察溶液的颜色并记录。室温下的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如表:(水的密度为I g/m L)加入水的体积/m L51 01 52 02 53 03 54 04 55 0溶液颜色深绿墨绿墨绿蓝绿绿色深蓝蓝色蓝色浅蓝淡蓝a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氯化铜溶液颜色和其浓度有关。b仅从上述实验数据判断,为配制蓝色的氯化铜溶液,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超过(数据精确至 I 0.1%)(2)老师提示氯化铜溶液颜色还与温度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 o4、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的溶解实验。L 5g 硝 酸 3g 硝酸钾固体抑固体h(定性研究)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发 现1 号试
19、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2号试管中固体没有完全溶解。要使2号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 o (列举一条即可)。号一2一一词(定量研究)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硝酸钾的固体溶液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实验序号实 验 1实验2实验3实验4水的 质 量(g)1 0 01 0 01 0 01 0 0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801 0 01 2 01 4 0溶液质量(g)1 802 0 02 1 0M请根据数据进行分析:(1)请计算实验2 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是一 o(2)现将实验2中的溶液稀释成1 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o(3)请判断实验2中硝酸钾溶液是 溶液。(选 填“饱
20、和”或“不饱和”)(4)实验4中M的数值是 05、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5三斗蒸储水图2(实验回顾)(1)铝与稀盐酸反应。用如图1 所示装置制取氢气。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o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o(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一(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查阅资料)物质钠与水铝与水汞与水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能反应不反应(交流与讨论)(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如生活中可用铝壶烧水。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举
21、一例)。(实验探究)(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 C L)溶液中1 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蒸储水中(如图),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O(2)在导管口 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_ _ _ _ _ _ (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实验结论)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反思)(1)图2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一。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变成氧化
22、铝,其原因是。(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发生的化合反应方程式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从图可知,t C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3 0 g,错误。B、t 2 时,b的溶解度为50 g,则其饱和溶 液 的 溶质质量分数为就、1 0 0%*50%。错误。C、t 3 时,a b 的溶解度大于50 g,c的溶解度小于1 5g o 则 50 g 水中能溶解a b 的质量大于2 5g,溶解c的质量小于7.5g。所以各取1 5g a、b、c 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 g 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o正确。D、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降低温度,有溶
23、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 时 溶 解 度 b t C时溶解度a t 3 时溶解度c,所以三种物质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 a c。错误。故选C o2、D【详解】A、称量固体药品时可以将药品放入烧杯内在电子天平上进行称量,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溶解时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速溶解,选项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过滤时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蒸发过程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图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选项错误
24、,符合题意。故选D。3、C【分析】【详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酒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选项不符合题;C、汽油不溶解于水,在水中易浮而分层,无法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得到溶液,故C选项符合题意;D、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储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A错误;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选项B正确;C、化合物中元素都显化合价,但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九 单元 溶液 难点 解析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